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这首词与《忆秦娥·箫声咽》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通过描写平林、寒山的深秋景色,和想象家人盼归的形象,抒发了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之情。 《忆秦娥·箫声咽》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此词上片写秦娥之离愁别恨,下片则跳出个人情绪,怀古伤今,把多少年、多少代人间共有的悲剧统统道尽,气韵沉雄,又带有悲凉之气。 《长相思·汴水流》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相思之痛、离别之苦。 《梦江南·兰烬落》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全词从室内屏风上的人工画面,写到室外江南水乡真实的自然图景,从视觉到听觉,构思新奇,意境清幽,动静兼备。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全词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调笑令·胡马》 唐·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草原骏马图,抒发一种迷茫人生,归宿何处的感慨。词中先写放牧地点,次写迷路神态,再写草原景色,把迷路的骏马放在广阔昏暗的背景中。 《调笑令·边草》 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戍卒思归情绪的小令,这类题材在唐诗中多得不可胜数,但在词中却很少见。全词没有出现思乡怀人的字样,但句句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其特点是全用景物烘托的手法,烘托出了戍卒思乡怀人的强烈不安的情绪。 《清平乐·画堂晨起》 唐·李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这是一首豪迈、瑰丽、新奇的咏雪词,富有生活情趣。“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大胆新奇,新颖独特,惊人骇俗而又极舍情理,这正是体现李白风格的浪漫主义。 《八六子·洞房深》 唐·杜牧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 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 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 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 舜华偷悴,翠鬟羞整, 愁坐望处,金舆渐远。 何时彩仗重临? 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全词所写虽不过是描绘宫妃失宠望幸的情态,但其形象细腻的描绘笔触显示了作者状物摹情的艺术功力,通篇读来婉转缠绵,曲折幽深。 《菩萨蛮·登楼遥望秦宫殿》 唐·李晔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 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野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 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 这首词不事藻饰,以化虚为实的手法,真切地袒露出他被逐出宫、行止华州时的悲苦之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末动荡不安的政局。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