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 | 我国小天体探测任务设想(上)

 开朗的ET 2021-12-18

小天体是太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普遍认为,小天体保留了早期太阳系起源、形成与演化时的重要信息,可能蕴含着地球生命起源的重要线索,是研究太阳系起源的“活化石”。开展小天体探测在揭示生命起源、推动技术进步、开发天然资源、保护地球安全等方面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小天体探测任务是我国行星探测重大工程规划的又一个标志性项目,将通过一次任务,实现对近地小行星的近距探测、采样返回以及对主带彗星的探测,有望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获取原创性科学成果,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深空探测技术能力,力争在小天体探测技术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01
小天体简介
图片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修订后的行星定义,太阳系天体被分为行星、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小天体主要包括小行星和彗星。其中,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的岩石或金属天体。彗星是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天体,一般由彗核、彗发和彗尾等组成。主带彗星是指运行在小行星带(火星与木星轨道间)内的活跃小行星。

图片

02
国外小天体探测发展概述
图片

国外小天体探测典型任务概况

小天体探测已有30多年历程。早期的探测任务只是飞掠探测,例如美国的“伽利略”(Galileo)任务,对木星进行了探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天体探测活动日益增多,共实施了6次以小行星探测为主要目标的任务和3次以彗星探测为主要目标的任务。2012年,我国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也实现了对图塔蒂斯(Toutatis)小行星的飞掠探测。美国、欧洲、日本先后以飞掠、绕飞、采样返回等多种方式完成了小天体探测。以下为几种典型任务。

(1)任务1:美国“近地小行星交会”探测器

2000年2月14日,美国“近地小行星交会”(NEAR)探测器顺利进入距爱神(Eros)小行星表面35km的绕飞轨道,对其进行了全面观测,获得了该小行星的体积、形状、质量分布、重力场、自转、成分和地质学数据等。探测器利用多光谱成像仪拍摄得到的数据,对小行星表面的撞击坑进行了观测,其表面大部分区域有多个直径小于1km的撞击坑,以及大量分布不匀的由撞击形成的巨石。

(2)任务2:日本隼鸟-1、2探测器

2005年9月12日,日本隼鸟-1(Hayabusa-1)探测器飞抵距离糸川(Itokawa)小行星表面高度20km的位置,成功传回近距离拍摄的小行星图像。同年11月,隼鸟-1自主控制下降、接触糸川小行星,向表面射入5~10g的弹丸,用装置收集了溅起的颗粒,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小行星取样返回任务的探测器。由于探测器在轨发生故障,隼鸟-1于2007年4月25日才正式开始返回地球,历时3年,于2010年6月13日成功降落在澳大利亚南部地区。地面对样品容器进行确认后表明,只获取了约1500个微米级颗粒。

2014年12月,日本发射了隼鸟-2探测器,并在2018年顺利到达龙宫(Ryugu)小行星。经过一年多近距离探测后,发射了小型撞击器,探测器以“一触即离”方式对撞击后的新鲜表面进行了采样。2020年12月6日,返回舱顺利着陆在澳大利亚南部地区,经确认获取了约5.3g小行星样品。

(3)任务3:欧洲“罗塞塔-菲莱”探测器

欧洲航天局(ESA)“罗塞塔-菲莱”(Rosetta-Philae)探测器是首次完成彗星表面着陆探测的探测器,开展了67P彗星的全球勘测,实现了低轨道绕彗核观测和彗星表面着陆探测。探测器包括一个轨道器和一个着陆器。轨道器完成了彗星的全球近距观测。在轨释放“菲莱”着陆器实现着陆时,着陆器上的冷气喷射装置出现故障,最终着陆器经历两次弹跳,以姿态倾斜过大的角度停留在彗星表面,偏离预定地点上千米左右。虽获取了少量高分辨率图像,但最后因为太阳帆板光照不足,科学探测任务未能按照预期完成。

(4)任务4:美国“奥西里斯-雷克斯”探测器

2018年12月31日,美国的“奥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以下简称“奥西里斯”)探测器飞抵贝努(Bennu)小行星轨道并开展绕飞探测。2020年10月21日,探测器顺利实现在夜莺(Nightingale)采样区的短时触碰采样。采样过程中,探测器采用“气体激励”方式成功采集到了样品。目前,探测器运行在返回转移轨道,计划于2023年9月携带样品返回地球。

国外小天体探测发展态势

(1)小天体探测任务科学目标亮点多,新技术带动性强

小天体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矿物质特性,成为揭示太阳系起源及演化过程等重大科学问题的关键。如“罗塞塔-菲莱”探测器通过同位素测量,表明地球上的水并非来自于彗星,使科学家转而思考地球上水的其他可能来源;隼鸟-1在地面实验室中对样品进行了氨基酸、多环芳香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测试,结果证明糸川小行星的有机化合物属于非生物成因。隼鸟-2和“奥西里斯”任务也分别就小天体的形成过程、物质组成等形成大量科学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上。

小天体探测任务周期长、目标距离远、目标特性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对探测器的轨道设计与优化、新型推进技术、自主导航与控制、探测器自主管理、微重力下采样技术等均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利带动了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小天体探测已成为国际深空探测的新热点

小天体探测任务以其独特的科学价值和技术挑战,得到了各主要航天国家的高度重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规划开展特洛伊(Trojan)小行星探测的露西(Lucy)任务和灵神星(Psyche)小行星探测任务。NASA与ESA将合作开展“小行星撞击与偏转评估任务”(AIDA) ,计划撞击双体小行星中较小的一个目标,并通过两个小行星相对距离的变化评估撞击的效果。日本与德国将合作开展法厄松(Phaethon)小行星探测任务,计划2026年前后抵达该小行星附近,对其周围的尘埃成分进行探测。由此可见,小天体探测已成为主要航天国家深空探索领域的重点发展目标之一。

来源/《国际太空》2021年9期

作者/余后满 张熇 黄晓峰 孟林智 曾福明 王向晖

编辑/璐茜

责编/陈飚

监制/祁首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