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谈吸烟:发明抽烟的鼻祖是谁?中国人什么时候学会吸烟的?

 人之意 2021-12-18

东北人之间流传着一个关于朝鲜人发现烟草、发明吸烟的故事:从前高丽的某一个朝代时,一位国王的爱妃死了,国王哭得很伤心,半夜里,国王梦见妃子对他说:“在我的土地上生着一种草,它的叶子大而狭长,你派人将它采收焙干,切为细丝,用火点燃了,吸它的烟,就可以忘却忧愁悲伤了。”国王次日依妃子托梦指引而发明了吸烟,并大量种植烟草,于是很多朝鲜人都学会了抽烟,并且将这种癖好传给了东北人。

以我一个喜爱历史的人眼光来看,这个故事只对了一半,东北人吸烟是跟韩国人学的,但韩国人也不是发明吸烟的祖师爷;他们吸烟的习惯是公元1610年前后跟日本人学的,日本人又是公元1600年前后跟欧洲人学的,欧洲人知道抽烟则是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跟印第安人学的,新大陆的土著才是世界上发明抽烟的鼻祖。

吸烟之俗传入中国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经由朝鲜传入东北,满洲人从而学会了吸烟,他们常用牛羊和朝鲜人换烟草来抽;一条是经由吕宋岛(菲律宾)传入福建(吕宋的烟草种子,是西班牙人从墨西哥原产地越过太平洋带来的);一南一北传播的时间大约都在明神宗万历末年(公元1619年为万历四十七年,次年改元),不久很多中国人都学会了吸烟。

从烟草的名称也可知它是舶来品,烟草原名“淡巴孤”、“淡婆姑”,都是tobacco一字;此外,烟草因其色泽形状还有烟草原名“金丝薰”之名。

烟草由南北两条路径传入中国后,许多中国人都染上烟癖。明朝最后一任皇帝明思宗崇祯帝还特地下令严禁百姓吸烟,民间若敢私自种植烟草,私下售卖烟叶,罪同通敌叛国,要充军边疆。

但是吸烟有瘾,谁能割舍这项嗜好呢?

利之所在,种烟者依旧种烟,卖烟者依旧卖烟;瘾实难戒,抽烟者依旧抽烟,大不了倒霉被抓住,充军边疆而已。思宗见百姓抽烟如故,又下令犯禁者处斩,杀了几个倒霉鬼,思宗就被闯王李自成逼得在北京禁宫煤山上吊自尽,于是卖烟、抽烟都没人管了。

满洲人入关以后,军队中几乎人人吸烟,政府也不便禁烟。于是上自公卿士大夫,下至凡夫走卒,从白发老叟到三尺童子,连妇女也纷纷学会了抽烟。当时制造烟的方法很简单,把烟叶采集晒干,上面涂上茶油,再用刀切成细丝即成。

明末清初时,中国人吸的是旱烟,吸旱烟的工具是一根长形中通的竹管,称为烟管。在竹管底下装一个烟斗或挖一个小洞,把烟叶或烟丝放在烟斗内,用火点燃烟丝,从竹管上端把烟吸入肺中,原理与烟斗完全相同。烟管短的一尺半、两尺,长的可以长到五、六尺。

清乾隆年间的大学士纪晓岚喜抽旱烟,他的烟瘾极大,几乎到了片刻不离的地步。他使用的旱烟管也是特制的,烟斗最大,每次可装一两多的烟叶,人人都称他为“纪大烟袋”。

有一天纪晓岚在宫中值日,忽然有太监来禀报,说皇帝要召见。纪晓岚赶紧把旱烟管插入靴中,入宫应召。他在乾隆皇帝面前回话时,烟管中的余火把裤子烧着了,烧得纪大学士咬牙皱眉,眼泪都掉了下来。

乾隆皇帝一看,大惊失色,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纪晓岚回禀道:“臣靴筒内走水。”(当时北方人都称“失火”为“走水”)

皇帝赶紧挥手叫他下去。等纪晓岚跑到门外把烟管取出,脱下靴子时,靴筒中早已烟雾弥漫,皮肉都烧焦了一大块。纪晓岚原本走路时走得很快,同伙彭元瑞相国戏称他是“神行太保”,等发出了“靴中走水”事件后,纪某好几天都只能一拐一拐地走路,彭相国又笑他是“李铁拐”。

