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雪堂二十二首 五律九首 應散人約小客酒埠江湘天華山茶莊園 山居忘歲月,自結鶴猿鄰。世味頻嘗淡,溪雲日見新。元非先覺者,衹是過來人。一片閒飄落,何曾減卻春。 日暮登武當天柱峰同玄微散人 未及凌金頂,斜陽已半醺。片林秋作色,虛壑晚生雲。影響無形在,仙凡一界分。奇峰多屬意,衹是不能群。 秋日武當小住徒步登金頂用三字 尋仙不辭遠,挂夢藉秋帆。古道惟通一,天門險疊三。峰高玄鶴護,洞窅紫煙涵。我亦忘情者,繁星鬢上簪。 重上武當集句用玄微散人瓊臺迎秋韻 宛轉迴文錦,藩符寄武當。客來惟勸酒,閒坐但焚香。竹影和詩瘦,松聲帶月涼。端居換時節,不忍避秋霜。 絶頂人來少,秋光點鬢星。露從今夜白,山似去年靑。竹狖窺沙井,松蘿覆野亭。抱琴沽一醉,何忍獨為醒。 依次集自:宋·蘇軾《書劉景文所藏宗少文一筆畫》、唐·權德輿《和職方殷郎中畱滯江漢》、唐·竇鞏《題任處士幽居》、唐·王維《春日上方即事》、元·王庭筠《絶句》、清·牛燾《白沙村》、唐·許渾《喜遠書》、清·柯劭慧《詠菊》、唐·賈島《宿山寺》、清·袁藩《過灰埠驛次施愚山先生韻》、唐·杜甫《月夜憶舍弟》、宋·羅公昇《秋望》、 唐·方干《題碧溪山禪老》、明·史謹《題畫》。唐·陳存《丹陽作》、唐·王績《過酒家五首其二》。 將赴攸州陽昇觀先寄散人師弟 忘機守虛靜,秋月在明潭。悟道心歸一,修身日省三。山川供俯仰,雲水自濡涵。太上乾元境,同乘雪鶴探。 中秋前四日司空山小遊用馭風堂主“斗柄轉陽昇”句足成一律 竹柏龍蛇影,垂陰積萬層。雲軺經碧落,斗柄轉陽昇。物我同歸化,心湖兩見澄。廣寒知不遠,有兔搗玄冰。 敦和兄招飲天河與散人同赴分韻得山字是日湘天華靑少杯大賽啓事發布 晚來同此樂,負手看靑山。望雪顱前影,還朱酒後顔。道從中歲悟,峰讓少年攀。松柏重崖立,畱雲不礙閑。 丁酉初夏應散人約武當南巖小住 小試煙霞味,重來住武當。虛窗迎片月,馭夢下襄陽。道路知何晚,風雲過即忘。餘年酬盛世,能以睡為鄉。 注:“睡仙”陳摶老祖,曾隱居武當九石巖,壽跨唐宋兩朝。其《喜睡歌》云:“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無一累。宇宙茫茫總是空,人生大抵皆如醉。勞勞碌碌為誰忙,不若高堂一夕寐。”有《胎息訣》、《指玄篇》等傳世。 七律三首 元玉奉和玄微散人武當詩會送別 萬峰深處聽潺湲,多少因緣在此間。吟詠樂從諸子約,清幽恰置一身閑。經年體悟初聞道,數日盤桓飽看山。臨別未同猿鶴語,白雲攜得幾團還。 冬日過馭風堂聞主人失劍詩以慰之 太平年月不須兵,八部天龍合遁形。光影未消雲外白,雪峰畱憶夢中靑。人言博士憑空手,能抱驪珠出洞庭。今日我來親眼見,劍房新挂養花經。 上巳日天鷺湖修禊和馭風堂主 蘭亭夢裏約前身,來作河山寫意人。杯酒重修三月禊,杏花例放一番新。書窺洞達中郎蔡,道問清虛老祖陳。寫到南華諸念了,野舟歸臥楚江濱。 