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学史

 金色年华554 2021-12-19

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就是一部源远流长而又博大精深的文学史。从古至今,中国文学也是中华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宝。

中国文学史在不同时期承载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

先秦文学:

1文学创作主体由群体到个人的演变,其代表为《诗经》到屈原的《楚辞》

2诸之百家

儒家:提倡以人为本,以人性为主体,代表人物孔子,孟子,代表作品《论语》,《孟子》等。

法家: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商鞅,韩非,作品《商君书》《韩非子》

道家:以道为核心,主张道法自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作品《道德经》《庄子》

墨家:东周哲学派,研究自然科学,主张兼爱非攻,代表人物墨翟,作品《墨子》

阴阳家:战国为哲学流派,核心为阴阳五行,代表人物作品,邹衍屑邹子》

名家:称讼者,辨者,刑名家。逻辑思想之开创者,代表人物作品,邓析《邓析子》公孙龙《公孙龙子》

杂家:战未至汉初哲学学派,博采各家之说,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其代表吕不韦之《吕氏春秋》,尸佼《尸子》

农家: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代表有许行《神农

小说家:以记录民间街言巷语,并呈报上级等为主,代表作有《伊尹说》《师旷》等

纵横家:谋圣鬼谷子创立,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派别,代表人物鬼谷子,张仪,苏秦等,作品有《鬼谷子》《战国策》等

兵家:先秦对战略和战争研究的派别,代表有孙武,吴起,孙膑,尉缭等,代表作《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等

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中国医学理论的形成,代表扁鹊《扁鹊内经》

3历史散文,代表作品《尚书》《春秋》《左传》《战国策》等

4:《周易》:占卜之作

两汉时期文学

1赋,代表贾谊《过秦论》司马相如《子虚赋》。

2史,代表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

3诗歌乐府,代表《长歌行》,《古诗十九首》

魏晋南北朝

以五七言近体诗兴盛为标志。代表有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其中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

民歌:北朝《木兰辞》南朝《子夜歌

小说:志人小说之世说新语》志怪小说《搜神记》

唐代文学

空前繁荣,诗歌最为光彩夺目,誉为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是诗歌的巅峰。

初唐:沿袭南朝浮艳作风,作品缺乏真情和充实的内容。陈子昂主张诗歌改革,为唐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盛唐:诗歌成就最大,人才辈出。山水田园之孟浩然、王维;边塞诗高适、岑叁;浪漫主义的李白,现实主义的杜甫,人称'李杜'。李杜的作品代表着诗歌的最高峰。

中唐:白居义主张诗歌改革,要反应现实生活

晚唐:诗人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调,代表有杜牧,李商隐,称'小李杜'。

散文:文章以散文成就最高,代表人物是韩愈,柳宗元,代表性散文有《师说》《杂说

小说:代表'唐传奇',分三类:神怪故事、恋爱故事、侠义故事。追求离奇短篇小说,作品有元稹的序崔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标志小说由开始走向成熟。

戏剧:开始有戏剧一词,主要有全能戏、歌舞戏、参军戏、傀儡戏,受西域戏剧影响,吸收古印度梵剧的营养,形成了唐代戏剧。

五代十国文学

词的创作有了新的发展,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其词艺术上的成就,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宋代文学

承前启后,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涵盖了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以词成就最高。

词:新兴诗歌形式,宋代进入鼎盛时期,是宋代成就最高的抒情诗。代表有豪放派苏轼,婉约派的秦少游。

诗:沿袭中晚唐诗,分为白体诗,词唐体,西昆体三体。随着二次古文运动,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开创了宋诗的新局面。南宋时期陆游是最杰出的诗人,其意境宏大不拘一格。

散文:中国散文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其间出现了众多散文作家,唐宋八大家中宋人占了六位(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写出了不少文学散文和论文名作。

小说:主要是话本,它是说话人说书的底本,是白话短篇小说。代表有《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三言'等书。

戏曲:民间戏曲处于戏曲的萌芽阶段,如傀儡戏,影戏,歌舞戏等,具备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是以后戏曲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最突出的成就在戏曲方面,诗、词、散文、方面相对衰微。戏曲一般分为杂剧和散曲。

杂剧除艺术形式新颖外,内容方面也具有时代特色,反映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代表作《救风尘》《金钱记》孽望江亭》。元杂剧中还有不少历史故事作为题材的剧本和水浒故事戏。如《赵氏孤儿》敖汉宫秋》《李逵负荆》。

散曲在北方金代的俗遥俚曲基础上成长起来,称之为北曲,代表有关汉卿,马致远《借马》等,都有时代特色和较高艺术成就。

元代戏除杂剧北曲外,南方有戏文称'南戏',也叫'永嘉杂剧',代表有《琵琶行》标志着南戏发展到高峰,对明代戏曲繁荣产生重大影响。

元代散文和小说,基本上继承宋代创作成就,很少创新,小说多经明人修改,其真假参杂,虚实并行。诗词成就不高,只有戏曲比较优秀,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明代文学

明代是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昌盛而正统诗文相对衰微的时期。明代文学的演变发展分为前后两个大的阶段。

明代前期文学从明初到正德年间,在诗文领域,出现了具有一定社会内容作品。随着王朝稳定,统治者为强化统治,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又采取笼络手段,文学创作成为宣扬封建道德,推行教化的教材。在戏曲领域,其成就也只是在杂剧形式上稍有变化。至于小说创作,除元、明交际著名长短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后,几乎出现空白,只有《剪灯新话》和巜剪灯馀话》两部传奇小说。

明代后期文学:从嘉靖以后,小说、戏曲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时期长篇小说数量大,类型广。①讲史小说,如《夏书》《商书》《列国》《两汉》等②神魔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③世情小说,如《金瓶梅》④公案小说,如《龙图公案》。话本在这期间因群众爱好得以大量刊行,文人模拟话本进行创作,形成白话短篇小学的繁荣局面。

在戏曲领域,继元杂剧后中国戏曲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传奇出现了创作高潮,产生了杰出剧作家汤显祖,也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如《牡丹亭》巜红梨记》《东郭记》《鸣凤记》等。

在诗文方面,也缓慢有所改变。民歌也有所发展,多数为情歌,表现当时人民在爱情上要求自由的强烈愿望和大胆行动。

明代文学对后世影响巨大,小说戏曲诗文经验和教训,为清代作家创作开拓新局面,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清代文学

清代文学集封建时代文学发展之大成,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光辉总结,诸多样式齐头并进,全面繁荣。

诗:以帝王,宗室为首,官方大力提倡诗学,影响极大。词:清代词人,词作,词论均多于前代,称之为词之中兴,代表有纳兰性德。散文:前期风格浪漫率真的小品文,其中桐城派是清代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流派,古文理论形成了完整体系。戏曲:作家作品数量极为可观,杂剧约1300种左右,传奇数量约1100左右。小说:小说创作的繁荣代表了清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各种题材小说异彩纷呈,百花齐放。文人独立创作小说已十分成熟,代表有《聊斋志异》《红楼梦》《三侠五义》《儒林外史》等巅峰之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