清中叶时的名将彭玉麟也喜欢抽旱烟,但他不抽大烟,更痛恨别人抽大烟,他约束部下,有抽大烟的立即处死。玉麟有个亲信,跟着他作侍从,抽大烟抽上了瘾,戒不掉,怕被性情耿介、大公无私的彭玉麟处死,便伺机偷偷在彭玉麟所吸的旱烟中渗入大烟烟膏,让彭玉麟也上瘾,每回抽旱烟,非抽这个侍从调理的烟丝才合意过瘾,后来彭某发觉真相,打算杀了这个侍从,侍从请人代为求情,才免去一死。

抽烟的瘾君子说:烟可治风寒脾湿,滞气停积,山风瘴雾,吸一口烟可使人通体俱快。瘾君子还把歌颂槟榔的四句名言“醒能使醉,醉能使醒,饥能使饱,饱能使饥”借来歌颂烟草,说他与槟榔同功。有人说它比茶、比酒还好,用它来代茶、代酒,终身不厌。

清初礼亲王昭梃《啸亭杂录》上说:

“刘文定公(纶)武进人,少时家贫穷,曾至绝食。尝以竹烟筒乞烟草于邻家,邻人悄曰:'烟草消食,勿多吸也。’公笑受之。”

“烟草消食”云云,就是“饱能使饥”。后刘纶乞烟的故事,也可知饿肚子可以忍耐,烟瘾发作时却没办法忍熬,只有厚着脸皮去当乞丐,讨“伸手牌”烟来抽。

清初人韩慕庐爱抽烟又爱喝酒。他的好友王士祯在《分甘余话》一书中记述了一件韩慕庐抽烟的趣事:

“韩慕庐宗伯,嗜烟草及烟,康熙戊午(1678年)与余(王士祯)同典(主持)顺天文闹,酒杯烟筒,不离于手。余戏问曰:'二者乃公熊鱼之嗜,则知之矣;必不得已而去,二者何先?’慕庐俯首思之良久,答曰:'去酒。’大为一笑。”

从这个故事也可知烟瘾比酒瘾还难熬难戒。韩慕庐主持翰林院时,作了许多《淡巴孤诗》,可惜诗多不传。

“饭后一根烟,快活似神仙。”吸烟虽说能让人快活得有若神仙,但是却对人体的肺有害,清人也知道抽烟不好,会“火气薰灼,耗血损年”,有些爱惜性命的瘾君子便在吸烟前,先含一口凉水,然后再吸,以解烟毒,后来便发明了水烟。

水烟比旱烟晚出一百多年,最早是甘肃兰州人发明的。《烟余》一书上说:

“兰州五泉山下产烟草,既制,必隔水吸之、入腹而后吐,醉人尤易。其器曰壶,其烟必磁锡器盛者,盖湿食也。”

水烟的烟具叫“水烟筒”或“水烟袋”,上海有两首谜语:“曲曲弯弯一块铜,苏州巧匠做成功, 雷响霍显不落雨,只见浓烟一大蓬。”,“孔明借东风,周瑜动火攻,伍子胥把守潼关,白娘娘水满金山。”谜底说的都是水烟筒。

水烟筒构造比旱烟管复杂考究,它是用铜、锡为材料打制而成,也比竹制的旱烟管费工昂贵,因此吸者多半是有钱人。民初人徐珂《清稗类抄》饮皮类中有一则“吸水烟”说:

“水烟有皮丝、净丝、青丝之别,食丝产福建,净丝产广东,青丝产陕西。吸烟之具,截铜为壶,长其嘴,虚其腹,凿孔如井,插小管中,使之隔烟,若古钱样,中盛以水,燃火而吸之,吸时水作声,汨汨然,以杀火气。吸者以上中社会之人为多,非若旱烟之人人皆吸也……。”

这段形容水烟袋的文字,比较容易了解。

吸水烟者一定要卷纸引火,用来灼烟,这种纸卷叫“纸煤”、“煤头”或“纸吹”。它是斜卷径寸之纸作长条,纸相卷成侧理,中通外直,卷纸常是童仆做的事,小孩尤其喜欢对大人做许多纸吹放着备用。而用细香灰或细土调水烟袋擦得雪亮,更是童仆每天早起要做的第一件事,水烟袋可是代表了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呢!

