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教学】为什么要出台双减政策

 与孩子一路同行 2021-12-19

当“鸡娃”成为网络流行语,当内卷把手伸向教育,被补课费压得喘不过气的父母面面相觑,被补习班占用了课余时间的学生有苦难言。

许多人都忘记了,在中国,教育在本质上是由国家提供的公益性服务,尤其是中小学的义务教育阶段。

说到中国的教育问题,不能不提拔苗助长和田径抢跑,这两种现象都违背了教育是慢的艺术,同时也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则。

拔苗助长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一个老农看到自己在田里种的禾苗生长的太慢,于是他一棵接一棵地拔禾苗。当他拔完了禾苗,发现幼苗长高了一大节。便变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告诉家人,儿子听了,赶紧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不应该违背,而应该一步一步顺其自然,如果强调速度或过于焦虑是坏事。教育孩子学习也是如此,一步一步,把每节课都学好,仔细听,打好基础,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关于田径抢跑,不得不提国际奥运赛场的田径比赛,它是公平、公正、公开的比赛。尤其是100米的赛跑,国际田联实行竞赛项目中的“零抢跑”规则,运动员在比赛中抢跑一次,即被罚出场,无缘比赛。这样的规则就是为了确保真正有实力有水平的运动员的利益。

看看我们的教育,我们会发现受赢在起点的影响,有一些人在比赛的时候抢跑了,旁边的人也没明白,只知道不跟着跑的话比赛肯定就输了,于是大家都开始跑,留下握着发令枪还未扣动扳机的发令员眉头紧蹙。

“补习班”和“重点班”成了迫切想要赢得比赛的运动员眼中的兴奋剂,家长将希望寄托于补习老师,期望这半数工资的“补习费”可以扭转教育的逆差,却无形中造成了更大的教育不公平。

很多人把起跑早的孩子,当成笨鸟先飞的榜样加以宣传,导致大家纷纷效仿,你的孩子早上6点半起床学习,我就要求孩子就六点起床,你的孩子学到十一点睡觉,我就教孩子学到十二点再睡觉。

这样培养孩子,这样搞教育,无论谁都会感到很累,于是大家开始认为培养孩子不是件快乐的事情,而是生活中的一大负担,大家都不再相信“多子多福”,反而认为“多子多难”。

于是,2021年5月,为了解决我国生育率下降问题,经中央慎重考虑,决定放开三孩政策。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标志着“双减”政策正式落地。

2021年10月23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就是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制定的法律。也是为了让双减政策很好的贯彻下去,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