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3件事父母越能“忍”,养出的孩子越自信,长大更优秀

 zhangshiwei66 2021-12-19

俗话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无论孩子多大,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一个孩子。

“为子女而活”是多少中国父母的真实写照,从小替孩子操碎了心,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

文章图片2

图片来源:南宁春天里儿童之家

即便如此谨小慎微的养育孩子,但是孩子总是能做出一些事情,让你无比抓狂。

如果你觉得教育孩子很痛苦,那么一定是你用错了方法。

有句话说,教育孩子,父母的角色应该是引路者,而不是掌舵者。

文章图片3

图片来源:南宁春天里儿童之家

真正有远见、有智慧的父母都很能“忍”,在这三件事情上,父母越能忍,将来孩子越优秀

文章图片4

忍住对孩子发脾气

无论生活给了你怎样的磨砺,在孩子面前,请控制住你的脾气。

育儿路上,你越是从容,孩子越是灵秀。

冲孩子发脾气,不仅破坏他的灵性,还会令自己生气上火。

文章图片5

图片来源:南宁春天里儿童之家

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世界上最无用的三种教育方式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然而,生活中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看到孩子的一些行为,在说教不管用的时候,父母的情绪一下子就爆发出来。

如果父母经常发脾气,久而久之,孩子要么反抗,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文章图片6

图片来源:南宁春天里儿童之家

要么害怕、惊恐,长大后更是畏手畏脚,自卑而敏感。

作为父母,你永远也无法想象,在你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孩子的内心是有多么害怕。

绘本《大嗓门妈妈》里面有这样一个桥段,小企鹅被妈妈吼叫之后,感觉自己被震地四分五裂,头、嘴巴、翅膀、身体、尾巴,都已经分开了。

文章图片7

图片来源:南宁春天里儿童之家

脑袋飞向宇宙、身体掉进海里、嘴巴落到山顶、翅膀插到了老虎妈妈的身上,绘本通过精简的语言和插图,将孩子被吼后内心的表现,刻画的淋漓尽致。

而这,都意味着孩子的安全感已被破坏。

蒙台梭利博士说,儿童出生后三年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一生的任何阶段。

文章图片8

图片来源:南宁春天里儿童之家

出生后的2-3年儿童所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

在这一期间,如果他受到伤害、暴力或其他障碍的影响,其个性就会发生偏离。

如果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那么可以这样来做。

首先,接受生气的事实,不必内疚,要让孩子知道你对他此时此刻的情绪反应是什么。

文章图片9

图片来源:南宁春天里儿童之家

其次,客观地表达出自己的感觉,你对孩子的担心。

比如说:我生气是因为我担心你;而不是说:你这个孩子怎么总是这么让人头疼!

文章图片10

忍住凡事替孩子包办

现在的孩子娇贵的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在家里更是舍不得让孩子做家务、收拾完具,甚至5、6岁的孩子,奶奶追着喂饭、帮洗手洗脸……

文章图片11

图片来源:河北邢台小博士第三幼儿园

家长们自认为这是节省时间,疼爱孩子的表现,却不知正是自己亲手将孩子变成了一个“巨婴”。

无微不至的照顾,不但不能帮助孩子独立成长,反而阻碍了其正常化发展。

杨绛的父亲说: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再优秀也很难活得幸福自在。

文章图片12

图片来源:河北邢台小博士第三幼儿园

“请帮助我独立完成”,是每个孩子天性的内在需求。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要给儿童的正常化成长设置障碍。

永远不要去帮一个孩子做他自己觉得能搞定的事情,这应该是每一个父母需要遵守的育儿准则。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忍住替孩子事事包办,懂得从小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文章图片13

图片来源:河北邢台小博士第三幼儿园

懂得放手的爱,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教育孩子,千万不能踏入“保姆式”育儿的误区。事无巨细的为孩子操心,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父母包办。

父母不仅累,孩子也会很累,而且还可能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孩子3岁之后,度过了安全感培养的重要时期,父母应该学会放手,开始训练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

文章图片14

图片来源:河北邢台小博士第三幼儿园

生活上孩子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做;

自己整理书包、定期收拾房间、洗自己的小衣服小袜子,孩子逐渐能够学会自我管理,这是他长大必经的阶段。

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家务活,多给孩子劳动、做家务的机会,比如择菜、倒垃圾、摆放餐具等等。

文章图片15

图片来源:河北邢台小博士第三幼儿园

生活上,懒一点,孩子会勤快一些。

文章图片16

忍住不听催促孩子

催促孩子,在生活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适当的催促可以教育孩子,但过度催促孩子,伤害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或许有些家长还不明白,经常被催促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这些缺点,相信这也是众多家长不愿看到的。

文章图片17

图片来源:佛山平洲自然树(蒙特梭利)儿童之家

1、懦弱,没主见

爱之深,要求也越高。

做父母的谁也避免不了催促孩子,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家长都得催一下孩子,才能跟上自己的步伐,完成一件事情。

殊不知,孩子在父母的不断催促下,会逐渐产生依赖心理,“反正有父母的监督,不着急”。

文章图片18

图片来源:佛山平洲自然树(蒙特梭利)儿童之家

当孩子发现了这条“捷径”之后,今后遇到各种事情,倘若没有父母的催促,就会一直悬而不决,不知所措。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性格懦弱、没主见。

2、易暴躁,缺乏耐心

有的孩子,随着年龄的成长,会在父母不耐烦的催促下产生叛逆心理:你越崔,我越不动

文章图片19

图片来源:佛山平洲自然树(蒙特梭利)儿童之家

一个从小就生活在被催促的孩子,长大后性格自然会变得急躁,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一个容易暴躁的性格。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时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心理学家也认为,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时期所遭受的创伤。

文章图片20

图片来源:佛山平洲自然树(蒙特梭利)儿童之家

家长的不断催促话语,不是一阵轻飘飘的风,它是有力量的。

既能让孩子感觉到春天一般的温度,也可以让孩子置身于刺骨的冬天,就像一把把刀子伤害着孩子,而催促,就是那一把把的刀子。

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生,也决定他一生。

文章图片21

图片来源:佛山平洲自然树(蒙特梭利)儿童之家

教育家卢梭有一句名言:“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一把来说,孩子5岁之前,很少是故意磨蹭的。5岁前的孩子,还不知道时间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探索、发现,并享受这个“慢”过程。

文章图片22

图片来源:佛山平洲自然树(蒙特梭利)儿童之家

慢悠悠地体验,慢悠悠地重复,慢悠悠地琢磨,慢悠悠地从练习中获得能力的发展。

“慢”的世界里,隐藏着孩子的成长智慧,和成年人不一样,所有5岁前的孩子,都沉浸于“活在当下”。

在孩子们的眼中,完全不能理解大人们为何一直在着急。

所以对于5岁前的孩子,我们要适当尊重孩子的“磨蹭”,不要总是以成人世界的节奏去催促他们。

文章图片23

图片来源:佛山平洲自然树(蒙特梭利)儿童之家

为人父母,是门学问!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健康?科学育儿,才能帮孩子塑造健全人格。

要想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为人父母就一定要学会“忍”,这三件事,父母越能忍,孩子将来越优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