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地鸡毛的中年生活

 昵称64307503 2021-12-18
似乎见惯了生活里一地鸡毛的中年男女,以及有了孩子后难以维系的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生活就该如此吗?

孩子生了自己带,但是年轻的父母却又缺乏经验,加之产假后又要上班,如何是好?当然是寻求自己父母的帮助,这在当代人的家庭生活里早已成为了一种常态。

这种常态化的家庭分类方式,也常常导致复杂的关系和矛盾。比如父母和孩子生活习惯不对付,隔代抚养导致年轻父母更加无法胜任职责,教育观念的冲突等等。

真的头疼。

想想自己一路走过来,是如何淌过这个阶段呢?说来还好,没有跟父母产生过大的矛盾,孩子的成长也算顺利。

究其原因,大概有两点。慢慢说来。

其一,在孩子出生之前我看了两本育儿方面的书,也可以说给我面对新生儿降临打下了认知基础。影响最大的两个观念想来如此。第一句:“每个新生儿的降临都会让新晋父母手忙脚乱,无一例外。没有天生就会做父母的人,只要不怕累,肯学习,就一定能成为好父母。”第二句:“孩子身心是否健康,有很多种相互矛盾的判断方法,会让家长不知所措。认定一条,只要孩子精神状态好,就可以安心应对。”

这两句话构成了我对待即将降临新生儿的最重要认知。第一句话,让我知道在面对孩子手足无措时不必自责,只要不被吓退,愿意付出行动就足矣。记得那个时候老婆都替我解围,面对医院里的异样眼光说:“这是个新手爸爸,大家别笑他。“,这话也让我信心倍增,不再畏惧失败。第二句话让我明白如何判断孩子身心是否健康,以及足以坦然应对各种未知的突发情况,心中不再充满畏惧。

其二,我曾经看到过一篇关于孩子抚养责任的文章。大意说的是,孩子的抚养责任主体在生身父母,而非隔代的父母,也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父母有责任把你抚养长大,但已然足够,没有义务再替你行使教育抚养下一代的重任。孩子的爷爷奶奶愿意伸出援手,是福分该感恩。如果老人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无法前来,做父母的也自然应该接受并寻求它法。

每个人都足以拥有自己的一生,也有追求幸福和支配自身的权利,任何把责任加以外附的做法,说到底都是自私和不成熟的。

其实,我也听过一些其它说法。比如从女人的角度讲,你既然不帮我带孩子,我又凭什么同你儿子一起为你养老呢?我总不是你抚养大的吧。这样的观念我从不以为然。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抱着后者态度去生活将会前路坎坷,家庭关系也充满荆棘。或许是我运气好吧,抱着前者的想法行事,竟然也得到了各方的理解和支持,两个孩子安然成长,家庭生活也较为幸福。

生活中,无论再复杂的矛盾,都源于当初一念之差的缺憾。要么继续一地鸡毛的生活,要么被无法承受的痛苦改变。


回家后看到欣欣正在“被吃饭”,一副懒洋洋的样子躺在地上。外婆拿着勺子伸出手去喂,边念叨最后一口,和躺在地上脏了之类的话。

我说:“不想吃就饿一会儿,没事的。”

外婆说:“那可不行,奶奶回来看到欣欣瘦了得怪我。”

我说:“不会的!身体瘦了多吃点就能补回来,但养成了娇惯的赖习,就再难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