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与打坐~第76章(下):逆境中保持感恩,是意识已高度进化

 渐华 2021-12-18
文章图片1

原文诵读

现在,我们将进入《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处柔处弱》。这一章的原文是: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gǎo)。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zhé)。

坚强处(chǔ)下,柔弱处上。


文章图片2

以道为镜

本章的核心思想是“柔弱胜刚强”。

真正的强者都是柔弱、单纯而富有弹性的,就像婴儿一样,让人见之心喜。

不要以为柔弱会被人看不起——柔弱是天地的品质,是修炼的更高境界;柔弱不是软弱无能、任人宰割,而是生命力旺盛、蓬勃发展的状态。

有时,正因为别人没把您放在眼里,这才是您生长的好机会。

文章图片3

生命的法则就是柔生柔、硬碰硬。

死板板的有什么好,活生生的才好,柔和才具有活力和生长力。

比如人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折磨您的人,此时根本不必回头看:是谁在与您作对?如果有一条疯狗咬您一口,难道您也要趴下去反咬它吗?

一时的得失,不可能决定一生。事凡有果,势必有因。

遇到问题,不要一直不满人家,应该检讨自己才对。透过别人,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我们从别人身上看到的,都是自己。所以,不满人家,别人不苦,自己苦。

文章图片4

生命中,只有和谐的因,才会种出和谐的果。

生命就是在关系中成长。人千万不能封闭在小圈子里,小房子里练不出伟大的人格,您伸伸手都能够到顶的地方,怎么可能让您飞向宇宙,与日月同行呢?

一个人不愿意融入更开放的环境,这本身就是生存能力的缺失。

只有真弄懂了生命的人,才知道该如何活得更好。

文章图片5

很多人以为,身体好就能活好,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生命的原则是看生长的,不是看既有的。

  • 人的一生,身体照顾得再好,只占生命的10%;

  • 心态做到尽善尽美,占了40%;

  • 只有将天性发挥到淋漓尽致,才能占上最后那50%——而这一半好命,只有通过担起责任、完成使命、圆满天命来完成。

生命的真相是:身为物根,心为德根,性为命根。

文章图片6

第七十六章中有三条规律:

  • 规律一: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就隐藏在柔弱中。

  • 规律二:强大的人懂得示弱,脆弱的人则喜欢逞强。

  • 规律三:选择争纷就偏向不幸之路;选择和谐才走向幸运之门。

无论外在有多光鲜亮丽,那都不是真相——生命力量来自内在,而不是外表。

人活在世界上,财富不会永远跟着您,权势不会永远跟着您,但品质、精神和功德永远与您同在。

一个人只有意识到“我的身体不是只属于自己的身体,而是天下大众的身体、是为所有生命服务的身体”时,才能突破自我的小房子,进入了老子所说的“无遗身殃,是为袭常”的长治久安中。


文章图片7

结束语

全人类需要静心,全世界需要静心!

生命中,遭遇忽视、痛苦、打击,其实没什么。这是让我们更有同理心去聆听他人、理解他人、接受他人,然后,让自己在关系中成长起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基因版本,人生道路无论崎岖、痛苦还是平坦、幸福,都要自己去面对。如果您不肯面对,内在那个力量永远生发不出来。

文章图片8

所有逆境和困难,是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在逆境中还能保持感恩,这是意识高度进化的象征,也是觉醒的开始。

觉醒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往往苦难越大时,觉醒越快。当更多人觉醒之时,也是奇迹随之增多之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