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穷人每天都吃什么?别再被电视剧误导了,你可能一天都受不了

 0731逸飞飘渺 2021-12-19

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电视剧里的人在吃饭的时候,一般都有三四样菜肴,穷人的饭菜看起来清淡一些,是一些豆腐青菜之类的,其实这只是电视剧进行美化了,真正的古代穷人吃的并不是这些,他们当时也吃不起。

真正古代穷人吃的东西,放到现在估计没几个人能够吃下去的,因为在古代并不像现在一样,有各种各样的调料品,或者是各式各样的拌酱来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古代人吃饭顶多有点油和盐,但是穷人又买不起盐,所以基本上就是没有味道的。

一、一日两餐粗粮

古代的时候还没有如今的杂交水稻,也没能实现人人都吃上大米的生活,所以人们大多吃的都是粗粮,一些有钱人家可能会吃得起大米,但如果是穷人的话,就只能吃粗粮,就算是粗粮也只能一天吃两顿,因为没有那么多,一天吃三顿的话之后很有可能会饿肚子。

可能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吃粗粮能够促进消化,但是这是因为现在的人们吃的种类太丰富,油脂过多,所以才要适当吃一些粗粮,让肠胃休息休息,对于古代的穷人来说,他们吃都吃不饱,粗粮反而会让他们营养不良。

平时的时候,如果吃不饱饭不运动的话也不会饿得那么快,但是古代的人们要做农活,不仅要耕地种菜,还要插秧喂猪,样样都是体力活,本来他们吃的就不多,在干农活的时候就更容易被消化,很容易感觉到饥饿。

一般他们吃的就是用玉米面做成的窝窝头,但是一般还掺杂有杂粮,不可能全是玉米面,对于穷人家来说,全是玉米面的窝窝头根本吃不起,除此之外,还可以去野外挖一些野菜回来吃,饿急的甚至还有吃树皮的人。

二、食品种类单一

古代穷人吃什么食物,本来就没有选择的权利,一般都是有什么就吃什么,但是能够吃的食品也十分的单一,不像现在的人们吃饭讲究营养均衡,荤素搭配,穷人根本选择不了,对他们来说能吃饱就已经是最大的心愿了。

但是食品种类单一也意味着营养无法均衡,很多孩子长得又瘦又小,就是因为在长身体的时候,没有吃饱饭,导致没有吸收到足够多的营养,像红薯,窝窝头就是主要的粮食,或者是讲红薯煮烂,煮成稀饭,再放些杂粮一起吃。

三、以吃野菜为主

古代的人们都是靠着做农活来收获粮食,但是每一年的丰收如何,具体还要看这一年的天气如何,如果雨水好,阳光充足的话,这一年的收成就好,老百姓能吃的粮食就多,但是如果这一年遇到了天灾人祸,比如干旱或者是战乱,那么很有可能颗粒无收。

但是当时人们收获的粮食不仅仅要留一部分当作粮食吃,还有很大一部分要上交给朝廷,如果那一年收成不好,那么吃喝就成了问题,挑选出来好的粮食都要上交,农民们只能用杂粮混着大米一起吃,或者根本吃不起大米。

吃不起大米的时候,人们就会想办法去找别的东西来充饥,于是他们就想到了野菜,虽然当时他们不能够很好的分辨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但是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也就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人们总结出了哪些野菜能吃。

但是野菜也不是每个季节都有的,一旦吃的人多了起来,那么野菜很快也会没有,毕竟野菜也需要生长周期,这个时候人们就发现了一种能吃的泥土,没错就是吃土,但并不是土地上的泥土,而且一种质地比较细软的泥土,被人们称为观音土。

这种泥土吃完以后,再喝水的话就会产生饱腹感,所以人们实在没有吃的时候就会去吃观音土,但是这种泥土也不能多吃,虽然会有饱腹感,但是肚子就会被胀的越来越大,导致人因为腹胀会疼痛不已,然后死亡。

四、寡淡无味的食物

古代穷人不仅能吃的东西十分少,而且一般都没有什么味道,虽然当时的盐还是粗盐,但是盐的价格还是十分昂贵的,只有一些大户人家才能吃的起盐,一般穷人家都是原汁原味的吃,根本没有味道,十分的寡淡。

物以稀为贵,正是因为盐的难得,所以才导致盐的价格越来越高,甚至有人不惜违反律法私自贩卖盐,就是因为其中可以赚取巨额的利润,虽然古代也有相关的律法严禁贩卖私盐,但是效果甚微,仍然有人为了赚钱铤而走险。

我们现在炒菜吃饭,除了油盐之外,还有葱姜蒜等佐料,让饭菜变得更加美味,吃饭的时候更加有食欲,但是古代的人们并没有这些,更别说是穷人家了,像一些电视剧中拍摄的吃牛肉和猪肉,其实也都是不太现实的。

当时的牛是作为耕种工具,是人类忠实的伙伴,人们也不可能为了贪一时的食欲就将牛吃了,那之后耕田就是个大问题,虽然说古代有猪肉,但是因为并没有人会将猪肉做的好吃,所以一般人们也都不吃猪肉。

直到苏东坡被贬之后,自己在家尝试做美食,创造出了东坡肉,并且苏东坡还为宣传东坡肉作了一首朗朗上口的诗,叫做《猪肉颂》,“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而《猪肉颂》说的就是猪肉的价格十分便宜,大户人家不屑于吃猪肉,穷人家又不会做,而苏东坡采取煮的方式,让猪肉变得软烂可口,也开始让人们多了一道食物。

五、总结

很多人们在了解古代生活的渠道都是通过电视剧,但是很多电视剧都是不严谨的,并没有严格按照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原,所以也会误导一部分人,如果真的有兴趣的可以多去翻阅一些古代书籍,其中的记载都十分清楚。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这一句话自古以来都是真理,但是因为现在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都不懂得珍惜粮食,时常铺张浪费,这种行为是可耻的,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始终牢记,粮食来之不易,不可浪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