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秦后汉朝可以长久(1)?

 新用户8843J5E5 2021-12-19

     上次谈到大秦花了一百多年实现了统一的天下,结果只存在了15年左右就灭亡了,和他一样命运的还要隋朝,但是这两个完成天下一统的朝代灭亡以后却出现了两个辉煌、长久的朝代——汉和唐!是什么原因让汉和唐能够长久呢?今天一起分析一下汉朝没有重蹈大秦命运覆辙的原因。

     一、想造反的人都没了

     1、六国遗老贵族

上次也提高,秦始皇死后造反的人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原来的六国遗老贵族,这些家族都在各自的王国中存在了很多年,都有着很强的故国意识,即使被灭过了一直都会想着复国,这些人一共分了三个批次被干掉了。一是在大秦统一的过程中,抵抗最为激烈的就是这些人,普通百姓无所谓的,只要让生活过得好点,属于那个国家并不是有太强烈的意愿,比如很多国家的百姓听说秦国制度好,都跑过去了,很多有才华的人,还在秦国建功立业了,比如李斯、商鞅、范睢等。但贵族不同,他们和国君通常都是有利益共同体,在各自国家都是大爷,去了秦国就得凭本事了,大部分人是没有这个本事和意愿的,所以他们殊死抵抗被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死了不少;二是在秦后期的起义中,各自都举起大旗开始造反,开始一起打秦国,秦国也不是白给的啊,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上突然又出现了秦国最后一个名将——章邯,所以被灭了不少,甚至包括了当时名气最大的头目——楚国的项梁,也就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叔叔,本来项梁是老大,被章邯灭了后项羽才接的班。后来章邯也投降了,秦国被灭,接着又开始了著名的一段短时间——楚汉争霸!两个老大开始大打出手,还有一些小的胜利者被封了王,也不能闲着啊,开始站队吧,继续群殴!又打死了一批!三是大汉朝成立后,按照规律,肯定是要干掉一批人,六国的遗老贵族肯定是首选shi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再则,刘邦也知道这些人不会太老实,所以又找了些理由,几乎全部搞定了!

2、基层人员

秦末另一伙儿造反的人就是农民起义军,这些人呢都是为了生存,队伍很容易拉起来,但是没有管理经验和水平,其实刘邦也可以算都这里面,他那个亭长和现在乡长差不多,但不一样的是他的队伍里有管理者,最出名的就是初汉三杰中的萧何,萧何原来就是秦吏啊,所以刘邦的队伍就显得比别的农民起义军优秀,也能笑到最后,别的队伍要么被灭了,要么并到了别的遗老贵族的队伍里,因为那时的造反主要是以复国为口号,基层人员不能代表被灭的六国,所以这些队伍这个过程中只是偶露峥嵘一下就没了。

由于刘邦出身低微,所以他也知道如何不让这些造反,这个会在下面继续说。

 

3、和刘邦一起创业的人

和刘邦一起创业的人分成三大派,第一派是那些和他一起成长的朋友和熟人,就是所谓的沛县派,这些人从一开始就跟着刘邦,也很钦佩他,包括萧何也可以算到这一派,这些人其实没啥大本事,成功后日子过好些就行了,谁也没有想要造反的能力和胆子,对于这些人刘邦还是放心的,

第二派就是早创业过程中不断加入的一些人,这些人那个国家的都有,目的也不大相同,这里面的代表人物是初汉三杰中的另外两位:张良和韩信。可以说这两个家伙是刘邦创业成功的最大的两位,也是两位最让刘邦最不放心的两位了。

张良

先说说张良,字子房,战国末年韩国人,他长相俊美,据说如同女人一样漂亮,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韩悼惠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50年),张平去世,死后二十年,秦灭韩。张良当时还年轻,没有在韩国朝廷任职,韩国破灭后,张良还有私家仆从三百人,他在弟弟死后没有办理葬礼,而是将全部家财都投入反秦事业,征求刺客行刺秦王政,为韩国报仇。张良曾经在淮阳学礼,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共同制定谋杀行动计划。找到一个大力士,为他打制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按照君臣车辇规定,天子六驾,即秦始皇所乘车辇由六匹马拉车,其他大臣四匹马拉车,刺杀目标是六驾的马车,没有成功。