注:①梁·袁昂《古今書評》: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②“清虛”,陳摶老祖的封號。 絶句四首 湘天華萬畝油茶花盛開散人約賦絶句 高標何用俗人誇,素面妝成氣自華。不向春風問消息,映霜先發隔年花。 朱果銀花次第來,一坡纔熟一坡開。天成氣象原如此,恰似詩中有別裁。 蝶媒無計問高秋,孤負甜香第一流。籬菊耐霜稱上品,不成珠實亦休休。 未列群芳譜上名,盛開如雪抱孤清。居家七事從頭數,鼎鼐調和賴汝成。 注:油茶樹跨歲開花,花期長達數月,淘盡群芳,無可匹敵。 長短句兩首 臨江仙 冬日太和山小住同玄微秋扇 做個神仙小夢,得窺雲漢高天。諸峯作勢欲騰騫。便成龍氣象,終是道根源。 霜雪自添磨礪,竹松相對怡然。人生不過百來年。且畱三兩日,細味五千言。 臨江仙 讀武當靑年詩會諸作用散人“大岳引清樽”句述懷 杞梓楩枏連類出,萬靑爭拱天門。秋邊氣象一時新。長歌吟白雪,大嶽引清樽。 明日我來應更好,蟾霜添得三分。採芝採蕨共山民。溪頭閒坐久,自與晚峯親。 聯詠文章一篇 冬夜四家侃大山 丁酉臘八前夕,汪良忠博士招飲於火爐山,鍾公敦和、高子石春同赴。夜闌酒足,相約即席賦詩,韻須用山,類限五絶。良忠率先而成,敦和頃刻亦就,緊隨其後者石春也。予滿引一巨觥,獨持“大器”,是以“晚成”。丁酉歲杪明非熊東遨記。 汪良忠 與東遨敦和石春諸兄夜話以山為韻 詩壇風雨疾,相聚火爐山。不見奇峯頂,焉知世路艱。 憶雪堂按:次句點明地域,佔盡主人身份。末二句寓含哲理。 鍾敦和 與東遨兄汪博士抱樸書生商量賽事相約用山字 面對紛繁事,心如不動山。任他風浪起,我自酒杯閑。 憶雪堂按:通首如大將治軍,臨危不亂,處變不驚。眞男兒當如是也。 高石春 歲杪羊城火爐山與熊公汪公鍾公聚飲約用山韻 嶺南春到早,温酒火爐山。一品紅塵味,簪花扶醉還。 憶雪堂按:分得“火爐山”一半,即便不做主人,亦可稱為隱士。 熊東遨 歲杪與敦和良忠石春火爐山夜飲 荏苒年將盡,飄零客未還。故鄉應可見,乘醉一登山。 憶雪堂按:汪“山”見智慧;鍾“山”見擔當;高“山”見閒逸;“山”之好處,諸公先手佔盡,我“山”所見者何?惟賸一縷鄉思耳。 悼念詩一首、聯一副 哭汪良忠師弟 詩事蒙前問,匆匆未及詳。可憐遲瞬息,竟爾隔陰陽。淚盡天猶雨,魂歸海已桑。孤吟赴仙界,愼勿斂鋒芒。 汪良忠博士千古 何苦來哉,行斯世諸多不便; 安心去罷,到那邊也許好些。 小梅窗二十三首 五絶九首 丙申秋日應汪博士邀偕東遨武當小住晨起得句 一 晨起殘星沒,尋幽入翠微。晴光明樹色,竹影上人衣。 二 眾山雲氣薄,一徑綠陰長。不覺秋風至,黃花滿地香。 三 千林收露氣,萬籟賸泉聲。況値中元夜,霜華別有情。 四 薄霧沾衣濕,涼風掠鬢斜。幾團雲出岫,一霎幻成花。 五 峯列諸仙陣,虹飛七彩圖。撩開霞一片,絶頂認麻姑。 六 落葉林間聚,流珠石上彈。觀前蓑羽鶴,飛去又飛還。 七 浥露過深翠,褰裳踏淺寒。仙源應已近,嶺上撥雲看。 八 雲泉隨碧落,暮色帶鴉歸。閒坐松陰下,焦琴獨自揮。 九 林楓待霜染,蛩語隔窗聞。不忍明朝別,蟾波減幾分。 