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与音乐的完美融合

 阅读美丽星空 2021-12-18
2021-09-23 10:46梁黎颖
当代音乐 2021年9期

[摘 要]德国古典主义时期文学家席勒的代表诗作《欢乐颂》,是德语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同属古典主义时期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即通常所称的合唱乐章,在全球同样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贝多芬开创性地在交响曲中加入了合唱,而其唱词正是选自席勒的《欢乐颂》,全曲表达出一种平等博爱、世界大同的崇高理想。本文的研究,旨在从文学和音乐的融合视角,去探究《欢乐颂》及其合唱乐章,力求彰显文学与音乐的和谐共荣。

[关键词]《欢乐颂》;《第九交响曲》;席勒;贝多芬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9-0038-03

[收稿日期]2021-01-13

[作者简介]梁黎颖(1984— ),女,博士,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德语系讲师。(上海 200000)

刚过去的一年,恰逢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巨头之一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堪称文学与音乐结合的典范。该乐章的唱词部分选自德国著名作家弗里德里希·席勒的诗歌《欢乐颂》。本文的研究,旨在从文学和音乐的视角,分析《欢乐颂》及其合唱乐章,力求彰显文学与音乐的和谐共荣。

一、弗里德里希·席勒与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生于德国内卡河畔的马尔巴赫(Marbach),1764年,席勒举家迁往Lorch。1766年至1773年,席勒的妹妹相继出世,此后,席勒全家从Lorch迁往Ludwigsburg。席勒从小在拉丁学校学习,也正是在这里,席勒创作出了他的第一批文学作品,如剧本Absalon和Die Christen。约在1773年至1780年间,席勒在斯图加特的一家学校接受军医培训并顺利毕业。席勒在校期间就开始了最初的文学创作,他出版了第一首诗歌、还投入到戏剧《强盗》的创作之中。随后,席勒和歌德这对“双子星”彼此相遇、相识、相知。1789年,席勒以历史学教授的身份在耶拿大学走马上任。在接下来的1794年至1796年间,席勒和歌德开始了他们密切的友谊。席勒搬到耶拿,歌德和席勒创办了杂志《Die Horen》。体量巨大的诗歌让席勒当之无愧地成为“诗歌天才”。1805年5月9日,席勒在魏玛逝世,被安葬在圣雅各布教堂的公墓中。

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代表人物,席勒集作家、哲学家、美学家、历史学家、医生、戏剧家等身份于一身。席勒给文学界带来了许多精彩绝伦的传世之作,写于1786年的诗歌《欢乐颂》更是位列其中。席勒之诗,以其极为优美的语言铸炼,结晶成德国语言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宝贵的艺术品,他自己则毫无疑问地跨入最优秀与杰出的艺术家和诗人之列。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于1770年12月17日出生在德国波恩。在他出生前不久,他家从布拉班特移居到了波恩。他在这里成长求学,在波恩宫廷乐队里担任男高音歌手。他的六个同胞兄妹之中有四个都夭折了。为了把贝多芬培养成像莫扎特一样的神童,他的父亲从小就开始让贝多芬学习演奏钢琴、管风琴和小提琴。那个时候,贝多芬经常挨父亲的打骂和虐待。11岁的时候,他辍学了,并拜作曲家、宫廷管风琴师克里斯蒂安·哥特洛普·尼飞为师,没过几个月,贝多芬就成了他的得意门生。贝多芬30岁才开始第一部交响曲的创作,1796年,他的听力逐渐下降,但他还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艺术中去。终于,他写出了具有转折意义的第三交响曲“英雄”,至此,他的中期风格开始确立。1813年至1817年,贝多芬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少;1818年至1827年,尽管身体条件越来越差,听力也逐渐丧失。尽管贝多芬在46岁时就已经完全失去了听觉,但他还是坚持着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去。在他人生最后的日子里,还在坚持创作弦乐四重奏。1826年12月,贝多芬染上了重感冒并且因此引发了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乐圣”贝多芬在“音乐之城”维也纳逝世。在他出殡的那天,维也纳全城停课,约两万人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大家都对他的逝世表示惋惜。如今,贝多芬被安葬在维也纳中央公墓。

贝多芬被后世视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集大成者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开路先锋,可谓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他拥有惊人的作品量:9部交响曲、5部钢琴协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2首弥撒、1部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费德里奥》和其他曲目。除了交响曲和器乐协奏曲,他的室内乐作品同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写于1823年的第九交响曲“合唱”,高度凝练了贝多芬辉煌灿烂、如史诗般的一生,同时也表達了全人类美好博爱的愿望