看到了吧,张良出身、长相、智谋、勇气都是一流的并且在创业整个过程中多次出奇谋,还在著名的“鸿门宴”中救了刘邦,更是在楚汉争霸中出演战略规划师的角色,功劳很大!但张良就是佩服刘邦,愿意跟着刘邦干,其实这个家伙是明白人,知道天下大势已经不可逆转,韩国不可能复国了,但是也要灭了秦国,并成就一番事业。成功后不恋权位,晚年随赤松子云游四海,汉高后二年(前186年)去世,谥号文成。汉高祖刘邦曾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所以历史上张良就是智慧的化身。

再说另外一位:韩信

韩信出身平民,出生地应该属于楚国非核心地带,可能在原来的吴国境内,所以韩信没有太强的故国意识,就是要出人头地,年轻时生活经历十分坎坷,比如著名的“胯下之辱”,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没有办法保障,靠漂母接济才勉强度日。后来跟着项羽混,项羽不识货,让他当了一个执戟郎(类似亲兵侍卫),韩信的目标可不是这个,跑到了刘邦那里,碰到了一生最重要的男人——萧何,几经波折当了当将军,并且协助刘邦干掉了项羽,后人称之为——兵仙!在军事界地位颇高。

韩信是历史上典故比较多的人物,就用典故来说他的结局吧!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的生死知己就是萧何,萧何追韩信也是典故,没有萧何,韩信不可能实现伟大的愿望,但后来萧何参与了杀死韩信的关键步骤,所以生死一知己,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漂母救活了韩信,刘邦的妻子吕雉(当然也是刘邦的意思)杀死了韩信,存亡两妇人。

多多益善:《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韩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益:更加。韩信有点儿骄傲了,这也在刘邦的心里留下一个怀疑的种子。特别是韩信攻下齐国后让刘邦封他齐国的“假王”(暂时的管理者),刘邦很生气,但为了让他干活,直接封了他为齐王,所有的事情加在一起,让刘邦不得不杀韩信了!

 

第三派就是带着队伍入伙的一些人,这些人原来虽然不是贵族,但当手里有了人、有钱之后就不太想当官吏了,就像当诸侯了,刘邦当然不会答应,这里面就选英布为代表吧!

英布是皋陶后裔,乃皋陶五十九世孙,是秦代的六(今安徽省六安市)人,小时候,有位客人给他看了相说:“当在受刑之后称王。”到了壮年,犯了法,被判处黥刑。英布愉快地笑着说:“有人给我看了相,说我当在受刑之后称王,现在,大概就是这种情形了吧?”听到他这么说的人,都戏笑他。所以又称黥布。英布后来被带到骊山当役徒,修筑秦始皇陵墓,英布专和罪犯的头目、英雄豪杰来往,其后带领一些人逃到其它地方成为盗贼。

随项反秦:英布造反后先投奔了陈胜吴广,由于作战英勇,很快就是个高级别的领导了,后来被章邯打败了,英布便带着人投奔了项梁,在需要猛人的年代,他很容易展露出才华,所以英布跟着项羽一路打到了咸阳,都是担任前锋的角色。

背楚投汉:在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天下时,封英布为九江王, 统治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庐江(郡治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二郡。同年诸侯们都离开项羽的大本营,各回到自己的封国。项羽拥立楚怀王为义帝,迁都长沙,却暗中命令九江王英布等人,在半路上偷袭他。这年八月,英布派将领袭击义帝,追到郴县把他杀死。

楚汉争霸开始后,英布就开始观望,他知道自己没能力当老大,但也不想跟着个失败的老大,所以对于的项羽的命令也开始阳奉阴违起来,后来觉得刘邦能够干掉项羽,就选择了刘邦,并出兵协助刘邦干死了项羽。

叛乱被诛:项羽死后,刘邦称帝,英布被封为淮南王,成为异姓诸侯王之一。英布以六为都城(今安徽六安),治下的地区包括九江、庐江、衡山、豫章等郡。汉十一年(前196),吕后诛杀了韩信侯,因此,英布内心恐惧。这年夏天,汉王诛杀了梁王彭越,并把他剁成了肉酱,又把肉酱装好分别赐给诸侯。送到淮南,英布正在打猎,看到肉酱,特别害怕,暗中使人部署,集结军队,守候并侦察邻郡的意外警报。

对于英布这种三姓家奴的家伙肯定是不放心的,继续施加压力让他造反,英布也没啥选择,只能叛乱,此时力量已经差的远了,一路溃败。英布一生背叛,最后也是被背叛所杀。他的通婚亲家把他骗到了番阳,番阳人在兹乡百姓的民宅里杀死了英布。

至此,有造反理由的人几乎都不在了,但这还不够,因为还会新的想造反的人诞生,汉朝还需要做点儿什么呢?

且听下回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