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和你谈谈一件家长痛心的事。”--孩子被扇巴掌怎么办?

 惠民大叔本叔 2021-12-18



2021年12月18日 星期六

今天,和你谈谈一件家长痛心的事。



01


家长的一个留言引起的关注

今天,和你谈谈一件家长痛心的事,是一位家长的留言引出的:


因为涉及到隐私,也涉及到家长只要低调处理,所以在咨询我应该怎么做。

我的建议当然是低调并冷静的处理。

首先,是因为什么事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具体事件的前因后果,都了解清楚。然后看你想要的目的是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结果。

当然,我们做为局外人,和当事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虽然会客观或理性分析,但不同的人格就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本来这件事我想思考一下怎么说,不过今天我看吴军老师《态度》这本书的时候看到这一段,发现作者提供的思路和格局是超出我的能力的,所以,在这里,我就整理观点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02


吴军:“命运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

吴军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写了这一段话:

决定个人命运的一个因素是: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它是在一个人小的时候不知不觉确认下来的。

看一个人在小时候挨了一个巴掌的反应,就能知道他的命运。

所有人对于挨了一个巴掌的反应无非三种:


第一种,一巴掌扇回去,
第二种,捂着脸走开,
第三种,先冷静分析,也许是我们真该,那就接受教训,也许对方真是浑蛋,我们或许应该叫警察或他的家长、老板来管他;也有s可能有人日后找机会整治他,让他记住教训。


我们在一辈子的经历中总会遇到各种麻烦和难题,它们如同别人或者现实生活不断地在扇我们巴掌。

对待这些巴掌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比如我们上小学时,第一次考试没有考好,怎么办?

第一种方法就是把卷子撕了,甚至把同学的卷子也撕了,这相当于一cni巴掌扇回去的做法。有的家长还帮忙扇,跑到学校和老师吵架。

第二种方法是从此不学了。很多人告诉我,这辈子没学好某门课,就是因为小时候老师打击了他的学习兴趣,这相当于捂着脸认命了。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在找理由为自己不成器开脱。

第三种方法是分析一下原因,或许应该是老师判错了(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或许老师根本不是好老师,或者考试头一天家长就不该带孩子去迪士尼玩....

吴军老师说:接下来,根据不同的情况找出改进方法,并落到实处。

人一辈子被扇巴掌的情况和原因有很多,各不相同,但是一个人对待它们的方法却有高度的一致性。

习惯于扇回去的人一辈子都在扇别人的巴掌,最后可能遇到一个拳击冠军,一巴掌被扇死了。

还有一些人,自己受到变相的歧视,在单位升迁遇到阻力,就认命了,不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相当于挨了一巴掌从此认怂。回到家后,他们把压力给了自己的孩子。他们的逻辑是“爸爸妈妈没本事,你要好好读书,将来上常青藤大学就有出息了。”现实情况是,在美国,如果一个族裔自己不争取权益,孩子书读得再好,和其他族裔相比,依然没有机会,申请大学的j时候依然会受到歧视。

....

我很高兴你上次带妹妹去波士顿时,主动找航空公司交涉,把妹妹原来该有的升级仓位要了回来,这说明你能正确处理挨一巴掌这件事,而这样的行为会让你有好的习惯和命运。

---以上节选作者吴军《态度》这本书。





03


家长的这个留言引起的思考

1、孩子犯了错,而且流鼻血这种,应该是小事故了,给对方的家长道歉,带对方的孩子去医院,付治疗费用这些,是我们家长应该做的。而且让自家的小孩一定要记住教训。现在犯的是小错,可能家长可以处理,到时候长大犯大错,家长处理不了就是大事,这个和孩子说清楚。

2、第二点,如你所说的脖子扇耳光(有没有证明,这个很重要,不能单听孩子说),这是别人的过激了,不应该这么做。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来说,他们也不想出事,出了这样的事,老师更担惊受怕。所以在当时情况做过这种举动估计也不是老师所想,事后她们想过了估计也是会担心你的投诉。

3、看你是想要怎么处理。如果是小事化了,那就和对方沟通具体的情况和你想要的道歉什么的。如果是需要第三方,那就引入学校这一方,看学校给个什么样的说法。如果你觉得你想转学之类的,想把事情搞大,那这方面你自己考量了。

从你当事人,想怎么做都有你的理由。但你想要什么要的结果,就会导致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用上面作者说的处理方法:

第一种,一巴掌扇回去,
第二种,捂着脸走开,
第三种,先冷静分析,再决定怎么做。

我小孩幼儿园的时候也撞伤了,眼睛周边都乌青了,幸好没伤到眼睛。

当时很是很气愤的想找园长和老师去质问,不过后来我思来想去,还是告诫孩子,一切自己要小心,随时随地要保护自己,虽然别人错了,但受伤了是自己。

所以我没去找学校麻烦,也只是和老师一起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说问题不大,多休息就好了,然后就没什么了。

我们的诉求就是,孩子受伤了,那不知道会不会有问题,所以必须带小孩去医院检查,这是要争取到的权益,要让对方知道这件事对我们很重要,很关注。

当检查结果出来说只是外伤,影响不大,那就算了。磕磕碰在所难免,也就和园长老师和气的解决好了问题。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教训,不管是谁对谁错,在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先保护好自己。

虽然这件事过去了很久了,有时候和孩子提起那时候受伤的事,她也还是笑笑,说当时自己太不小心了。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比不上那些专家和学者,处理起来一套一套的理论,我们就是普通的一个家庭,用自己觉得正确的方式去处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这也是我为什么劝家长们再难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的原因,当小孩子碰到问题,碰到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有家长的陪伴,第一时间有家长解惑,才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成长~




题外话,大叔在得到关注了吴军老师,因为听了他的硅谷来信,对于一个互联网从业者来说,内容和观点都不错。于是我又找了他所有的书籍来阅读,有些书和章节我看了多遍,影响了我的思维,未来可能会把一些想法应用到惠民大叔这个平台上。



以上,完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