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巢湖姥山岛、圣姥庙

 张勰 2021-12-18
湖天第一胜境 安徽中庙

姥山岛

烟波浩渺的巢湖湖心,耸峙着一座林木葱郁的绿岛,远远看去好似老妇托腮凝神望子,这就是姥山岛。郭沫若曾为其写下诗句“遥看巢湖金浪里,爱她姑姥发如油”。姥山岛是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地方,它的由来也与“陷巢州”的传说有关。

相传,当年的巢州城有个居民叫做焦姥,因缘巧合从小白龙那儿得知了“陷巢州”的消息。焦姥和女儿本可以提前逃难,可又不舍日夜相处的乡邻们,她们决定分头通知大家尽快转移。眼见乡亲全都转移走了,焦氏母女这才放心地朝城外跑去,这时突然从天际传来一声巨响,整个巢州城瞬间陷落十几丈深,几丈高的洪水猛扑过来将母女卷入惊涛骇浪中。闻讯赶来的小白龙很悲伤,作法将焦氏母女从波涛中托起,将她们化作大山屹立于湖水之中。

为了感念焦氏母女舍生忘死的义举,人们将焦姥化作的山取名为“姥山”,女儿焦姑化作的山取名为“姑山”,两峰并举、遥遥相望,于万顷波涛中并立诉说着断肠般的母女亲情。焦母奔跑喊人时跑掉的鞋,化为两座小岛取名“鞋山”,千百年来相伴姥山一侧。焦姑掉的眼泪化作银鱼,浮游于姥山、姑山之间,传递着母女之爱。每年谷雨前后,姥、姑两山的山头白云缭绕、雾气腾腾,隐约可见白色龙形的东西,当地人都说是小白龙来凭吊焦姥母女。


如今,姥山依然是巢湖唯一的“湖上绿洲”,曲岸悬壁、苍松翠竹、花柳相映,山巅有古塔、古塘、古船塘,山上建有“望姑”“虎上”“望姥”三亭,还有20多个钟乳璀璨的奇洞遍布山上。此外,岛上还有“空谷传音”“羊角活石”“石山喷血”“精龟浮水”“螃蟹吐沫”“塔顶夜光”“寿星观月”等七奇景观。山绝、水险、景奇,让姥山成为“山川佳丽·人文娟秀”的旅游胜地,有着“小蓬莱”的美誉。

光绪《庐州府志》记载:“巢湖圣妃庙,在姥山。庙晋时敕建。”由于圣妃庙处于巢湖东西湖交界处,又位于巢湖与合肥之中,后人们渐渐称之为“中庙”。

中庙修建的位置很奇妙,在一块延入湖水的巨石矶上,因石矶突入湖中、形似飞台,被称作“凤凰台”。庙宇坐北朝南,横峙湖岸,凌空映波,殿高压云;置身庙宇,仰视楼台,重檐飞出,仿若丹凤之冠,在晚霞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好似凌空欲飞。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为中庙题诗作赋,如明代诗人储良材还赋诗称赞:“湖上高楼四面开,夕阳徙倚首重回。气吞吴楚千帆落,影动星河五夜来。”

当地传说,中庙还有鲁班留下的时光印记。当时庙是建起来了,可梁架怎么都放不正,工匠们正在苦思冥想时,从外走来一个大汉,腰间别着一把木柄斧,看样子是位做木工活计的人,他非常自信地告诉大家:“要想架梁并不难,只要请我就好办了。”按照大汉的方法,工匠们终于恢复了梁架,却突然狂风大作,正梁晃动不止,梁头被断去一截。眼看就要梁倒架翻,大汉抽出腰间斧头向梁柱投掷而去,不偏不倚落在了八底架正梁榫头的地方,断去的一截梁头被接上了,正梁也稳稳当当地架上了。经反复询问,人们才知道这位大汉不是别人,正是神匠鲁班。今天仍嵌于中庙梁上的斧子,正是当年鲁班留下的镇梁神斧。


圣姥庙的传奇故事

圣姥庙位于巢湖湖中姥山岛小渔村东侧高地,西与望儿塔、望姑亭相望。望儿塔,有名曰旺儿塔、文峰塔,望儿塔、旺儿塔,都记忆着人们对陷巢州遇难的子孙的思念和祝福,而文峰塔则记载着清朝重臣李鸿章对家乡的人文情感。

说起圣姥庙,让我想起上古尧帝的两个女儿,即长女娥皇和小女儿女英,相貌端庄,贤淑达理,素有“牡丹公主”之美誉。有一天,女英随草木子进山采药材时,认识了虞舜,女英对舜十分欣赏,舜也很喜欢女英,二人之间情投意合,日久生情,在草木子的媒约下,尧帝答应把女英嫁给舜,并实现了华夏部落、东夷部落的统一,建都沩讷。因尧帝年岁已高,在东夷部落首领皋陶推举下,尧帝让位于舜,实行禅让制,并将女英、娥皇二女一同嫁于舜,构建了华夏、东夷两大部落一统的和谐共存局面。

尧帝让位于舜时,其部下治水首领(司空)鲧心里不悦,以堵的方法筑堤造坝,常因堤坝崩塌造成东夷部落大面积受灾,家园遭毁,人员伤亡惨重,受到舜帝的惩处。鲧被处决后,少年禹即随女婴、娥皇共同生活,禹称娥皇为“姥姥”,称女英英为“姑姑”。姑姥二人精心培育大禹成长,使大禹的人生理想与价值得到升华。长大后,大禹立志要继承父业,治理洪水,替父立功赎罪。舜帝任命大禹为“司空”,担负治水首领,在皋陶司法大首领等陪护下,千里奔袭来到涂山,科学总结了涂山氏部落治水造田种粮的经验做法,创建并推广疏浚治水,使九州水患得到成功治理,在豫州等地(今河南信阳地区)创建了大批粮田,使部落先民实现了自给自足的富裕家园生活。



由于大禹成功实施疏浚治水,得到九州诸侯认同,舜帝决定让位于禹,禹建都豫州(今河南登封阳城),舜携女英、娥皇二位贤妻及家人来到涂山氏部落西侧洞山(今安徽淮南舜耕山),开垦种地,过着幸福的田园生活。舜帝临终时,化作金龙侧卧于涂山西侧,人们为纪念舜帝,称此山为“龙华山”,女英娥皇立彭蠡大地,瞩目相望,分别化作山脉,一曰“姑山”,一曰“姥山”。西晋年间,彭蠡地区发生特大洪水,古南巢国沉陷,形成巢湖,姑山、姥山成为湖中仅存的两个小岛。因南巢先民焦母得到东海龙王的托梦,呼救百姓上姥山岛而获得救助,使百姓得到安生,古南巢先民在姥山岛建圣姥庙,供奉娥皇。因娥皇随女英一同嫁于舜,后有帝妃一说,故“圣姥庙”又称作“圣妃庙”。

两千年来,南巢人无限思念焦母,感恩焦母大爱为民的精神,把姥山的“姥”字读成“母”音,焦母也被记作“焦姥”,焦姥因能得到龙王托梦而救民于姥山岛,被南巢世代子孙称作为“湖神”,巢湖女神焦姥的美名相传至今。

圣姥庙是中华传统文化圣地,讲说着优秀的中国故事,记忆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所在。圣姥庙的老槐树,曾经在这里拍摄了经典黄梅戏《天仙配》,讲说着古老的中华文明史上的爱情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