分享

邹毅说教

 新用户8489cL9T 2021-12-18

文:邹毅 聂传安


  平时都是家长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孩子。

  某一天,突然发现这些孩子也能教育家长时,我不由一愣,也不由一笑。

  有的孩子还真会说教,甚至比某聂说得更好。

  我们今天先来看看一班邹毅的文章《为有源头活水来》,各位父母请看仔细了。

  无意间走进了弟弟的房间,却看到了我想像不到的一幕。(悬念一下子就出来了)

  弟弟已经写完作业,正在看书。出乎我意料的是,旁边还有一个人也在看书,手里正捧着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那身影,不是妈妈是谁?可这却是在我眼中从未出现过的姿势——妈妈捧着一本书!(也许见的最多的是妈妈拿着锅铲的姿势)

  顿时,我甚至不敢相信那是我的妈妈!(这句话让妈妈看了,估计也是五味杂陈)

  看到我惊讶的表情,妈妈似乎显得有些得意。“难道你毕业后还曾看过书吗?”我问。“刚毕业那几年当然还看呀,不过十几年都没怎么看过了。这个海伦·凯勒又盲又聋又哑,到底是怎么写出书来的……”妈妈一脸的不解与好奇。(很多妈妈毕业后都被工作被厨房被孩子耽误了)

  不过我的脸上已经是满满的敬佩和自豪之情。(看样子妈妈打动孩子也是很容易的)

  现在还有多少父母会看书?又有多少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会看书?现在的人都说什么压力大,没时间看书,实则是脑子里已经被淘宝、天猫、抖音、快手、微信等这些碎片化信息填满了,装不下那些典雅的和真正有意义的东西了。(邹毅此言一出,估计让不少父母心里打了一个寒颤:你年纪轻轻,咋啥都知道啊?)

  许多父母会抱怨自己和孩子有代沟,没有共同语言。可这也不能全怪孩子吧?有谁不愿意多聊聊动漫、小说,而愿意去天天听父母说教或听父母回忆过去苦难的生活呢?那些东西孩子们一听就认准父母是老顽固老思想,更不想和他们说话了。(这段文字也给父母提个醒:可以多与孩子聊聊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前提是父母要去接触,于是还是要去读读书)

  所以父母要离孩子近一点,多接触一点新的东西,思想不要还禁锢在那个面朝黄泥背朝天的年代。正如朱熹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日子一天天的在变,父母的脑袋瓜也要一天天更新。(父母大人说;邹毅你教育的是……)

  当父母的脑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时,他们也许会发现,世界焕然一新,而代沟早已不见。(这么美好的结果充满了诱惑。父母们,是不是该行动了?)

  一般说来,所谓的“代沟”,不是年龄差形成的,多半是因为脑袋瓜里的东西不同而形成的。

  很自然,成年人脑袋里的东西与孩子的就是不同。

  于是,代沟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任由代沟存在,甚至由那沟越来越宽,定会引得家庭有更多的鸡飞狗跳。

  因为年龄阅历不同,在减少沟宽这件事上,父母需要更为主动一些。

  于是正如邹毅本文所说:要让脑袋里多进一点“活水”,多一点与孩子脑袋里同样的水。

  就像邹毅妈妈那样,拿起一本书认认真真地看。

  工作不是借口,厨房不是借口,孩子不是借口。

  对,只要有心,就没有借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