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准属于自己的商业常识

 申鹤 2021-12-19

反常识的成功

今天读到餐饮界另外一个“张勇”的故事,新荣记的创始人:张勇。

我没有吃过新荣记,但我却记住了张勇身上的两个重要标签:

1、米其林收割机——张勇创立的新荣记,拿下了中国内陆中餐馆的第一个米其林三星;到现在,新荣记旗下餐厅一共拿下了11颗米其林星。

2、不走寻常路,反商业常识。尤其是这第二点,越琢磨越觉得有意思。怎么个反常识法?

比如,商业常识告诉我我们,品牌必须聚焦、产品必须专注,你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是战略定位的大忌。

但是新荣记旗下竟然有10来个子品牌,除了做浙江菜的主品牌新荣记,还有主打官府菜的品牌“京季”、主打家常菜的品牌“荣小馆”、做湖南菜的品牌“芙蓉无双”、做川菜的品牌“荣家川味小厨”、做火锅的品牌“荣记火锅”,等等。

而且,迄今为止,新荣记旗下的每个品牌、每一家店,都生意火爆,还没有做折的。张勇就像小李飞刀,例无虚发、出手必中。

再比如,商业常识告诉我们,专业人做专业事。开米其林餐厅,最重要的肯定是要有顶级大厨。但是张勇不一样,他不依赖名厨,他的餐厅都是一帮“90后”年轻人在挑大梁。这些年轻人甚至都不一定是学厨师出身,可以没有任何功底,来了现学。张勇招厨师的唯一要求是,他必须对这一行感兴趣,爱钻研、爱琢磨吃的。

再比如,张勇会把几家店开在相隔很近的地方;再比如,开店不做长期战略规划、走一步看一步,等等。

所以你看,什么是常识?

所谓的商业的常识,反面可能也是对的,因为常识取决于能开创新例取得成功的人,往后的都是追随,另外一方面,市场环境会发生改变,之前不成立的逻辑,现在环境改变后可能就成立了,一个新领域、或旧行业的天花板被打开了。

因此,对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子的人来说,商业世界所有的“常识”都可以被推翻;所有“正确的方法”,它的反面也可能是正确的。

条条大道通罗马,成功的反面还是成功,这并不是什么骇人听闻的说法,也不是鸡汤,而是一个可能存在的现实。

但是对于不能够把握商业命脉,没有敏锐的嗅觉,也没有办法的人来说,可能哪条路都是死路……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简单的说,从别人的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别人的失败中获得教训。而是需要从自己过去的成功中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自己的失败中找到自己的缺点,然后才能有机会找到真正成功的道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