五律七首 重上武當山 問道蒼崖頂,重來沐紫霞。群峯涵晚籟,萬木得天華。石古餘苔跡,雲輕見月牙。深林霜影下,猶有未開花。 攸縣詠茶油花 一枝成果後,更向別枝開。不計春芳妒,且憑秋氣催。靑雲籠碧樹,白水繞丹臺。結得梅花侶,幽人踏雪來。 同赴攸州步東遨韻贈良忠大兄 橫行仗書劍,此事屬兒男。雙聖關居一,八家蘇占三。毋需花色補,自有寶光涵。願合些微力,同將道義擔。 注:雙聖,文聖孔子,武聖關公。 秋日遊司空山汪良忠博士命以“斗柄轉陽昇”句成律 山中逢吉旦,斗柄轉陽昇。望月懷高誼,尋仙上頂層。應知人磊落,恰似水清澄。更向瑤池裏,分寒養素冰。 秋日過重陽宮 仙鄉遙望處,日月寶光涵。元始道無極,全眞教有三。白雲歸野壑,碧水在心潭。入得圓通境,清風意可簪。 戊戌冬夜飲王院長秘制仙酒 聞道仙人酒,能將百瘴祛。興來嘗一盞,從此樂三餘。江海憑吞吐,風雲任卷舒。梅窗當月夕,清影共扶疏。 己亥季夏藍鵬小聚得天字 閒遊書卷裏,滋味似當年。桂棹浮秋水,荷衣度暑天。所經人各異,相望月同圓。不減簪花樂,星星到鬢邊。 七絶二首 油茶花 蕭瑟西風近似哀,濃霜漸次覆靑苔。居山不管秋深淺,自與黃花一處開。 馭風堂主丁酉新春賞飲仙酒小詩致謝步元玉 一盞眞能辟百邪,春風拂過面生花。仙蹤莫道無尋處,自有醪香引到家。 長短句四首 長相思 乙未冬日攸州探油茶花 送西風,約東風,淡月微陽共晚紅,冰梅略與同。 列幽叢,坐芳叢,修到前生今世逢,人來香夢中。 浣溪紗 紫霄宮聽清溪道長論道同玄微散人 採得峯頭一縷霞,飄然撒入種桃家。馭風還向水之涯。 簫起月邊溪映竹,蝶來秋半夢生花。等閒消受老君茶。 生查子 天河餞春分韻得“境” 春來人不知,春去人方省。好月未成規,畫個梧桐影。 溪流綠漲深,巖穴雲歸暝。一任木蘭舟,滑入蓮花境。 浣溪沙 戊戌冬日天鷺湖小住拈韻得長字 小住田園野趣長,前身今我兩都忘。一杯清茗坐山房。 天鷺湖飛雲影淡,油茶花帶雨聲香。人間至味是平常。 悼念詩一首 悼汪良忠博士 先生乘鶴去,往事憶猶詳。戮力延文脈,聯吟上武當。幫扶憐弱小,種植助農桑。畱得高風在,年年沐道場。 聽花榭藏詩樓 精彩回放 聽花榭平臺打賞:打賞人數多於五人,賞金全部歸作者。打賞人數在五人或五人以下歸平臺運營。 聽花榭團隊 1 微信交流 聽花榭一群、聽花榭二群、聽花榭三群、聽花榭四群、聽花榭五群、聽花榭六群,聽花榭茶話交流群 2 責任編輯 深南、蘇萊曼、抱樸書生、林丫頭、漢子、凌明恕、北窗、西溪逋客、夢煙霏、葉蕭郎、曾寤堂、雪窗、韋散木、奶茶、李國棟、吳瑾、藻雪齋、拈花微笑、寧静、秘色瓷、陳夢渠、夕窗、易不問、詩齋 3 美工編輯 林看雲、木樨、危闌獨倚、月隱齋、琳瑯、鸝漫、雨季 4 審核督查 *聽花榭初審組 *聽花榭審核一組、聽花榭審核二組 初審組由五位會員組成,審核組由十位德高望重的老師組成,均為不公開組。 5 聯誼交流 董學增、陳逸卿、熊東遨、無以為名、四知堂主 6 宣傳代言 林丫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