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生产和寓言故事(4)

 新用户8843J5E5 2021-12-19

这个系列已经写了三篇,很多朋友说蛮有趣的,很适合当作一些安全培训的案例,可以使安全培训多些乐趣,这也给笔者带来了鼓舞,所以在日常中也会关注一些和安全生产管理有关的小故事,并把他总结出来,希望作为安全培训、教育的“弹药库”。

故事十一:宋襄之仁

今天讲一个成语故事就是宋襄之仁。话说齐桓公小白去世后,齐国的霸业也就随之崩塌了。而坐落在今天河南省的东部有一个宋国,它的国君宋襄公,一个善良到令人发指的理想主义者,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当上国君的,这哥们决定继承齐国的霸业,为了春秋时期大地的爱与和平,重建诸侯间的秩序。但当霸主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必须拳头要硬,首先就是南边的楚国表示不服,你宋国弹丸之地,算啥啊?于是宋楚两国在泓水两岸准备开战。

开战前,有大臣表示楚军人多势众,咱们貌似打不过吧!宋襄公信心满满,说不怕,楚国有兵力,我们有仁义,有了仁义就可以刀枪不入(是不是很熟悉的台词呢?)!明天大家紧密团结在仁义的旗帜下战斗,保证没问题!第二天战斗开始了,楚军开始渡河,有大臣建议,咱们趁着他们走到一半,先下手为强。宋襄公却说,怎么能做半渡而击这种卑鄙的事情呢?等楚军渡完河再说!楚军渡河后,部队前后脱节,一群人乱哄哄的挤在河滩上,大臣又说,楚军渡河后阵列不齐,我们现在动手也来得及啊!宋襄公又说,等楚军列好阵势再说。 

终于,双方都摆好了阵势,宋襄公终于下令开战,结果一战就被楚国人打得落花流水,宋国的称霸之梦就这么破灭了,几年后,宋襄公也死于战斗中留下的旧伤。有人说宋襄公是恪守仁义规则的君子,也有人说宋襄公是迂腐不知变通的脑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位仁义在胸、智商感人的霸主争夺者绝对是当时一个闪亮的奇葩,也许他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合格的国君,更不具要在春秋战国“丛林法则”中生存、称霸的能力。

安全生产管理解析:

这个宋襄公对待楚军的态度像不像我们很多人对待风险的态度呢?

1、对待风险的管控的方面盲目自信,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就像宋襄公一样,自己什么斤两不知道啊?盲目自信!写到这里禁不住想起一些投资者看到化工形势好,就随便找了几个技术人员开始上项目,他们包括那些所谓的技术人员对所要面对的风险一无所知,一张嘴就是没问题,真不知道那里来的自信啊,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事情,不是说看点MSDS就能搞定的事情,所以在后面的项目评审也多次建议要对要上项目的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否则早晚要出问题的。宋襄之仁这个故事对于安全生产来说就是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技术、管理能力,才能管控好大的风险。

2、其实在这个打仗的过程中,整个流程像不像:风险—隐患—事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呢?我们把楚军当作风险看待,当刚他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立即去整改,整个时候还没有大的问题,又发展了一步,我们还是不管,等风险完全失控了,再想去管控,才发现已经晚了,他已经强大到我们无法控制的地步了,比如著名的气化厂事故就是这样慢慢变成大事故的,刚开始发现泄漏,置之不理,随着时间的流逝,机会一点点错过,到最后酿成了大事故。

3、其实在春秋阶段一直在争议:那种思想模式可以使国家强大?当时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年代,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等,像极了我们目前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到底那种模式好呢?最后是秦国选择了法家的商鞅,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变法,然后历经百年一统天下!我们化工企业目前说白了也处于这个阶段,什么说法都要,但笔者认为还是应该以加强制度管理为主,树立规则意识,类似法家的东西才是目前化工企业安全提高的路径。

 

故事十二: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讲的也是一场战争,因为当时这些小国家啊,打仗是日常的主要工作。这场战争的交战双方是齐国和鲁国。从交战的双方来看,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因为齐国当时是个大国、强国,鲁国是个小国、弱国,这两个国家之间打仗,在常人看来,鲁国必败无疑。可是因为有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介入,这场战争的结果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弱国鲁国竟然打败了强国齐国,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一个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这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名字叫曹刿。

