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窗剪烛】桃渡桥·小池塘 | 散文 王新年

 文化佳园 2021-12-18

    教学楼前,依依的垂柳拥着一泓不大的小池塘。小池塘形状像一本摊开的书。而书脊则是穿越水面的小桥,名叫"桃渡桥"。据说,老校长设计此景颇费了一番心思:"桃李"在古代就用来指代学生,刻苦的学子当然可以借助知识这座桥到达成功的彼岸。

    小池里的水不时更换,何时看上去都是清幽幽的,不见其底。池中长满了水草、睡莲。那浮在水中的水草柔柔的、青青的,仿佛是底色,而睡莲则是这底色上的图案。二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仿佛谁少了谁都是一种缺陷,仿佛谁少了谁都不是池塘,都不叫风景。这本该十分和谐的图案,有一天忽然被盛开的睡莲打破了。

    睡莲青青,翠色可人,那盛开的花朵,红粉相间,瓣瓣似剑,抱成一团的粉黄花蕊,把剑瓣召集在中间,仿佛大团结的子民。而花骨朵那大大的脑袋,或含蓄地躲在叶中,只露出半点娇面;或半伸出水,努力向上伸展;或挺立水面,站立成企鹅,那花骨朵青葱中带着点黝黑,宛如不是睡莲之花骨朵,哪有半点莲的影子?那半开的莲花,则亦惊亦喜,亦羞亦怯,欲说还羞,令人心醉神迷,顿生怜爱之情。这星星点点的睡莲花,此开彼落,争奇斗妍,却又一个个文静得若处子,他们的竞争也是一种宽容的、和平的竞争,绝没有人世间卑鄙小人的捏造事实、造谣中伤、暗放冷箭等伎俩。

    整整一个夏天,睡莲就成了校园的中心,师生们关心的是睡莲,谈论的是睡莲。今天开了几朵花,又谢了几朵,人人都可一一道来,仿佛这睡莲就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就连那睡莲的叶片也成了师生关注的焦点!那油光闪亮的莲叶有睡有站,睡的静静地躺在水面上,尽情做着酣畅之梦;站的则努力向上发展,不断的伸屈着自己的腰肢,仿佛要站立成荷,要站立成树。桃渡桥阴凉里的莲叶上,不时可见青蛙蹲伏,这些夜晚高歌不止的自由歌手,现在文静地像个害羞的少女,静静地呆在莲叶上闭目养神,偶尔也会被从小池边走过的人所惊扰,一跃跳入水中,但又在不远处的另一片莲叶上停泊下来,继续做它半明半昧的梦!

    莲叶下,小鱼游荡,任意东西,不时触动莲叶,告诉人们它的行踪,但你一靠近,它就吓得缩入水底,潜向远处,在你不远的地方再露出头来,似乎在和你捉迷藏。这有趣的小鱼,有时好象故意跳到莲叶上展现它的丰姿:不时跃上莲叶,在莲叶上跳蹦,在叶面上浮游。那不足二指的身材,那黝黑的肤色和眼睛,令你眼目一新,神情一振。但莲叶密密,调皮的小鱼往往难以再顺利入水,从一个莲叶游到另一个莲叶,这时它才充满了惊恐,充满了无奈,跳蹦地更欢了。你拿一个小枝条走上前去,它更是恐惧异常,努力挣扎,以为你要捉它。你轻轻拨动它的身体,柔柔地对他说:"别顽皮了,快藏起来!"在你的帮助下,小鱼一跃入水,仿佛听话的孩子,再也不敢顽皮。但不久,又会有小鱼跃上莲叶······

    桃渡桥,这温馨的桃渡桥;小池塘,这可人的小池塘,不仅牵动了师生的情思,也成了鱼儿、青蛙的乐园。桥边的婀娜垂柳,池中的美丽睡莲则为这个喧嚣的自然撑住了一片温馨的晴空,保住了一个甜美的精神憩园!这也是我当初把自己创办的文学社命名为"桃渡桥环保文学社"的重要原因!而这一切大约是老校长当初没有想到的······

    妩心如雪点评:清清的池塘、精美的小桥、可人的睡莲、悠悠的水草、高歌的青蛙、欢快的小鱼、忽隐忽现在树丛中读书的学子......好美的一幅风景画,在面前慢慢展开......

    笨锄点评:意境文笔皆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升华了主题.文章实写小池溏的美景佳色,虚为号召环保,这样的小池溏不但为我们留下精神憩园,也希望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桃渡桥.小池溏".一篇文章的好坏不在词藻和修辞,而在给读者留下什么启迪或深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