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与安全管理

 新用户8843J5E5 2021-12-19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社会的创新活力?创新,不问学历高低,但求千帆竞发;不问名气大小,惟愿百舸争流。可见创新目前已经成为我们各行各业的原动力了,作为处于风头浪尖的安全管理,应该如何去创新呢?
         百度了一下,创新有很多概念,但觉得这个好像好些,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理解了这个概念和创新的重要性,我们就可以试图去搞创新了,但我觉得创新是为了解决问题和发展,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基于这个方向才有价值,结合安全管理,谈一下我的理解和想法。


 
         一、创新的基础
    1、对行业或专业的熟悉
       既然是创新,不是创造,那么对要创新行业或方向的熟悉是很重要的,你不可能对一个陌生的领域进行创新,否则你的创新可能会成为别人的噩梦。近几年,双重预防体系非常热门,一些网络公司想当然的打着创新的口号开发了所谓的软件,在沟通时我问他们懂安全管理吗?他们回答说不需要懂,可想而知,哪些所谓的线上线下的软件会是什么东西呢?每一个管理行业都有他独特的逻辑和规律,只有熟悉和掌握了他的逻辑和规律,你才能创新和改进啊,因此当你想要创新时,一定要对老的东西完全掌握才能创新,否则就是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严重脱离实际。
       2、不断的学习
       学习好是创新的基础,要真正理解基本概念,要学深、学透、学会,在研究和应用中不断深化和提高,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创新了。但目前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注入式的教学扼杀了年轻人的想象力;线性化的教育限制了分析思维的能力;过多关爱使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习惯;没有挫折的经历使学生不能坚毅勇敢。
学习的技巧:要真正学深、学透、学会是很不容易的。要真正掌握基本概念。要学习硬件知识,也要学习软件知识;既要懂得数理化,也要懂得为人处世,能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因为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R—S—R   基础理论学习方法:  1.恭恭敬敬地学习; 2.千方百计地推敲; 3.恭恭敬敬地应用。 From  respect  to  suspect , From  suspect  to  respect .
         非线性思维的应用(8W学习法):
      Which   is  true ?   Which  is  false ?   Which  is  right ?   Which  is  wrong ?
      Which  is  good ?   Which  is  bad ?   Which  is  large ?   Which  is  small ?
      什么是真?  什么是假?什么是好?  什么是坏?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什么是大?  什么是小?(这个是向周世宁院士学习的)
 
    3、宽广的知识面
   如果你只沉浸你的专业中,而没有其他方面的知识储备,是很难创新的,创新需要灵感、需要火花,而灵感和火花都来自于爱好、兴趣和宽广的知识面。苹果手机的总设计师在苹果手机外型设计时毫无灵感,就跑到日本开了很久铸剑大师铸剑,突发灵感,设计出了apple4,一炮走红,并且苹果的高层大多在除工作领域之外都有一个很专业、痴迷的领域,不但不会分散精力,反而会提供动力。
 


    二、创新的方法
       1、改进型创新
      改进型创新在实际中非常多,他是针对问题,以问题导向为主线,立足解决问题。有时不一定是功能的增多,也可能是功能的减少,比如一个人发现雨衣质量不好,用几次就不行了,他怎么办呢?让雨衣质量更加不好,用一次就行了,变成了一次性雨衣!从而世界上出现了一次用用品。比如微信,他刚出现时功能比QQ简单多了,QQ能看出来是不是在线,而微信没有,这样就比避免了很多尴尬。做加法是创新,做减肥更是创新。
 
     2、移植类创新
    这种创新方式也比较常见,很多跨领域的东西经过移植反而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和价值,因此宽广的知识面可以给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原动力。比如人们根据亭子创新发明了雨伞,根据动物的很多特性发明了很多工具等。
       3、发明型创新
     发明型创新是最难的,把一个东西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秀是一个艰难和复杂的过程,但带来的价值也会非常大,发明型创新也并没无源之水,他也是在学习、问题导向、移植等很多的基础上出现的。
    
       三、安全管理需要创新的方向
      国内安全管理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大部分以借鉴或者移植国外的东西为主,很多术语甚至被翻译的很是晦涩,因此需要很多的创新,个人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创新:
1、安全管理体系
目前国内强制要求危险化学品推行安全标准会和双预控体系,有出口业务的公司要建设ISO系类体系,还有的集团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体系,见过一家企业同时运行了5个安全管理体系,不是“两层皮“了,是一身皮啊。这说明目前大家对体系都不满意啊,所以到处寻找、移植,所以管理体系的管理创新迫在眉睫。
         2、风险分析工具
       对于风险的认知越来越清晰了,因此风险分析工具就越来越不够用了,目前行业常用的风险分析工具有:JSA、JHA、SCL、HAZOP,这些工具要么过于简单,没有逻辑性,要么程式化严重,用起来不方便,而对现有生产装置的风险分析和诊断工具较少,比如针对试验和科研的风险风险分析工具几乎没有,这个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空白区,有很多需要创新的方面。
         3、安全培训教育
        目前是安全培训教育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传统的讲授式和网络教育的结合,但由于安全教育培训的特殊性,这两种培训都无法满足需要了,近几年出现了很多体验和体感式培训,从大脑记忆向感觉记忆转变,将来培训的业务会越来越多,相信会出现更多的培训方式,比如结合网络的虚拟(VR)体感培训,会不会是未来培训的主流呢?你可以体验爆炸的冲击、燃烧的炙热、受伤的痛苦,这样的记忆是不是更能让人长记性呢?
         4、专业安全管理
       工艺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仪电安全管理都有很多需要提高的的东西,并且如何打破这些专业管理之间的壁垒,变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也是很值得探讨的东西,以合-分-合规律分析,当模块成熟后就可以随意的拼装和组装了。
       5、其他
      安全管理的各个要素都有创新的地方,不一定都是大的创新,小的创新多了就成了大的创新,一定要走出第一步,如古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