二、《欢乐颂》的文学阐释

《欢乐颂》(An die Freude)是席勒1785年夏天在莱比锡写的,那时他创作的戏剧《强盗》和《阴谋与爱情》获得巨大成功。然而,当时的席勒受到欧根公爵的迫害出逃在外,身无分文,负债累累,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正在席勒走投无路的时候,莱比锡4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仰慕席勒的才华,写信邀请他到莱比锡去,路费由他们承担。席勒接到信后立即从曼海姆出发,不顾旅途劳顿和身体虚弱,走了8天来到莱比锡,受到4位陌生朋友的热情欢迎和无微不至的招待。

《欢乐颂》就是在席勒感受了这种雪中送炭的温暖后,以万分感激的心情写就的。该诗采用了当时流行的“颂歌”体,“颂歌”是一种诗歌的形式,这种题材源自古希腊诗人品达,很早就被运用于德国诗人的创作中。事实上,席勒对于最初完成的《欢乐颂》并不满意,早期版本的《欢乐颂》:由9个诗节组成,每个诗节包括8个诗行,每4个诗行中间还用Chor.隔开,该版《欢乐颂》由Thalia出版社出版。本诗歌的所有诗行都属于没有弱起音节的扬抑格,同时,本诗歌每8个诗行还构成了阳性和阴性韵脚交替出现的交替韵。

席勒对自己的诗歌作品要求非常严苛,为此,他经常对自己的诗歌作品进行删改。1808年,席勒删除了《欢乐颂》的最后一个诗节,并且在第一个诗节中也对部分用词进行了改动。

事实上,歌颂欢乐这个题材的诗,在席勒之前就曾有人写过。德国的阿那克里翁诗派(也称作洛克克)的哈格唐就写过同名诗《欢乐颂》。但这两首《欢乐颂》不尽相同:哈格唐歌颂的是现世的快乐,席勒歌颂的则是从人间高尚的感情升华成一种与神为伍的欢乐。席勒之所以日后以千百倍的热情与勇气讴歌自由意志,呼唤自由精神,与其早年的奴化教育和潦倒经历大有关系。评论家认为,席勒的诗构成了一幅亮丽的“诗性的历史景观”,随处可见“诗——思”的对话。可以说,席勒这首日后为世人所传诵的《欢乐颂》,是以一种极大的激情和博爱,描绘出的一副人性的魅力和大同世界的仁爱景象。

以下,我们节选一段《欢乐颂》的译文,来感受诗作的魅力:

欢乐啊,群神的美丽的火花,

来自极乐世界的姑娘,

天仙啊,我们意气风发,

走进你的神圣的殿堂。

无情的时尚隔开了大家,

靠你的魔力重新聚齐;

在你温柔的羽翼之下,

人人都彼此结为兄弟。

我们能感受到,在《欢乐颂》里,令人心神震撼的既不是“群神的美丽火花”,也不是“来自极乐世界的姑娘”,而是诗人面对苦难的勇气与信心,那样一种矢志不移、用于承当的大气磅礴。

作者在无边的自身苦难之中,却是那样地向往“欢乐”;在黑暗的周边环境之中,却没有走入“以恶易恶”的恶性循环之中。他保持着理性,他向往着光明,他在沉寂中驰骋着自由的想象,他在忧患中书写着人类大同的理想。他相信世人可以兄弟相待,他相信上帝的君父之慈,他相信正义必将获胜,他相信善恶必然分明。他有男儿的豪情慷慨,他有英雄的自处准则[1]。

三、《欢乐颂》的音乐阐释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是基于《欢乐颂》进行谱曲的,铸就了一部不朽之作。第四乐章的唱词部分完整引用了《欢乐颂》的第一和第三诗节,以及第二和第四诗节的部分诗句。

“交响曲”这个概念有“齐奏”和“和谐”的意思。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到海顿时得以定型。交响曲的乐章形式、结构,有时亦可由作曲家自己来定,可以颠倒乐章(如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就将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的形式颠倒),也可以增添或删去乐章(如贝多芬F大调第六交响曲和舒伯特b小调第八交响曲),也可以自行改变调式,或将其它形式的音乐借用到交响曲中。

