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本寻常,亦可窥沧桑”,地名与人名一样,虽为代号,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梳理老地名,其实就是梳理城市的历史,里面满载着老昆明人记忆里的故园旧影。 Kunming . 昆明 城市记忆 小西门、羊仙坡、三市街、圆通路……这些老地名承载过的四季变幻,积淀下的民俗风情、人情冷暖,串联起了昆明城的历史记忆。 读懂了老地名,便读懂了昆明。 1 百年历史源远流长 文林街 因明清时此处“文人如林” 而得名文林街 百年时光匆匆而去 文林街人文底蕴依旧留存 书吧、老店、游人交织 数十年如一日地热闹与繁华 三市街 ![]() 三市街从元代开始便是昆明的繁华之地 因统领马市、羊市与猪市得名 向来门庭若市,熙来攘往 ![]() 图|金马碧鸡坊位于三市街与金碧路汇处 繁华从古延续至今 柏联、昆百大、忠爱坊…… 鳞次栉比的商场、千姿百态的高楼 让这条老街一直活力无限 ![]() ![]() ![]() 端仕街 ![]() 街道原为清代衙门“断事司街” 后因官府眷宅有围观端正之意 遂改名为端仕街 ![]() ![]() 如今,留存给昆明人的 除了光洁沧桑的石板路 记忆中美食诞生之地总是温暖无限 ![]() ![]() ![]() ![]() 2 精彩故事娓娓道来 桃源街 ![]() 清光绪年间,街道因侯府门前对联 “曾经沧海难为水,寻得桃源好避秦”而得名 后随着道路加宽,“口”演变为“街” ![]() ![]() 如今桃花已难寻 但风雅、避世的“桃源”美名 一直长久地陪伴着所有昆明人 ![]() ![]() 薛家巷 ![]() 明末清初,清军攻破昆明 带领全家跳黑龙潭自尽 为明朝尽忠 ![]() 后人为纪念其忠义 就把他家所在之处称作薛家巷 巷子所蕴含的赤诚精神 千百年不变,令人敬仰 3 语言交汇民族相融 五里多 ![]() 五里多来自蒙古语“斡耳朵” 因元朝梁王离宫镇守于此 驻扎着众多蒙古军队而得名 ![]() ![]() ![]() ![]() 随着时间的推移 “斡耳朵”转化为“五里多” 历史已往,名字却就这般 伴着故事相传,沿用至今 ![]() ![]() 羊仙坡 ![]() 羊仙坡,初听名字 大多以为此处有什么神仙传说 其实不然,“羊仙坡”来自彝语“雅西波” ![]() ![]() 所以,在我们未曾经历的岁月里 这里可是一个果树摇曳的地方呢 4 近路靠景先得名 北门街 ![]() 北门街得名有两种说法 一是明清两朝昆明城的北城门位于此 ![]() ![]() 又有一说为民国时期此处因有 赫赫有名的北门书屋而得名 无论如何 北门街都是昆明不可遗忘的一个精神记忆 ![]() ![]() ![]() 南屏街 ![]() 约在20世纪初 昆明南城墙修了一条街道 盖起了3-4层的楼房 高高的建筑群宛如城市的一道屏障 南屏街因而得名 ![]() ![]() ![]() 高楼也奠定了街道繁华的基调 抗战时期还被称作“东方华尔街” 从古至今一直是昆明城的骄傲 ![]() ![]() 圆通街 ![]() 圆通街的得名 是因为唐代古刹圆通寺建在沿路山上 便就近叫做了圆通山 ![]() 如今,一至春日,道路两旁延伸的樱花 娇嫩绽放,一簇簇粉红色的花朵接连成片 构成一个昆明人不能错过的浪漫春日之景 ![]() ![]() ![]() ![]() 这些老地名,记录了昆明城的山川地理,反映了城市的沧桑巨变,更蕴含了丰厚的人文信息 它们,是花都昆明独特的文化气质 昆明之地,昆明之名 让我们一起走一起看! ![]() 鉴于目前疫情形势,昆明市各A级旅游景区将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控制游客接待上限;严格落实扫码登记、测体温,督促游客执行好“一米线”、佩戴口罩等相关措施。疫情防控无小事,请各位游客出行时注意个人防护,积极配合景区(点)疫情防控工作。让我们众志成城,共待春暖花开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