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经》色彩:阡张灰初探

 长剑三尺 2021-12-18

阡张灰,《布经》色彩之一。属于浅灰色。中国传统色彩之一。

大家对于这个是非常陌生的,需要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阡张”

阡张即阡纸。即冥钞,纸钱。

沉榜 《宛署杂记·民风一》:“岁时元旦拜年,烧阡张。各家祖先,俱用三牲熟食,货草纸细剪者为阡张,供其前,俟三日后焚而彻之。惟佛前则供果麪,阡张至元宵罢,乃焚。”《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九回:“到正月初八日,先使玳安儿 送了一石白米,一担阡张,十斤官烛,五斤沉檀马牙香,十六疋生眼布做衬施。”

东轩主人 《述异记·冥资》:“阡张、楮帛须完全焚化,火熄后宛然一贯青蚨,冥间堪使用。

阡张是北京春节习俗。初一,祀神及先祖,剪纸不断至丈余,供于祖前,谓之“阡张”,焚之。

清无名氏《燕台口号一百首》:“柏叶芝麻烧夜香,葫芦贴罢供阡张。”原注:“镂白纸供祖先号阡张。”

浙江黄岩及周边人用的阡张纸是用黄表纸压缩切割成砖状的,松开可以伸张,但又阡陌相联。瓜瓞连绵,生生不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阡张的“张”是形容词扩张的“张”。不是量词。所以,阡张不能写作“千张”。一陌阡张的“陌”是阡张的专用量词,读音同阡陌的“陌(mo)”;不读“百(bai)”,也不与“百”通假,也无“百文”、“百张”的意思。“陌”是阡张最小的量词单位。是“块”的八分之一。“块”是阡张的基本量词单位;八块是一方;八方是一担。八进制的源头与八卦是否有关无从查考。但肯定是遥远的事情。这里,阡张是送给祖宗的田地,阴间的土地证。黄岩地区的“阡张文化”证明阡张是后人奉献给祖先的“土地”,同时祈祷祖先保佑后代子孙田连阡陌、人丁兴旺、百世其昌。

这样,本是一个不吉利的物品变成了好东西。不然,阡张灰的衣服谁愿意穿啊。

“阡张灰”用现在通俗的话说,就是纸钱烧成灰烬的颜色。这样简单明了,一说便知。

这个颜色是用什么染料和方法染出的?仅仅有《布经》记载了:

阡张灰  川倍一斤四两、青矾一斤    

川倍即五倍子,只有在添加青矾后才可染出灰色。至于灰色深浅,要看用量。上面这个阡张灰所用的染料及青矾都很少,最后染出的颜色也是很浅的灰色。

“阡张灰”即浅灰色。清嘉庆时很流行穿浅灰色服饰,以显示文人的含蓄而高雅的气质。

“灰”色的本意是指物质充分燃烧残留的粉状物。所以“阡张灰”也是证明之一。灰色具有柔和、高雅而含蓄的色彩感觉,灰色是万能色,可以跟任何一种色彩相搭配。   

当今设计界,灰色常被认作“高级灰”。其实这也是我们老祖宗的审美。当传统的“长城灰”与流行的“水泥灰”碰撞融合,烧成灰烬的“阡张灰”也将复燃,成为时尚的那颗耀眼星!

染匠黄荣华辛丑年冬月半一稿于越城中纺院江南分院

作者按:这是本人正在撰写的《布经色彩考》中的一篇,有删节,请尊重原创,未经容许,谢绝转载!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最好的支持就是转发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