尽管贝多芬一开始并未决定将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创作为一个纯器乐乐章还是一个开创性的合唱乐章,但早在1792年,贝多芬就想为他喜爱的德国诗人席勒的诗歌《欢乐颂》谱写音乐。1789、1812年他都曾起草过。1815年他的笔记本里有了《第九交响曲》的个别主题的轮廓。1817年,他正式着手创作这首交响曲,并将《欢乐颂》用了进去,直到1823年最后完成,前后长达30年之久。

第九交响曲堪称交响曲的巅峰,整部交响曲可以看作是贝多芬与命运的斗争史,充分体现了贝多芬在札记上写的那样,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作品采用了d小调,作品号是第125号,首演于1824年5月7日,这是贝多芬完成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为了鲜明讴歌《欢乐颂》所象征的崇高理想,他在作品的终曲乐章直接采用了合唱和独唱,这在音乐史上是一个大胆的创举。他经过精心地设计,运用了极不寻常的结构形式,逐渐把诗歌的核心思想推向了高潮[2]。

交响曲开始时,合唱团坐在乐队后方,通常四位领唱会在第三和第四乐章的间隙来到合唱队前面或乐队前面的位置,这在当时就是一种创举。

除了乐队编制,这部交响曲的乐章划分也是不同寻常的,比如第二和第三乐章的体裁形式就调换了位置,第九交响曲的乐章划分如下: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极活泼的快板,d小调,3/4拍子,庞大的诙谐曲式。

第三乐章:如歌的柔板,降B大调,4/4拍,不规则的变奏曲式。

第四乐章:急板,D大调,4/4拍。

整部交响曲全部演完需要约70分钟的时间。

第一、第二乐章使用的是小调,仿佛贝多芬的经历就像一座曲折的桥,苦难和失望一直陪伴着他,一直让他痛苦直至逝世。但到了第三、第四乐章,仿佛是一种从内而外的解放,逐渐从痛苦转为宁静(第三乐章)、以至到最后他完全得到解脱后得到了真正永恒的欢乐(第四乐章)。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换了的主题初次出现时,乐队忽然中止:出其不意地一片静默;这使歌唱的开始带着一种神秘与神明的气概。“'欢乐抓住了生命。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3]。人们感受到了欢乐乃至极乐,这也是贝多芬希望告诉我们的:人们最终会从苦痛和失望的浪潮中感受到力量和希望,乐曲给了在痛苦与绝望汹涌的风浪中挣扎的人们以无穷的力量和希望。

四、《欢乐颂》的后世影响

在文学领域,许多翻译家翻译了《欢乐颂》,如邓映易、钱春绮等。在我国内陆的翻译家翻译的《欢乐颂》都把宗教性质的内容剔除,我国香港版则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文本中的宗教倾向。

在音乐领域,贝多芬之后,出现了许多与文学相结合的音乐作品,如舒曼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作品48号,1840年)、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D. 911,1827年)、马勒的交响曲和艺术歌曲、理查·施特劳斯的乐队作品和艺术歌曲等。

此外,在纳粹时代,第九交响曲曾作为政治工具,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在希特勒的生日音乐会上被强迫指挥了这部交响曲,史称“黑色贝九”,Archipel唱片公司灌录了这场音乐会并出版。

同時,也是欧盟盟歌和欧洲委员会会歌的旋律。1955年,欧洲理事会提议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旋律作为欧盟盟歌的曲调。1972年,欢乐颂主题的旋律被选用为“欧洲之歌”。除此以外,在许多庆典的场合,如在世纪之交,这部作品也会上演。指挥家卡拉扬受欧盟委约,将此歌曲改编成了三个器乐版本:交响乐版、钢琴版和管乐版,时长均为两分钟左右。1985—1986年,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也正式采纳了这首曲子作为“欧洲之歌”。

如今,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乐谱手稿几乎完整地收藏于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图书馆(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的音乐部。乐谱在19世纪被删减的部分则收藏在波恩的贝多芬故居以及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馆。2001年,该交响乐作品的乐谱原稿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世界记忆名录》,与其他不朽的纪念物共同组成人类的精神遗产。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是一部杰作,融汇了文学和音乐两大艺术形式,缺少诗歌文本的《欢乐颂》旋律、亦或失去了第九交响曲的欢乐颂主题,都无法形成如今的这部文学与音乐的融合杰作。席勒与贝多芬两位德国大家的双剑合璧,可谓相得益彰,堪称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

注释:

[1]

柳鸣九,叶 隽.席勒诗选[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1:12—21.

[2]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209—215.

[3]罗曼·罗兰.贝多芬传[M].傅 雷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5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