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技术分析理论中,将放量上涨的形态,通常都会归结为良性的。其实,这是一种带有误导性质的说法。一般的投资者,都是更加注意价格上的变化,对量能的分析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是不对的。有句话说的好,“量在价先”,意思是说,在很多情况下,从分析股票价格变化的角度,对股票未来的趋势不好做出判断时,往往从量能的变化特征方面,却能够做出较为超前和准确的判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就在于,放量上涨的股票,有可能是主力大举建仓做多,也有可能是主力虽然有心做多,但是遭到的抛压异常沉重,还有可能是主力利用利好消息,在加大力度的出货。对于较为常见的上述三种情况,有很多的时候,在当天是很难准确判断出究竟是属于那一种的情况的。往往只有借助于其它的分析手段,或是过几天才能够看出来。 主力之所以会经常选择,在公司出台利好消息时大肆出货,主要是由于主力的资金量庞大,若是在通常情况下大举出货,往往容易引起其它机构和散户的恐慌,形成羊群效应后而纷纷出逃,导致股价快速大幅地下跌。这样对主力的出货十分不利,不到万不得已,明智的机构是不会这样做的。而在出台利好消息时,由于一般都会有不少投资者,特别是没有信息来源优势的广大散户,由于利好消息的公布,使得看好该股后市的投资者纷纷介入,这样即便是主力在大肆出货,股价一般也还会有所上涨的,通常至少也会维持一个震荡的格局,旺盛的买盘就可以消化掉,主力很大部分的兑现筹码了。 既然发觉放量其实并不安全,那么就来分析一下相反的情况,看看在上涨过程中,不放量上涨意味着什么。能够形成成交量,当然首先要先有卖方,其次才有买方了。那么,若是能够以较小的量能,就可以使股价上涨,至少说明两点 :一是、意味着股价上涨遭遇到的抛压并不大。二是、说明曾经有主力较明显介入的股票,主力在此时大举出货的概率是较低的。有人可能对第二条有疑问,认为主力也可以每天出一些货,慢慢的也就都出掉的。我不否这一点,但是,当主力出货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连维持股价的基本意愿都没有了。在此种情况下,股价通常就很难上涨了,更谈不上会缩量持续地上涨了,因为缩量上涨,在很多时候,是主力高度控盘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所以,有些方面主力是怎么隐藏都没有用的,必然会露出马脚的。这些迹象,就为我们研判主力的意图,和股票未来的走势,提供了重要的分析依据。 股价的高低和量能大小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不明就里的投资者已经被误导了很多年了。随便打开个股的K线图,就会发现量能最大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处于股价的阶段性高点的区域;而量能最小的时候,同样更多的是处于阶段性的低点区域。还有一点,对于判断主力洗盘何时可能结束,若是依据股价的变化状况去分析,效果往往很难令人满意。但是,用量能去分析,却容易的多了。这是因为,主力用的最多的洗盘手法就是不去理睬股价,任由其涨跌一段时间,看看市场对该股的反应如何,从而来确定,什么时候洗盘达到了基本预期的效果。具体的方法主要就是,观察当前的量能,和最近一段时间量能的变化趋势。通常是在与前期低点的量能相当,或是经历一段时间的缩量后,量能不再继续萎缩了,一般就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筹码的清理是否已经差不多了,若是的话,也就离主力再次拉升的时候就不远了。当然,在此判断过程中,结合调整的时间周期来分析,往往效果会更好。 通过上面的论述,会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缩量上涨才是较为安全的,大家应将放量上涨的这种错误观念改变过来。先来举个例子:若是有一只股票,缩量就轻松突破重要阻力位,还有一只股票,是放出很大的量能,才突破了重要的阻力位,而且,二者在同样一段时期内的涨幅,以及行业属性,流通盘等都基本相当,那么,现在请大家想想,哪种股票的走势,未来会更好些呢?答案当然是缩量突破的,应该要好些了。原因很简单,在没有任何利好消息的前提下,能用很小的量能就突破重要阻力位,基本上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该股有主力高度控盘。主力手中持有大量的筹码,导致市场上实际流通的股票大为减少,才有可能由于抛压较小,在量能没有异常放大的情况下,股价也可以较为轻松的突破重要阻力区域了。这样的股票,上涨的概率和上涨的空间当然会更大些了,主力拿了一大堆的筹码,要是不拉出足够大的空间,是很难有较好收益的。 有人可能会说,在突破重要阻力区域时,就必须放量,否则,通常就突破不了,我承认这种现象是事实。但是,只能说那是较为一般的股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在有更好形态股票的前提下,就尽量不要考虑那样的形态就好了。因为,那种形态的突破,能否形成为有效突破,以及后续上涨的空间,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放量和缩量都不可以,简单机械的定义为,那种一定就好,或一定就不好。都要结合较多其它的情况,具体分析而定。只能是说,在无法准确判断时,无论是放量上涨,还是放量下跌,都不是令人放心的,都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说一点题外话,有人会说了,在低位放量下跌,意味着做空的动能得到了充分释放,将可能马上进入反弹阶段。这话用于很短期的判断方面有一点用,但是用于中长期趋势判断的话,基本不靠谱。因为,是不是底部事后才能知道,在大熊市中,低点会不断地出现和下移,而真正的大底却只会有一个。 在当天的分时走势中,个股要想有一个较好的表现,通常是需要有较大的成交量来配合才可以的。所以,我将成交量简单地总结为一句话,即在分时走势中应该放量上涨,而在日K线走势中,缩量上涨或突破,这样的形态通常才是较让人放心的。当然了,在现实中,这样理想的形态是较少见得,所以,只要是放出较小的量能,就突破了重要的阻力区域,就算是很不错的形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