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苏州抗日先烈沈金虎
《姑苏晚报》2021年12月13日 A06版
山河肃穆,草木含悲;缅怀先烈,家国永念。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那场持续6周的人间浩劫里,平均12秒就有一人遇难。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大屠杀惨案,是人类历史上的至暗时刻。面对野蛮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凝聚起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苏州人民,在党的组织领导下,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广大群众为东进抗日的新四军筹粮秣、送情报、救伤员,配合部队血战洋沟溇、鏖战张家浜、冲山勇突围……国难当头,苏州民众生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许多英勇的苏州儿女为此献出宝贵的生命,太湖游击队水上交通员沈金虎便是其中一位。 走上革命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太湖一带既驻有日军、伪军,也有国民党忠义救国军,还有以太湖为据点的多股土匪,百姓深受其强取豪夺之害,苦不堪言。在艰难曲折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新四军太湖游击队来到苏西后,粉碎日伪频繁的“扫荡”“清乡”,并追剿大小土匪,沉重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竭力保卫苏西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位于西太湖中的冲山岛,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住有百来户农民和渔民,地理位置偏僻,四周芦苇茂盛,是太湖游击队的主要宿营地之一。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以捕鱼为生的冲山长浮村村民沈金虎,平日辛苦劳作却依然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太湖游击队到来后,不拉夫、不扰民、不派粮,处处维护百姓利益,哪里有日伪肆虐,哪里就有游击队员的身影;哪里有土匪猖獗,哪里就有游击队员去战斗;战士打破老百姓的碗碟照价赔偿,用完老百姓缸里的水立马挑满。沈金虎深深为游击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行为所感动,决定为游击队做点什么。 当时水乡运输工具主要依靠船只,四处奔波作战的游击队尤其需要船只和水上交通员。水上交通员的主要任务是传递游击队的信件、传单,运输粮食、药品、衣物、电讯器材等军需物资,以及运送游击队员等。在日伪统治区完成这些任务无疑有着巨大的风险,但一心想着为游击队做点事情的沈金虎,于1944年申请加入游击队交通船队,成为一名光荣的水上交通员。其后,沈金虎凭借熟练的驾船技能和灵活的应对能力出色地完成了一次次运送任务。 血洒冲山之围 1944年9月9日,苏西县委集中50余名干部、游击队员和民兵骨干在冲山岛训练。当天早上,游击队司务长胡文仁让沈金虎驾船送他前往光福采购食品和蔬菜,到岸下船时胡文仁告诉沈金虎:“如果到了九点半我还没有回来,就不要等我了。”九点半时沈金虎没有见到胡文仁的影子,便径自回了冲山岛,并向运输队负责同志作了汇报。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胡文仁因利用职务之便贪污钱财的事情败露,害怕组织处分,竟趁这次外出采购之机,悄悄跑到驻光福日军那儿告密充当了汉奸。 当天下午4时,日伪军100多人包围了冲山岛,并抓人烧屋胁迫群众,在岛上进行梳篦式搜查,企图一举消灭太湖地区的抗日力量。面对敌人的突袭,苏西县委书记、太湖游击队司令员薛永辉果断指挥大家分散到芦苇荡隐蔽,同时让懂水性的游击队员趁夜色临近游水突围。沈金虎与妻女当晚驾船几经周折来到光福潭西。 沈金虎知道大部分游击队员还困在冲山岛上,夜晚便悄悄驾船到冲山岛周边的芦苇荡,伺机搜救薛永辉等游击队员。但在敌人的严密监视下靠近芦苇荡救人绝非易事。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夜里沈金虎终于成功救回了两个民兵战士。9月29日清晨,敌人得知新四军部队前来冲山解围,又风闻薛永辉已突围离岛,围困冲山岛已达20天的日伪军便主动撤离。隐蔽在芦苇荡中躲过敌人一次次搜捕的薛永辉等5人最终胜利走出芦苇荡。当天,沈金虎携妻女到镇湖探听敌人消息,却与叛徒胡文仁及一队日军不期而遇, 沈金虎让妻女驾船先走,自己却不幸落入敌人手中。敌人想从沈金虎这儿得知游击队的消息,对其严刑逼供,但他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一丝对敌人有价值的信息。失去耐心的敌人两天后将其杀害于光福虎山桥脚下。 英烈精神长存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苏州人民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重大牺牲。仅冲山突围一役,就有沈金虎等31名队员壮烈牺牲。英气长存,忠魂不灭。在民族危难之际,毅然踏上抗日战场;在枪林弹雨之间,冒死救回险境战士;在严刑拷打之下,大义凛然从容就义。沈金虎烈士身上所彰显的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舍弃小家、顾全大家的无私奉献,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呈现,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山河已无恙,我辈当自强。精神的力量永远激荡人心,不朽的精神与时代同行。在“十四五”开局、新征程开启的重要时刻,让辉映历史天空的英烈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照亮新的赶考之路,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历史智慧和精神力量。 (作者: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靳海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