清初人王士祯在《渔洋夜谈》卷十三中,写了一则“水烟技",形容一位名叫周子畏的人,能在吸水烟时,把烟全贮在腹中,慢慢吐出,变成各种形状。

除了旱烟,水烟之外,明末清初时,中国的上层社会还流行吸鼻烟。清人赵之谦在《勇庐闲话》上说:“鼻烟来自大西洋意大利亚国,明万历九年,利玛窦泛海入广东,旋至京师献方物,始通中国,初西洋人屡以入贡,朝廷颁赐大臣率用呲。其品以飞烟为上,鸭头绿次之,旧传有明目去疾之功,故嗜之者颇多,亦谓之'士拿’”。“士拿”就是英文鼻烟snuff的音译。

鼻烟是将烟叶去茎,磨成粉,再经发酵,或加香料制成的。

鼻烟容易受潮,走气,中国人便将明朝时惯用的装平安散一类的敛口小药瓶加以改良,制成了鼻烟壶。鼻烟壶有五彩玻璃制的、有瓷烧的、有玉磨的、有金银铜胎制的……,大小约仅容手掌一握,壶的上端有小口,口上有个盖子,与盖子相连的是根细签。签的下端粗平似匙,可以挑挖出壶中的鼻烟。吸时将挑出一小匙鼻烟放在手心,再捻些入鼻中嗅用。据云鼻烟有嬗,酸、燥(焦味)、豆(青豆腥味)、甜、咸六种气味,常嗅可治疗头眩、驱寒冷、开鼻塞、明目等奇效。

清人黄钧宰《金壶七墨》一书上有个吸鼻烟的趣事说:清朝嘉庆年间,浙江有位观察使,嗜吸鼻烟。有一天,他到办公室后,发现忘了带鼻烟壶,便叫仆人回家去把鼻烟壶拿来。这位观察使是北方人,仆人却是南方人,语音颇有不同。仆人把“鼻烟壶”听成了“便壶”,心中虽然十分疑惑,却也不敢多问,只得仓促地赶回去取。

不久,仆人回到办公室,他觉得有些不雅,把便壶藏在身后,扭扭捏捏地不敢上前。观察使见了,大声问遒:“鼻烟壶拿来了没有?”仆人吞吞吐吐地回答:“拿来了……”

观察使见他如此拖拖拉拉,不耐烦地说:“那为什么还不快点拿过来呢?”

仆人说:“我怕在众人面前不雅。”

观察使大怒地说:“这有什么不雅的?快拿过来。”

仆人不得已,只好双手捧着便壶送上去说:“便壶在此。”屋中之人顿时全都笑弯了腰。

到了晚清光绪年间,西洋人用纸卷烟叶制成的纸烟(或称“卷烟"、“香烟”)也传入中国,光绪二十八年,上海又成立了英美烟草公司,就地生产纸烟,因为它揣带便利,价格低廉,于是中国人纷纷改吸纸烟,旱烟,水烟和鼻烟反倒没人吸了。

吸烟对身体有害,是人尽皆知的常识,可是染上烟瘾以后,戒烟比登天还难。

烟君子自己对抽烟这个癖好,又有何看法呢?

晚清人采衡子《虫鸣漫录》上有一个故事说:清朝时,有人试图来劝人戒烟,书面上是一位骨瘦如柴的人,正躺在床上吸烟,床的上下四周,窗壁门户,椅桌隧角都挤满了鬼,书家的意思是:吸烟的人,正如与鬼为邻般,性命难保呢。可是有位瘾君子看了这幅画后,问旁人说:“画里床上的是谁?”旁人回答说:“是人。”他又指着上下四周的鬼问:“这些又是什么?”旁人回答说:“是鬼。”瘾君子大笑说:“如此看来,烟是给人吸的,至于鬼,就只能看,没资格吸了。”

这则故事描述的虽然可能是吸大烟,其实,香烟和大烟,岂不是“以五十步笑百步”,情形正复相似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