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了一下操作规程的第1款内容。对操作规程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 后面的内容主要从保障岗位人员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编制和修订工作。为什么一定要保障岗位操作人员参与操作规程编制和修订工作呢? 这是因为岗位操作人员是操作规程的执行者,对于以往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清楚,让岗位操作人员参与编制和修订可以更好的结合操作实际。 在编制操作规程过程中主要是技术人员参与编制,从技术角度考虑的比较多,与岗位操作人员相比,操作经验可能会少一些(但是不一定都是如此),让岗位操作人员参与,就会更好的弥补这一缺陷。 岗位人员参与了操作规程编制和修订,可以更好的激发岗位操作人员执行操作规程的积极性,自己制定的操作规程还能不执行吗? 后面一个条款是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组织制定操作规程的要求。随着技术进步,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投入到生产中去,还有一些新更换的设备,新更换的设备很有可能会有一些新的改进。 这些新的进步或者改进对安全生产总的来说是促进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很好的利用好这些进步或改进,反而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比如说新的改进,可能会消除一些危险有害因素,但同时也可能会新产生一些危险有害因素。只要是产生的比消除的少就是有意义的,就是值得的改进。 要对这些新的改进和进步制定有针对性的操作规程,必须确保这些操作规程适应性和有效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