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一农妇去世28年,孙子修房发现隐藏日记,才知奶奶身份不简单

 五星辉煌 2021-12-19

孙子在翻修老房子时无意发现了奶奶的遗物,原来已经去世28年之久的奶奶年轻时曾是有名的抗战英雄,这不是故事,而是真实的历史。

2012年6月,潘平决定重新翻修房子。在整理奶奶生前住的偏房时,发现一个地窖,地窖里放着一个木头柜子。潘平和乡亲们合力将柜子抬上地面,拉开了柜子锁,发现一个梳妆盒,里面很旧的半本破烂笔记。

潘平打开了记,发现竟是一本战地笔记,里面记载着奶奶在抗战时期的事。潘平为了弄清奶奶的真实身份,立即找到当地政府,希望他们帮忙查询一下。

半个月后,政府不但告诉潘平他奶奶的真实身份,同年底,还在北京湖北大厦举办了悼念大会。老奶奶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何有如此大的排场?

老太太叫贾春英,1912年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贾村的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仅靠两亩薄田来过活。为了维持生计,在贾春英8个月大的时候,姑妈家以三个大洋换取贾春英来当童养媳。

贾春英在姑妈家的日子过得十分凄惨。6岁的时候就开始喂猪拾柴,烧火做饭。大一点的时候,就要上山砍柴、耕田劳作。如果做得不好,要么不给饭吃,要么就是一顿鞭打。在贾春英的童年里,几乎每天都过着这样挨打挨饿的悲惨日子。

1926年,可以说是改变贾春英命运的一年。一天,她像往常那样上山砍柴,傍晚准备回家的时候,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

贾春英身上背着和她差不多重的木柴,寸步难行,一个踉跄连人带柴滚下了山坡,后背剧痛的贾春根本无法起身。幸运的是,姑妈家的一位远房表哥罗冠国恰好路过,把她扶了起来。

罗冠国是一名爱国运动的宣传者,他在村中的后山聚集了一群穷苦人,每天以读书的名义宣传革命道理。此后,贾春英也经常利用拾柴的机会来到后山旁听,很快成为一名进步人士。

1927年,贾春英在罗冠国的介绍下入党。经过艰苦训练,16岁的贾春英不仅学会了骑马、双手持枪左右开弓的本事,而且还掌握了对敌斗争的灵活机制。

终于,贾春英迎来了她的时代。一次,为了配合组织上向东南发展的战略,贾春英被派往湖南浏阳、平江一带开展巡视活动。凭借着机智勇敢,她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任务。

之后,贾春英被派去执行湘阴和黄金洞之间情报传递、护送粮食的任务。每一次来回运送粮食和情报,贾春英和队员们都以生命守护。

一次,从湘阴接收情报和腊肉后,返回途中队员们的干粮都吃完了,即使是这样,她带着队员吃野菜也不动用运送的物资。返回驻地,领导称赞贾春英所带的队伍是一支有纪律、能吃苦的队伍。

战斗在继续,而贾春英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1935年,贾春英已经23岁,一个相貌标志,能征善战的女子无疑是许多年轻战士们的追求对象。而在众多追求者中,来自家乡并与他年纪相仿的潘涛更让她中意。他们之间话题很多,每次执行任务都形影不离。

1936年,贾春英因为叛徒出卖被捕,之后经过营救出狱。而在监狱外迎接她的就是战友潘涛。回到组织后,两人情愫渐生,并很快举办了婚礼。

一年后,贾春英怀孕,组织上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委派她回到家乡进行地下工作。她的丈夫潘涛则率领部队前往咸宁抗日,曾在筠山短暂驻扎。

次年年初,潘涛率部队与日军相遇在金水河一带,激战五天五夜,在战斗中不幸牺牲。他的头颅被日军割下,悬于河畔示众。贾春英知道后,伤心欲绝,然而,她并没有失去信心,发誓要将烈士的遗孤抚养成人。

后来,贾春英被指派负责妇女工作,她知道这是组织上对她的信任。然而,多年的战斗生涯留下的疾病让她苦不堪言,即使咬牙坚持工作,伤病迫使她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之后她便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

直到孙子潘平翻出那本笔记,这位“双枪春姐”的事迹才被人们记起。

国家未曾忘却这两位英雄。2012年12月,在北京的湖北大厦举办了纪念革命先烈贾春英、潘涛夫妇的座谈会,共同缅怀革命先烈。

深藏功与名,贾春英的历史功绩永远被历史铭记,人们也会永远怀念她,让我们向革命英雄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