  这场战争发生于鲁庄公当国王的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气势汹汹来攻打鲁国。鲁庄公被迫仓皇应战,鲁国的军事家曹刿主动求见国王。见了鲁庄公,曹刿开门见山地问了一个问题:您靠什么有利条件去和齐国打仗呢?鲁庄公说了第一条:我平常有什么吃穿用的好东西,都不敢独自享用,一定分给周围的人,到了打仗的关键时刻,大家一定会出力帮我。曹刿摇了摇头,这不行,您那点东西能分给几个人呢?鲁庄公又说了第二条,我祭祀神灵时,对祭品的数量绝不缺斤短两,从未欺骗过神灵,所以,神灵一定会保佑我。曹刿又摇了摇头,这也不行,不欺骗神灵,这是起码的道德水准,神灵不会因为您这一点儿小小的诚实就保佑您打胜仗。鲁庄公急了,忙说,我还有第三条:我经手的国家大事小情,每一件我都办得合情合理,问心无愧。曹刿听到这里,站起身来,深施一礼,说:只有您这第三条才是值得依靠的,因为您这样做,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拥护。不过仅有这一条还不够,必须我跟在您身边,由我亲自指挥,才有可能打胜这场战争。鲁庄公看着曹刿一脸自信的表情,同意了他的请求。

 

  齐鲁两国军队在长勺这个地方摆开了战场,鲁庄公和曹刿共同乘坐一辆指挥战车,看到齐军强大的阵容,鲁庄公想要先下手为强,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忙下令冲锋,被曹刿拦住了,曹刿告诉手下将士先耐心坚守,等待敌人的进攻。齐国看鲁国半天没有动静,沉不住气了,高声呐喊冲了上来,可是连着冲了三次,都被鲁国的弓箭手那如雨的利箭挡了回去,齐国军队气喘吁吁跑了三个来回,无功而返,他们纷纷议论,看来鲁国军队是被我们齐国军队吓傻了,只会防守,不会冲锋了,我们歇一会,再发起第四次冲锋。谁知话音未落,鲁国军队突然如下山猛虎一般,声震如雷,冲了上来,齐国军队猝不及防,慌忙四下奔逃。鲁庄公有些看傻了,当他醒过神来时,连忙命令军队全线出击,追击齐国军队。这时,曹刿制止了鲁庄公的追击命令,曹刿一纵身跳到指挥车的扶手上,手搭凉棚向远处眺望,又跳下车来,仔细观察齐国军队撤退的战车辙印,然后指挥旗一挥,命令鲁军追击齐军,结果鲁国军队大胜。

安全生产管理解析:

这个故事是我们中学的一篇文章,很有名气,这篇文章能给我们带来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那些启示呢?

1、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中“您靠什么有利条件去和齐国打仗呢?”那么我们安全管理者也应该也经常问一下自己:“我们靠什么有利条件管理好安全生产呢”?靠人脉好吗?靠和尚和道士的风水吗?鲁庄公已经给了答案:就是安全工作大事小事都要认真去做,合规合法(合情合理),关注风险,不能随意的抓一两个大事儿就行了,这就是作为安全管理者的态度问题。

2、其实这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正好相反,那个打仗要趁敌人立足未稳,这个是面对已经准备好的敌人怎么办呢?曹刿说:避其锋芒!这个道理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可以应用到抢险救灾方面,我们都知道,初期火灾或者事故抢险是最佳时机,这个时候整个“势”还没起来,最容易处理掉的;一旦势头起来了,就应该理性的处理,整个道理看似简单,但现实中却未必做的到,比如有一次参与一个金属钠渣着火事故处理,火势已经起来了,又不能用水,环境还狭小,我们建议等他着完或者最旺的火过去了再说,但领导不同意,非要尽快灭火,结果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还弄出了200吨的危险废物,劳民伤财!

3、能在历史上留下的典故必然有他的可取之处,这篇也不例外,比如在对阵之前的准备,和我们很多应急是不是很像呢?准备的越充分,胜利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应急物资的准备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别等敌人来了才发现没有弓箭,一切悔之晚矣!

小结:笔者的兴趣就是历史和安全,所以很愿意把两者联系起来,也许会有些牵强,但不重要,好玩、有用就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