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廖伟棠:我不甘于停留在一时一地

 置身于宁静 2021-12-18

廖伟棠

费拉拉古堡内两个游客像跳探戈。

拉文纳·但丁墓前的一个扮演但丁的艺人。

作家访谈

廖伟棠

1975年出生于广东,后移居香港,并曾在北京生活五年,现为诗人、作家、摄影师。

信息时报:这么多年你一直在游走,记录,如果说是一种寻找,你寻找到了什么?

廖伟棠:其实并没有刻意寻找,我喜欢奇遇——喜欢那些无以名之地发生在一个陌生人身上的情节,他们和我的生命的交集。也许通过这些奇遇,我找到了书写和记忆的意义,我喜欢繁复的写作和浓郁的记忆,所以不甘于停留在一时一地。

信息时报:这是你第一次在中国内陆正式发行的出版物,相比之下与香港台湾地区出版过程有什么不同?

廖伟棠:《衣锦夜行》是我在内陆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其实还有《波希米亚香港》是第一本杂文集,之前出版过两本小诗集和一本杂文的合集《波希米亚中国》。我的书主要在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出版,已经有近二十种,大多是文学书。出版社是基于喜欢我的作品而出版,一般不计较成本和利益。台湾地区的出版社有用畅销书养非畅销的文学书的优良传统。香港地区的则有艺术发展局的写作资助或出版补贴,对书写的内容没有干预。

信息时报:这本书主要是你的摄影集和游记以及少量诗歌,读者最好通过什么样的脉络来阅读和理解这本书?

廖伟棠:这本书就像自由爵士乐,读者可以即兴随着我走走停停,把游记视作叙事曲,把摄影视作华彩乐章,把诗歌听成意味深长的停顿、留白,就像一个旅人,快乐有时、忧伤有时、思乡有时。

信息时报: 你的微博上相对来说有时显得有些激烈,而你的文字和诗歌似乎风格并不是非常激烈,这样的文风是如何形成的?

廖伟棠:面对现实时我是一个很愤怒的人,文学恰恰给予我一个安静的机会,让我可以深化和反思自己的愤怒——去摸索它的根源,而不是去否定或者治疗它。

信息时报: 作为一个上世纪70年代生的作家和诗人,你似乎一直都比较低调、似乎很少出席太公众的场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廖伟棠:我还一直认为低调是我们70后的优点呢,呵呵。其实我在港台地区会经常出席一些文化现场,在内陆也有参与一些民间组织的活动,我反感的只是那些以艺术之名行商业行销之实的作秀。还有,我还是更喜欢通过作品和读者交流。

信息时报:记得你是在内陆读的书,举家搬到香港后会不会出现香港人认为你是内陆人,而内陆人又认为你是香港人,是否会产生疏离感和无归属感?

廖伟棠: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开始也会有疏离感,后来想清楚了,这种疏离和无归属,其实是一个现代作家必然面对的境况,无论你在家乡还是在异乡。反过来看,这样更有利于一个观察者和漫游者的身份。

信息时报:诗人、作家、摄影师你最喜欢那个称号,之间是否会相互影响或者分散精力?

廖伟棠:当然是诗人了,当我写作游记的时候我是一个诗人在写游记,我写评论的时候就是一个诗人在写评论,摄影的时候也是一个诗人的眼睛在观看在选择。我乐于作为一个诗人思考这个世界,因此并不在其他身份中涣散而无所适从。

信息时报:其实在国外有很多跨界的作家和艺术家,比如妹尾河童的散文随笔非常优美,还有一些建筑师及艺术家,你在摄影和诗歌方面都取得了成绩,据你了解内陆的这种跨界并且都非常有特色的艺术家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廖伟棠:我很喜欢这些跨界的人,比如颜峻,他现在同时是一个辛辣的随笔作者、极简诗人和实验音乐家;比如周云蓬,唱歌之余他的诗歌非常优秀、专业;还有建筑师刘家琨,他写的小说是一流的。

信息时报:你觉得近年来内陆最值得阅读的书有哪些?最值得关注的电影和音乐有哪些?

廖伟棠:汉语创作我依然推荐康赫的小说和韩松落的散文,马骅的诗和马雁的书评,他们都是我的同代人,写着一些貌似不经意地痛彻人心的文字。我还推荐比较被普通读者忽略的一些俄语翻译文学,如黄灿然翻译的曼德尔斯塔姆、汪剑钊翻译的茨维塔耶娃、李寒翻译的阿赫玛托娃等等。值得关注的电影我推荐赵亮的所有实验和纪录片作品,音乐我推荐广东的民谣乐队五条人。信息时报记者 卢小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