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企业职工的精神面貌

 淘沙金 2021-12-18

在毛主席时代,积极工作,努力为企业和国家多做贡献,是那时企业职工的自觉行动。

工人阶级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和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到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各项工作中,人人以工厂和单位为家,以满腔热忱地工作为荣,比、学、赶、帮、超。

那个伟大时代的职工,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在毛主席和党的正确领导下,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文章图片1

那时是计划经济,每年企业都要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每月都有计划进度安排。为了完成生产任务,有时需要加班加点,有时到月底还要进行“大会战”,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竞赛,那时加班加点,是没有工资没有任何报酬的,有的只是供顿饭吃。但是,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大家都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积极报名参加,干得热火朝天。如果领导安排加班时没有安排到他,他会觉得这是领导看不起他,心里面极其委屈。

很多职工克服家庭困难,想方设法安排好时间,申请义务劳动,加班加点,以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参加会战。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工厂工会还经常组织全体职工参加“献计献策”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无论在哪个岗位,大家都能以企业主人翁的精神,认真地把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办法提出来,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由工厂有关部门组织实改进,并给予职工一定的精神奖励。

特别是每年的职代会召开期间,职工代表们根据各部门各车间职工的建议,归纳后积极“献计献策”,所提出的建议和实施的改进都达几十项、上百项。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工厂每年还组织“传帮带”活动,“岗位练兵”和“技术大比武”等活动,让职工拜师学艺、展示自我、提升技能、比学赶帮超,提高岗位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激发和调动职工立足本职、加强学习,以高昂的工作热情,争创一流的劳动热情。

这些活动、建议和改进,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科研水平和经济效益。很多工人成了“工人专家”、技术能手、岗位标兵。

干工作争先恐后,一心扑在企业上,评先进大家也都是相互让,涨工资也是相互让,吃困难补助都会感到脸上无光。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那个时代,没有抱怨工资低的,似乎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工作就该拿什么工资,没有攀比。厂长工资不一定比八级技术工人高,党员、干部跟工人一样实行三同,经常下车间劳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在那个激情的年代,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人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勤奋工作,诚实劳动,争当先进,大公无私,遵纪守法,以劳动模范为榜样,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文章图片8

正因如此,才能在新中国成立后短短的二十几年里,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基础上,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共同努力,以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励全国人民建设美好家园,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创造出一系列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