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竞争皇位失败,为何多尔衮能成第二摄政王,豪格却什么都没得到?

 宋安之 2021-12-19

公元1643年8月,在明朝灭亡前夕,清太宗皇太极猝死,如果皇太极可以活到次年明朝灭亡,再带领清军入关,那么他的庙号就不会是太宗,肯定可以称祖。不过他倒在了入关前夕,只能称宗,而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是太祖,儿子顺治帝是世祖,孙子康熙帝是圣祖,他这个太宗夹在中间的确有些尴尬。

而且庙号上有着尴尬不说,皇太极因为是猝死,没有指定继承人,生前也没有明确立储,这就造成了清朝入关之前最接近分裂的一次大危机

皇太极猝死以后,长子豪格和多尔衮争夺皇位,豪格自领正蓝旗一旗,又有皇太极留下的两黄旗,还有代善的两红旗和济尔哈朗的镶蓝旗支持,多尔衮则是只有两白旗支持,最终双方是两败俱伤,都没有成为皇帝,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

当然也不能说是两败俱伤,因为豪格的确没有登上帝位,而且什么也没有捞到,还与两黄旗有了隔阂,甚至是矛盾。但多尔衮虽然没有成为皇帝,却是成为第二摄政王,并且在之后是实际掌握大权,代行皇帝大权,直到顺治七年冬出塞外狩猎途中死去,等于是实际上当了七年皇帝。

那么为何豪格什么都没有捞到,多尔衮却成为摄政王呢?

其实最大的原因在于,多尔衮在关键时刻退了一步,在多尔衮与豪格僵持不下的时候,事情出现转机,一说是济尔哈朗提议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另一说多尔衮主动提出立福临为帝,不管怎么样,多尔衮是退了一步,同意福临继位。

可以说多尔衮很精明,是以大局为重,使得清朝入关前夕最大的一次分裂危机就这样解决。同时使得自己利益最大化,因为当时顺治帝福临只有6岁,并没有亲政能力,这才是他同意的关键,并且以此交换成为摄政王。

不过当时以两黄旗为首的忠于皇权的统治集团,对于多尔衮也进行了一定限制。像多尔衮并非是唯一的摄政王,当时济尔哈朗是第一摄政王,多尔衮是第二摄政王

这种制衡在之后随着局势发展并没有起到作用,多尔衮能力强,有两白旗支持,又带领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在他决策下,清军先后消灭李自成之大顺、张献忠之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三个政权,奠定大一统之格局,自然是慢慢大权独揽。而济尔哈朗只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堂兄弟,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侄子,在皇室连小枝都算不上,是旁系的旁系,加上他的父亲舒尔哈齐和哥哥阿敏都因为谋求自立而身死,所以济尔哈朗一向是谨小慎微,根本起不到制衡多尔衮作用,反而使得多尔衮独揽大权,并且被多尔衮屡屡打压,先被罢辅政职务,后被降为郡王。

至于豪格之所以什么都没有捞到,没有成为摄政王也罢,连个议政王什么的都不是,原因有两点。

一是在于在豪格与多尔衮僵持不下的时候,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也许是想效仿父亲皇太极当年那般,先自谦拒绝,然后众人力劝登基,再喜滋滋皆大欢喜登基,是表示自己“福小德薄,非所堪当”,然后由于他能力有限,威望不足,就没有然后了,也没有人力劝他登基,反而多尔衮、代善、多铎等诸王都提出自己的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既然豪格已经拒绝继承大统,退出了竞争皇位,还是属于身份敏感之人,自然是不便竞争摄政王职位,也不会成为摄政王,或者说更进一步,是不能进入最高统治层。

二是顺治帝在位初期,对他皇权威胁最大的自然是架空他的摄政王多尔衮,再其次就是大哥豪格。因为豪格可是皇太极长子,当年就竞争过皇位,失败以后还发过牢骚,认为两黄旗大臣出卖了他,其实威胁比之多尔衮还要大,只不过他政治能力有限,多尔衮又太耀眼,所以使得他的威胁并不突出。

再加上两黄旗曾经支持过他,最后转而支持顺治帝福临,双方关系其实并不和睦,甚至议立福临为帝,都有两黄旗大臣与多尔衮的合作因素在内,双方共同抵制的自然是豪格,在这种情况下,豪格其实是忠于皇权的两黄旗和野心勃勃的多尔衮的共同威胁,所以豪格自然是什么也没有捞到

只不过随着后续发展,多尔衮权势越来越盛,豪格和两黄旗都属于被打压的一方,所以双方矛盾没那么突出,加之顺治五年,豪格被多尔衮幽系狱中死去,豪格没有活到顺治帝亲政,双方没有产生矛盾,所以豪格才勉强保全身后之名。

不然如果豪格活到多尔衮死去,顺治帝亲政之际,以他不甘的心态,很可能会做一些出格之事,甚至与顺治帝反目成仇,届时豪格搞不好就是下一个被清算的多尔衮。

而且顺治帝对于自己的苦命大哥豪格其实很清楚,虽然顺治帝亲政以后,平反了豪格,但在顺治八年八月“追复肃亲王豪格爵,建碑纪绩”,还有顺治十四年二月再次“立和硕武肃亲王碑”,这两次都只是叙述豪格的开疆拓土之功劳,还有入关以后被多尔衮迫害致死,对于皇太极猝死以后,顺治帝继位之际时期的事情是只字不提,说明顺治帝对于豪格还是有意见的,并非认为他是拥戴自己的功臣,当然事实也如此,豪格对于顺治帝的威胁其实很大的,还好是“英年早逝”,不然不太好收场。

豪格的下场,其实也说明一个事情,就是人要清楚自己,明白自己几斤几两,把自己摆在合适的位置,千万不要奢求超越自己能力之上的东西,不然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即使得到,也很可能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而抓不紧,甚至反受其害。

当然不是说要认清现实,不思进取,可以争取到的,可以学习到的,可以进步的情况下,对于美好事物的期待和渴望也未尝不可,这种渴望还是最好的动力。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原创文章请持续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