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马拉松名宿对现国家纪录嗤之以鼻 称7小时完赛不配叫马拉松

 哎呦好慢 2021-12-18

作为日本历史第二悠久的马拉松赛事,福冈国际马拉松在本月初已经宣告谢幕,但75年的赛事历史上从来不缺乏经典场面。1987年的第41届赛事,中山竹通(Takeyuki Nakayam)的大胆Solo并最终夺冠便是其中之一(文末有比赛视频)。

1987年福冈国际马拉松,中山竹通Solo秀夺冠

将在12月20日迎来自己62岁生日的中山竹通最近回忆了当天的情况。

“在马拉松比赛中,你必须创造戏剧性。”他说。“当它只是一成不变的老剧本时,会非常无聊。”对于中山竹通而言,马拉松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方式,而他从未做得像1987年在福冈那样清晰。他独自站上这舞台,没按照在这项运动中被称为“配速”的剧本,他拿着自己书写的剧本,并将自己塑造成主角。

那年的福冈国际马拉松是次年汉城奥运会最重要的选拔赛,中山竹通以14:30完成前5公里并独自一人狂奔至14公里。半程用时1:01:55,35公里用时1:44:25——这一速度比当时由葡萄牙选手卡洛斯·洛佩斯(Carlos Lopes)在1985年鹿特丹马拉松上创下的2:07:12的世界纪录快了49秒。在倾盆大雨中,中山竹通无法维持速度,但他仍以2:08:18的成绩追平了赛道纪录,领先获得亚军的新宅雅也(Masanari Shintaku)2分16秒。比赛结束后,日本田协提名他成为奥运代表队成员。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山竹通2:11:05获得第四名

回忆起那场比赛,中山竹通表示:“如果每公里配速3:00,会跑到2:06:35。但这没什么意思。我当然知道这是一种自杀的节奏,但我也知道,如果我不去追逐我的梦想,就没有人会感觉到它,也没有人被感动。如果你不能触动人们的内心,那么即使赢得了胜利,也没有人会记得你。”他的内心非常坚定,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未能引起观众注意更为令人悲伤的了。“我把这想象成一场F1赛事,要让夹道观战的爱好者们感受到纯粹的速度感。”他说。

当谈到1987年福冈国际马拉松时,濑古利彦(Toshihiko Seko)也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福冈在当时已经被确定为汉城奥运会的选拔赛,但濑古利彦在赛前左脚腓骨撕脱性骨折,临阵退赛后,濑古利彦避开媒体在东京的一家酒店内观看了比赛。谈到这场比赛,濑古利彦毫不犹豫的回答说:“如果我参加了那场比赛,我想是不可能与中山竹通抗衡的。但是,如果我在那里,我不知道他是否还会那样搏命。”

面对濑古利彦的猜想,中山竹通表示:“是的,我会努力的。当然要全力以赴。我可能会更加搏命。这就是我的自信。”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山竹通2:14:02再获第四名

在汉城和巴塞罗那两届奥运会上,中山竹通都承载着获得奖牌的主要希望,但他在两届比赛中都位列第四。“奥运会不同于选拔赛,嗯……”他说。他亲身经历过这种困难,也谈到了自己对今年夏天东京奥运会的印象。“获得第六名的大迫杰(Suguru Osako)有专业素养。”他说。“但我心里就想,'其他的实业团真的那么糟糕吗?’”对于现在2:04:56的日本全国纪录,中山竹通同样不屑一顾。“时间更快了,但他们的比赛技术和竞争能力仍然很弱。”

当被问及福冈国际马拉松的谢幕时,中山竹通说:“我认为这只是时代的变迁。但精英赛事确实只有精英赛事所独有的优势。”

此外,他对大众赛事也有自己的见解。“如果要跑上7个小时,我想知道这是否能够真的称得上马拉松。”他说。“我不喜欢这变成随便谁都能做到的事情。马拉松就是人生,从这个角度,你不觉得98%的完赛率似乎是太轻松了吗?”

这是一个将全部身心投入到马拉松赛事中的人的观点。

1987年第41届福冈国际马拉松比赛视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