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分享(004)——沧浪之水

 新用户8843J5E5 2021-12-19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十几年前在一个朋友的书架上,当时顺便翻了几页就被被深深吸引,顺手牵羊就占为己有了,对于喜欢的书我一般都是一下子读完,不分昼夜,所以这本书拿回去就开始细读了,读到一般读不下去了,不是因为写的不好,而是书中的人物和当时的我有些类似的感觉,读着不自觉就泪流满面了,不读吧又舍不得,看完书后我更是久久不能平静!即使是若干年后,我依然记得那本书,记得当时读书的感受,不得不说,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可以说改变了我很多,当然,书是书,不要对号入座哦!

     一、沧浪之水的由来

“沧浪之水”这四个字来自先秦时期《孺子歌》的诗句,完整的一句话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直接翻译就是:沧浪江的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冠缨。沧浪江的水浑浊啊,可以洗我的脚。继续解读的话就是:人根据水的清浊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动,清的时候洗冠缨,浊的时候洗脚。就生活实际而言,水浊自然不便洗冠缨,但清水洗脚,也应更好,脚虽贱,不至于没有在清水中洗一下的资格。所以,这首歌乃是表现着一种人生的哲理。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首诗中提到“水”,提到“我”,提到水的“清浊”变化,它正是揭示了某种关系。由于其语言的质朴和含蓄,人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来理解。这里首先让人想到的是人同社会、同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

    二、小说《沧浪之水》简介

   《沧浪之水》这本书是200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作者是中南大学教授阎真,主要讲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池大为曾经拥有崇高的理想,但在现实官场生活中被一次又一次挫败品格与信念,最终不得不迎合现实选择利益的故事。

    大概情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觉醒前:池大为考取了北京中医学院那年,他的父亲看到他的的录取通知书,吼了一声“苍天有眼”就一头栽在地上。1985年,大为研究生毕业回到省里,在卫生厅办公室工作,就开始了与同事丁小槐斗心眼的“生涯”,但是每次都是大为吃亏,简单说说里面的几个细节:一是整顿市场,厅里要整顿省内的中药市场,和丁小槐去吴山地区调查,那里假药泛滥,可那是马厅长的家乡,回来后大为把情况向药政处做了汇报,可丁小槐却对处长说材料不准确。大为把事情告诉了厅里的老办事员晏之鹤时,他却劝大为学聪明点。二是民主生活会,厅里花三十万买了一部进口轿车,在一次支部民主生活会上,大为把购买小车的细账算了,但是没提到任何人。等马厅长离开会场后大家都批评他,连平时关系最好的小莫都说大为的不是。不久以后池大为就被调离省厅办公室,到中医学会去了。大家都知道,到这里的人几乎是废了,女朋友知道这个消息,也断然与他分手。在中医学会一呆就是四五年,在这期间,大为同市五院的护士董柳结婚、生子,完成了人生的一个必要程序。这时,丁小槐已经提了办公室副主任,搬出筒子楼住套间去了。儿子三岁该上幼儿园了,本想让他进省政府幼儿园,可大为想尽了办法进不去,可丁小槐的儿子进去了。最后还是董柳的妹夫想了办法,儿子才进去了,大为叹息自己无能。

第二部分是觉醒: 中医研究院原院长舒少华准备揭发马厅长,已经有五十多个人签名,他希望池大为签名,他把事情跟晏之鹤说了,晏之鹤建议大为当晚向马厅长汇报,他经过痛苦的选择后去了马厅长家,把事情说了。马厅长布置大为去做几件事,他连夜就做了,第二天舒少华的阵线就崩溃了,签名的人纷纷找到马厅长表示忏悔。马厅长安排他报副高职称,又参加博士考试,都通过了。年底厅里下了文,调大为到医政处当副处长,房子也搬套间了。一年间,老婆调动了,房子有了,职称有了,位子有了,工资涨了,博士读了,说话也管用了,真像做梦一样。

第三部分是改变:过了几年,由马厅长提名,池大为被任命为副厅长,分管中医研究院。终于有一天马厅长对大为说他想推荐他做厅长。时机成熟后,大为建议让马厅长离任后出国考察,顺便看看在洛杉矶读博士的儿子,其实是为了摆脱他的“垂帘听政”,此时的池大为,已经变成了他曾经十分厌恶的马厅长。

看到此,该说什么呢?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三、一些体会

很多人都认为这本书是对社会的批判或者无奈,笔者到不这么认为,我到更愿意把他看作一个职场的小说,没有所谓的对与错、清与浊,只是我们在的位置不同而已,社会是人的社会,绝世而独立的人注定是孤独的,既然选择了孤独了,坚持下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好了,还是就这本书说点儿自己的体会吧!

什么决定了你的选择?

其实书中主人公池大为代表了一大类人,很多读者在他的身上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特别是从农村考上大学后工作的人,这些人后来被称为“凤凰男”,更能在池大为身上找到共鸣之处!笔者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也发生过和他类似的事情,参加民主生活会,提了一个建议,领导讲话时直接不高兴的说:我觉得我这项工作做的挺好的啊!没想到还是不行,后来……

 对于很多刚参加工作的人可能都会面临着一个选择,是要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还是坚持自己走自己的路呢?什么是决定我们选择的因素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三个因素,一个是你的出身,出身决定了你的眼界、你的价值观、你的目标,不得不承认,这个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池大为便是如此,虽然小说对他的父亲描述不多,但他一直活在父亲的影子里,去完成或者实现他父亲的愿望:出人头地、当官等,他的内心开始虽然鄙视那些,但内心也一直向往着那些东西;二是你内心的欲望,如果你看过1000部外国的电影,你会发现这世界的人真的是复杂啊,平静的外表下藏着千百个野心和欲望,什么玩意儿都有啊,所以人的欲望是决定人做出选择的重要因素,并且终将会将内心邪恶的人一步步带入地狱;三是所处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刚参加工作接触到的一个环境,可以说是对很多人来说是第二次成长的机会,这个时候不会再有人告诉你对与错,只会让你在跌跌撞撞中鼻青脸肿,逼着你做出选择,很多人止于此。

你的选择是什么?

有的人根本没想就上路了,好像没有选择的过程;而有的人不行,过不了心理的坎儿,需要反复纠结后才能做出选择,甚至在跌倒无数次后才在幡然悔悟中做出选择,这一是个艰难过程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去突破、去改变,但一旦改变,可能比没有经过选择的人更能适应规则,可是内心却一直会纠结,很多人都出现了人格的分裂,变成了自己都觉得不认识的人,所以,每一种选择都会带来后果,当你选择了,就应该接受后果。能接受选择的后果吗?选择了,别后悔,放弃选择了,别抱怨。

你为了什么选择?

这个问题一般应该放在前边的,但笔者却想把他放在后面,因为选择前你认为的理由通常不是真正的理由,等你走了你选择的路之后可能你才会去想你为了什么而选择:房子、车子、位子、名、利等等吧,开始去衡量你的选择是不是正确,值不值得,开始思考为了什么去选择,但这个时候大部分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只有少数人能够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脚步。

好了,就说到这里吧,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好书,值得大家看看,并且已经在很多年前拍成了电视剧《岁月》,和原著变化不大,基本还算吻合,有空可以看看。

用另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吧: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