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说梦想不可以是明天的一顿大餐——《心灵奇旅》

 昵称8Z856hqm 2021-12-19

本公众号作者:任彧——专注14年的文字匠人。喜欢看电影聊人生。

作家,北京作协会员,影评家

失去梦想,变成一条咸鱼,是前几年挺流行的一句话,也可以是变成一个鸡腿啥的。

不过这几年,躺平一词的流行,其实又把这个话再次深化了一下,谁说当一条咸鱼,躺平或者扑腾两下,就不好呢。

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到底是谁定义的呢?

书店里那一堆的成功学?还是抖音上那一堆网红?又或者是我们的七大姑八大姨,又或者是我们的父母?还是所谓的动物般的交配,基因的延续?

 我觉得这本书还是有价值一看的,其余各种名人的实在没意义

今天要解析的这部电影我在酒吧和崔健老师偶遇的时候,还探讨过,崔健老师作为一个音乐人,对立面的音乐赞不绝口。

当然这部电影不止有音乐很醉人,还有其中包含的对生活与梦想的理解。

故事剧情是一个音乐老师,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和一个有名气的乐队进行合演,但好巧不巧,在演出前,主角掉进井里摔死了,他的灵魂被送去了灵魂世界,在那里他遇到一个对人生对地球毫无兴趣,但却懂一堆大道理的小灵魂22号,主角想尽办法想回到自己的身体里,最后和22号一起回去了,却发现自己进入了猫的身体,22号进入了他本人的身体……

作为一个治愈系的电影,最后结局肯定挺圆满的,我就不细说了。

电影最主要的含义在两个部分,22号和男主角相互感染,22号发现生活的乐趣,男主角发现生活与梦想密不可分。

这大概就是整个电影的核心立意了。

我们先说22号,他的整体感觉,就像一个饱读诗书的宅男,刚开始自命清高,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又或者有点马谡的感觉,虽然读了一堆兵书,觉得带兵打仗不难,但实际操作之后一地鸡毛。

像电影里一样,当22号实际尝过美食的滋味后,立马对地球的生活产生了兴趣。

不过在这里我说个题外话,我发现最近小红书经常给我推一些,什么拒绝多巴胺,提升内啡肽,这种鸡血式的鸡汤,说多巴胺太廉价,内啡肽才高贵,我就哭笑不得了,都是自己身体内产生的两种物质,还要搞歧视?居然在内分泌上,都搞出了鸡汤,不得不服这个年头,一部分人们对割韭菜吸粉有多渴望,另一部分人则对成功有多渴望。

两拨人汇聚到一起,鸡汤就熬不完了,还各种花式的鸡汤。

继续说电影,22号作为一个远离人间的灵魂,第一个自我怀疑出现在男主学生身上,这个学生既然不喜欢音乐,说要放弃了,怎么我这个老师说你应该放弃,你又不放弃了。

这道理很简单,人们的抱怨和放弃的念头,在真正的热爱面前,都只是昙花一现,别人打不倒你,只要你的热爱足够强烈,包括我编故事写小说这个事,早年间那真是没少受别人的刺激,但我的脑子从小就一个概念,想要编各种各样的故事,然后就到了今天,虽然没什么成就,也算是出了几本书,不过到现在为止,让我特别满意的故事,可能只有今年出的完整版的科幻悬疑小说《熔炉》,英文版才算是真正的不错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出一下中文完整版的《熔炉》。

虽然22号是那种没有体验过实际生活型的,但在理发店里,22号所说的哲理又让很多人愿意去听,这就是思考与生活之间的矛盾,22号毕竟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思考,而没有实际体验,他确实可以提出很多尖锐的问题和矛盾点,这是很多忙于生活,忙于工作的人没有时间去想的,所以他的观点又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咱们再拿三国里的马谡举例,虽然他带兵打仗拉了胯,但人家的本职工作本来就不是带兵,而是参谋,要是马谡整天一堆昏庸的建议,诸葛亮能把他当成参谋来用?

所以就算22号没有切身经历过生活,但他的思考也绝不是所谓的一无是处。

而且他的这番思考和对理发师人生的不理解,也促成了两个朋友之间的交心,理发师说以前男主从来没问过自己的生活,理发师也告诉了22号,不是说目标没有达成,人生就一定是不幸的。

之后另一个情节也发人深省。

男主和自己母亲的关系一直属于,母亲实际,但男主想要追求梦想,这和我们现实里太多人是一样一样的了。

其实老一辈和小一辈之间的矛盾是极难化解的,老一辈顽固不化,也是理所应当,小一辈思想开放,努力要强,不愿被一直压制也是人之常情。

但这个电影,用了一种很温馨的方式来解释了一下这种矛盾,该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化解,就是男主的西装裤子裂开了,这时候,男主唯一能想到的,就只有自己的母亲……这位母亲正好是一个裁缝。

我就是一个不会针线活的人,如果我的衣服撕了,坏了,我第一时间也是想到我的母亲,看看她能不能补上,虽然后来发现,她其实水平也一般,都是拿去外面补……哈哈哈。

中国特色,漂泊与春节,你说真过年的时候有多少人能不回那个有父母所在的家呢?就算平时再吵再闹,又有多少人受得了永远一个人漂泊呢。

疫情之下,很多人春节回家成了一个难题

所以我们就算再有梦想,再有远大的抱负,组成生活的,也是我们周围的这一切,而父母恰好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你可以大吵大闹,不听他们的,但绝大多数时候,你无法将他们从生活中剥离,因为剥离的时候那只会鲜血淋漓。

22号最终给予了男主另一种启发,22号得到了去地球的资格,不在于远大的梦想,就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因为他没有经历过那新奇的一切,所以他渴望,而我们拥有,经历过,就更不该遗忘,生活也带给了我们无数美好的过往。

生活和梦想,谁也不能没了谁,就好比旅途的过程和终点,终点不是用来到达的,而是让你知道要向哪里出发。

我发现我写鸡汤,可比那些营销号强多了。


最后给自己打个广告。

我前年11月出版的小说《熔炉》,最近英文版完整版《The Crucible》也在陆续上架亚马逊中,其中涉及了病毒的感染,不过我这里讲述的更多是精神与人格上的一种变异以及融合,还有很多人觉得这是本预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