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12 战国争霸赛03

 火岩山 2021-12-18
图片


— START —

闲话中国史」讲一讲历史的小故事,发表一些自己的小看法。

图片




S12
商鞅变法
从内到外的全方位蜕变 
商鞅,秦国名臣,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本是卫国人,早年在魏国求学,却得不到重用,后来就去了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在秦国开展变法。商鞅变法得秦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中最强的一个,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好了,上面这段都是官样话。真实的历史比这可有意思多了。

商鞅原来不是秦国的人,他本是卫国的后代,所以也称为卫鞅。
商姓是他在战争中立了功获得了商地的封地才得来的姓。

早年的时候,商鞅(下同)在魏国,拜于魏国大臣公孙痤门下。
公孙痤这个人,还真该好好说两句。

此人是旧贵族的代表,任魏国相国,并娶魏国公主为妻。
一句话点评这个人的话,大概是这样:公叔痤有知人之明,但为国家利益考虑得相对少一些,为自身的利益考虑得多一些。

他排挤吴起,是出于保全相位的需要,并不是不知道吴起对魏国的重要性。
同时,他也荐举过商鞅,不过是在自己病重将亡之时才提出的。

太史公司马迁于此特著一笔,“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很有深意。
如果公孙痤过早地推荐商鞅,则商鞅很可能会取代他的职位。
而在临终时郑重托付,即博得荐贤之名,又对自身利益也没有什么影响。

当然,公叔痤举荐商鞅也是夹带私货了的。
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公叔痤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去探望公叔痤,说:“相国如果您如有不测,江山社稷将怎么办呢?”公叔痤回答说:“我府上有个人才商鞅,喜爱刑名之学。虽然年轻,但有经天纬地之才,希望大王将全部国事交给他,听任他去治理。”

魏惠王默不作声。心说,老头你莫不是病糊涂了?把自己的管家推出来,要我以国家相托。他如果真有才,你不早就举荐给我了吗?
压根就没接公孙痤的话茬儿。

魏惠王刚要离去,公叔痤又屏退左右说:“大王如果不任用商鞅,那就一定要杀死他,不能让他离开魏国。”
魏惠王不置可否。
出来后,魏惠王对左右大臣说,“难道不可悲吗?凭公叔痤的贤能,却对我说在国事上一定要听从商鞅,简直是荒谬。”

待魏惠王走后,公叔痤召来商鞅向他道歉说:“今天大王询问辅国之人,我推荐你。看大王的表情是没有答应我。所以我又对大王说如果不任用商鞅,就应当杀死他。大王可能同意了我的建议。你赶快离开吧,不然就被捉拿了。”

商鞅说:“魏王不能听您的话任用我,又怎能听您的话杀死我呢?”并未仓皇而逃。 
不久,公叔痤去世。
商鞅得知秦孝公求贤,于是在埋葬完公叔痤后,向西投奔秦国而去。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千里姻缘一线牵。
商鞅和秦孝公这对CP,当真是天雷勾动地火,久旱终遇甘霖。
凭借自己出色的口才,以及真才实干。商鞅成功说服秦孝公开始变法,公布了特别多的法令。比如你们在课本里面经常见到的,废井田开阡陌,军功制,连坐制等等等等。

但现实哪有说起来那么容易。

想当年,周平王忽悠老秦人苦守镐京,让秦国为东周遮风挡雨。啥好处也不给,责任都归你背。后来又遇上吴起这个大怪咖,生生把秦国打得两腿颤颤,差一点就生活不能自理了。

秦国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落后。
经济落后的后果就是打仗的装备不行,只能靠拼命。
所以秦国人在战场上确实是够拼。

但问题是下了战场他们也拼。
自己人打自己人。
动不动就斗殴,特别的难管理。

而秦国的贵族们呢,都是世袭的。爸爸是贵族当大官,那儿子也是贵族,也能当大官。贵族们的势力是越来越大,平民老百姓呢也没啥机会翻身,甚至连君王都要受制于贵族,这就是秦国当时的情况。

穷得不行,打仗也不行,内部还乱。
这根本看不到啥希望啊。
商鞅针对这种情况制定的一大堆的法令,总结起来就是要解决两个事,种地和打仗。

在那个年代农业是核心,想要富起来就得先把地种好。
所以呢,商鞅掀起了一场“种地使我快乐”的运动,鼓励大家去种地,贵族也不能例外,该干活就得干活。
同时还吸引其他国家的人来秦国种地,那怎么样才能让人们爱上种地呢?

秦国原来的土地,仍旧是西周遗留下来的井田制。
田地被道路划成一块一块的,又碎又小,而且全都是国家的。
商鞅废除了这种制度,重新规划了道路,让每块土地变大,分给老百姓,同时承认土地私有可以买卖。
这样一来,老百姓拥有的地就变大了,而且是给自己干活,种地的积极性就高了很多。
这就是废井田开阡陌的政策。

关于这个政策的具体内容争论很多,我们这里就不展开了。
总之,秦国人终于想着安心种地,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但是,这显然还不够,只能让秦国活下去。在战国这个烽烟四起的时代,必须要能打才行。
那怎么样才能让秦国变得能打仗呢?

