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隐缘 娄中情

 苏迷 2021-12-18
《苏州日报》2021年12月13日 A07版

  顾致坤

     今年是园区一中(前身为娄葑中学,简称娄中)建校五十周年,校园内的竹隐文化园也宣告落成。说实在的,贯穿园区一中的办学历史,还真与“竹隐”有缘。

  一

  本人是地道的娄葑原住民,老家团结村庄桥浜自然村。恢复高考后,我进入师范高校学习,20世纪80年代初毕业,被分派往离家仅一里之遥的竹隐居(既是寺庙名,又是自然村名)娄中任教,之后的教育生涯一直在娄中(园区一中)度过,直到退休。

  娄中的办学史上经历了三次整体搬迁,两次过渡办学,也经历了多次的管理归属更迭。1978年,学校从葑门横街搬迁到竹隐居办学。上年纪的娄葑人对娄中印象不深,但只要讲学校在竹隐居,大家就立刻明白了,可见当时竹隐居在地方上的影响力。

  对于竹隐居寺庙的出典,《娄葑镇志》有如下记载:

  在原团结村竹隐居自然村东北,约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面积2.5亩左右,有大小房屋30间,庙内供奉10尊佛像……此庙用料较粗硕,20世纪60年代初遭火烧,于1972年拆除,仅存两间隔厢,地面有方砖等铺设。动迁后庙基被征用。

  据说,这座庙与清代诗人沈德潜(出生于葑门外竹墩村)有关,也有说与葑门冯梦龙侄曾孙冯勖(在葑门外造葑水园)有关……虽因年代久远,语焉不详,但颇具规模的寺庙和成片的竹林是确切存在过的。更称奇的是,现在的园区一中校址基本坐落在旧时的荷花荡里。而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灌园叟晚逢仙女》提到,宋代有个秋翁,家住“平江府东门外长乐村”,村旁有朝天湖,俗名荷花荡。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很可能秋翁花圃的原址就在今天的园区一中一带。现园区一中校园西园的竹子已经成林,延续了从竹隐居娄中——园区一中由竹牵连的竹隐文化。

  二

  说起来,我与竹隐居颇有源。清楚记得,孩提时代进院玩耍,见寺庙坐北朝南,在井亭桥浜东侧,院后面是五楼五底二层房子(当时楼房在当地乡村极为罕见),作为禅院用房;往前是三大间的佛殿,供奉如来;前门墙上“竹隐居”三个隶书大字十分醒目。夕阳西斜,翠竹茂林映衬着寺庙黄墙,暮鼓晨钟,佛号连连,竹隐居是否因此得名,不得而知,至今回想,只觉得名字十分贴切。

  1958年,当地八厍、金厍、厍塘等三所村小在“四集中”(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的号令下,集中该处生活、学习。当时我刚读小学五年级,忘不了清晨在一片蛙鸣鸡啼声中醒来,大片竹林被轻雾笼罩,学校隐现其间,恍若仙境,极具诗情画意;忘不了淘气伙伴竹林掏鸟窝,半夜凿冰解渴的刻骨铭心场景。一个学期后,由于种种原因,“四集中”点解散办学,但竹隐居这段学校生活,成为我永远的记忆。

  到竹隐居娄中任教时,眼前呈现的一切已面目全非,原寺庙在“文革”中期毁于一场大火,搬迁来的娄中是在竹隐居原址的基础上又拓展了近十亩地建起来的,唯一能勾起旧时记忆的是部分保留的翠竹林,工作之余,那里成为我们的休憩怀旧之所。

  三

  当时娄中的师资来源,主要是从小学抽调的各级师范生或经培训的知青和工农兵大学生;还有部分是刚落实政策返回的江苏师院家属,返城受阻,委屈落脚近郊,而这部分教师往往在“文革”前受过完整的传统师范教育,功底深厚,经验丰富,成为事实上的学科带头人。总体看,师资力量还是不弱的。

  娄中的教育对象,基本上是娄葑区域的农家子弟和渔民子弟。当时由于生源没有更多的筛选渠道,所以娄中保留了相当部分尖子学生。学校的管理措施严厉,翠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忍不拔品格和精神也激励着一届又一届有志青年奋发向上。那时每一届都有十几人到几十人被部省属中专录取。要知道,当时考取部省属中专的难度不亚于今天考985、211大学。

  如今,校友中走出了一大批栋梁之材,活跃在各条战线上。收看各种访谈节目,往往不经意就跳出熟悉的面孔——自己曾经的学生,有的甚至上过央视《新闻联播》。每当看到这些,我就对自己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感到欣慰。

  四

  如今的园区一中,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设施先进,各项奖牌、奖杯琳琅满目,与老娄中不可同日而语。它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

  就在学校五十周年校庆之际,竹隐文化园宣告落成。当初设计方想在竹隐文化园那里种植法国冬青和市树香樟,目的是解决马路噪声问题,但学校坚持提出用成效快的竹子取代,方案被采纳。如今,竹子已成林,加上小品点缀,文化园极其幽雅,师生学习、休闲就此多了个好去处。更难能可贵的是,现任校领导发掘、延续传统的竹隐文化,使之成为从娄中到园区一中办学史上一以贯之的文化传承。

  从来竹子和竹文化都蕴含深刻的象征意义。置身竹隐文化园,我不由想到了郑板桥的《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