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

 巴山夜雨时00 2021-12-19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山门全貌

        游仙寺位于高平市城南5公里的游仙山上。到高平本来对地理就很生疏,又赶上了阴雨天气,真是有些找不到北在哪。所以确信GPS导向的正确性,结果把我导到山后的泥泞土路,虽只距目的地几百米远,但是此路不通,真没少走冤枉路。回来查看谷歌地图,才使我觉悟。原来到游仙寺有两条路,但是都没有路标,一条是村民所指的大路,即是从北苏庄沿省道向北大约一公里(爬坡的路上到坡顶位置时),路的左侧有一条水泥岔路,沿岔路一直走就到了;第二条是穿过宰李村,沿村东北边的路上山。此两条路GPS开始都不确定,只有走到了路的上边以后才开始有正确的指引,我们走的是第一条。很难想象这么大的一个国保单位,连个指路牌都没有,真不知道高平市旅游局是如何宣传打造的。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 文保碑

        游仙寺环境秀美,林木葱郁,清静幽雅,规模宏大。三进院,依次为山门(春秋楼)、前殿(毗卢殿)、中殿(三佛殿)和后殿(七佛殿),两厢有配殿、厢房和廊庑。创建于北宋淳化年间(990-994),金元明清屡有增修。

        山门名为春秋楼,为二层明清风格建筑,面阔五间。上、下四棱抹角石柱,前檐柱头四铺作,平身科三彩出斜翘。山门内左右塑四大天王像。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山门也叫春秋楼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山门内左右列四大天王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春秋楼背后

        毗卢殿(前殿),北宋淳化元年(990年)所建。殿宇三间,进深六椽,平面呈方形,单檐歇山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外观庄重稳健。檐下柱头铺作单抄单昂五铺作,一跳偷心造,批竹昂,耍头也是批竹昂形;补间五铺作,双抄一跳偷心,二跳计心。游仙寺前殿的这一形制要早于在山西出现的其它宋代建筑同类形制一百馀年,是这一形制之中的先例。殿内梁架四椽栿压接后乳栿通梁用三柱,自然弯曲的木材做丁栿,一端置于柱头铺作之上,另一端搭在四椽栿上皮。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毗卢殿(北宋)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檐下斗拱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侧檐斗拱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 转角铺作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 檐下斗拱里转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转角里转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四椽栿压接后乳栿用三柱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自然形材的大爬梁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 殿内梁架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 毗卢殿内景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再看毗卢殿全貌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从殿旁进入第二进院

        三佛殿(中殿)为金代建筑。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前后开门,单檐悬山顶,前檐插廊,四根抹角石柱,柱础精美,阑额窄小,普拍枋略厚截面呈方形。前檐下柱头及补间斗拱均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殿内梁架为四椽袱对乳袱用三柱,平梁上用蜀柱、合沓及叉手,还保留着金代建筑风格。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三佛殿(金)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檐下斗拱齐整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柱头与补间均为单抄单昂五铺作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柱头里外转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殿内梁架结构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三佛殿内景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三佛殿前柱础之一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 柱础之二

        再往后应该是七佛殿(后殿),但是未开放。我们进入游仙寺时,寺里有几个人,开始以为是游客,后来才知道他们都是工作人员,像是在准备着什么不得而知。而游客只有我们自己,寺庙像是对我们单独开放的,我们出来后他们也结束了工作,锁门走人。回想起来我很幸运,不然在这僻静的大山中真不知到哪里去找钥匙开门。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 三佛殿前廊两侧门通往第三进院,东门额砖雕“浣尘”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门上有锁,西面门额上砖雕“烹茶”
高平游仙寺(北宋.国5)再看一遍北宋淳化元年的毗卢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