商鞅决定对世袭制开刀了。
商鞅不仅直接废除了世袭制,还制定了一个特别野性的规矩:
你想当官吗?你想当贵族吗?你想咸鱼翻身吗?
机会来了!去打仗吧。
战功越大,当的官就越大,还赏给你土地和仆人。

老秦人打仗,本来就彪悍。
现在有了这军功制,秦国人在战场上就变得更凶了。
大概秦国军人脑子里面有这样一个等式,过上好日子就要去杀死更多的敌人。
因此,秦国军队后来被称为虎狼之师。
意思就是他们打起架来像疯子。

这些都还不够,战斗力是有了。战斗意志呢?能不能也加强一下?
过去的教训是惨痛的:公元前389年,秦国被吴起的鲸吞蚕食弄得如鲠在喉、寝食不安,倾全国之力集50万大军意图收复河西地区。结果被吴起训练的5万魏武卒,轻松击溃,秦惠公面对惨败,抑郁而终。
一只虽然敢战,但是面对敌军精锐就闻风丧胆的军队,要之何用?!

军魂,也是要打造的。
怎么打?用铁血军规来打造。
商鞅在李悝“食有功而禄有劳,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基础上,改良出了战国时期的终极人才选拔制度——二十级军功制。

升迁的标准也简单粗暴:斩获一个敌军甲士的首级,升一级。甲士即穿了盔甲的敌方士兵,战国时期盔甲铠甲一般只有军官和精锐士兵穿得起。
 
简单来说就是斩获一名敌军基层指挥官或特种兵的首级,就可以升一级爵位。升一级爵位有什么好处呢?
最低级的爵位:公士。大秦会赐给每个公士一套房子,一顷地和一个仆人。
直接从庶人变成中产阶级啊,就凭这福利,有多少人愿意豁出命去拼一把!
 
其他国家士兵打仗,看到敌方穿盔甲的精锐特种兵,第一反应是逃命。
这种技术活必须留给己方的特种兵去处理,自己犯不上去拼命。

而大秦士兵打仗,看到敌方穿盔甲的精锐特种兵,第一反应是两眼放光:WOW,blingbling的功勋值啊。兄弟们,冲上去砍了他,今晚就能住大别野喽!
 
由于升爵都要敌军首级作为证明,所以秦军士兵经常手里提着,腰间挂着几颗人头。
《战国策·韩策》:秦人捐甲徒裎(chéng)以趋敌,左挈人头,右夹生虏。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有个人提着人头,拿着刀向你冲过来,你会是什么反应?

当然,如果士兵不听指挥,私自出击或者是为了争抢人头乱了阵型,该咋办?
商鞅设计军法规定:五人为一“伍”,“伍”里只要有一个人阵亡,其他四人就有罪。所以战场之上,士兵们先要想怎么保护战友,而不仅仅是看到敌军就冲上去。
 
商鞅还规定:如果同“伍”战友不幸阵亡,只要其余四人每人杀死一个敌兵就能免罪。
在古代,伤亡率超过30%而没有溃逃的军队就可称为精锐。而商鞅设计的军法使得秦军伤亡越重,斗志越盛。战友死了几个,不拼命多砍几个人头,回去也得治罪。
 
军队的血性和斗志,就这样被商鞅的制度和军规给打磨出来了。

至于你会不会混上军官之后,就消极怠工,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放心吧,大把的明细规章制度就等着调教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官衔越高,对应的要求也就越高。
对于人性,精于刑名之学的商鞅,可是拿捏得死死的。

正是有效的人才选拔、流动机制,让秦国的管理层充满了新鲜的血液。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一众名震天下的大将,就是从一次次的大小鏖战、断肢残臂中虎啸而来。

司马错、白起、王龁、王翦、李信、蒙恬……
秦国名将几乎全部起于微末,发于卒伍,身经百战,从尸山血海里蹚出来。
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是那些养尊处优的贵族将军所能撼动的;这样的将军,怎么可能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之流所能匹敌的?

正是由商鞅打下基础,保证了秦国在征战六国的过程中,总能人才不断。
最终,秦始皇得以一统天下,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战国后面的故事,我们明天接着讲。

P.S.
秦孝公死后,秦国贵族反攻倒算。
商鞅死于车裂之刑,简言之即五马分尸。
实在是过于悲凉和凄惨。



如有任何问题,均可在下方留言区留言,我们收到问题后会为你及时解答。
一般在线时间:工作日9:00-18:00

4维星球
在更高维度,看世界
18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左手执刀
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25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知北阁
抬头望见北斗星
9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个在看,交个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