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知友推薦傳統祝頌語,但說得太簡單,小弟對此略知皮毛,願作介紹。 甲、祝頌語慣例 祝頌語通常四字,如「順頌時祺」。 第一字,點明關係。常用者有:肅、恭、敬、即、順。 肅、恭、敬,較恭敬,多對長輩;即、順,較親切,多對平輩、晚輩。 此外還有謹、祗、此等,用得較少。 既是對師長,說即、順,一般不合適。 第二字,與第四字搭配,亦有慣例: 若第四字爲安,多用請、候、祝;若第四字爲祺、綏、祉,多用頌。 第三字,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變化甚多: 女性長輩可曰懿;老師可曰教;若抱恙,可曰痊,等等。 (@axureMaster知友說「敬颂均安」,「均」恐是「钧」之誤。) 乙、擡頭 祝頌語與正文,連接方式大致有三種。 一、接正文、平擡: 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恭請 夏安 二、接正文、挪擡: 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恭請夏安 三、另起新行(可再加平擡或挪擡): 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 恭請夏安 平擡比挪擡恭敬,挪擡比不擡恭敬。另起新行,有人用,我不喜歡。畢竟祝頌由自己發出,擡自己,不好。 丙、雜項 祝頌語之後是否加標點,似無定法。 以上是祝頌語。祝頌語之前,常有收束語(專此、此上,等等)。合起來,就變成類似這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