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之年,本文收集整理近一年内最新出台实施的省域数字政府建设规划文件,共计15份。通过系统梳理上述文件中的任务措施、重点工程以及应用保障等内容,发现当前国内省域数字政府建设呈现六大模式:以浙江、江苏和广东等地为代表的头部省份在数字政府建设领域先行先试,开创各具特色的数字政府建设新模式,引领数字政府建设新风向。中西部以及东北等地抢抓数字政府建设新机遇,夯实数字政府建设新基建,规划数字政府建设新格局,打造数字社会新场景,掀起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紧锣密鼓建设的新热潮。 一、开展全域数字化改革的浙江模式 浙江以“152”体系集成创新为抓手,着力推进全域数字化改革,打造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现代政府。其中“152”体系中的“1”是构建一个一体化、智能化的公共数据平台,即省市县三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公用一朵云、一个平台来作为数据的整合共享。“5”是指五大系统,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系统、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和数字法治综合应用。“2”是构建数字化改革的理论体系和制度法规体系。通过“152”体系集成创新加快浙江现代数字政府建设步伐。此外,为推进数字资源供给侧改革,浙江推出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统筹整合全省政务数字应用、公共数据、智能组件等数字资源,打造全省政务系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公共数据、应用系统、算法组件等所有数字资源智能化管理的“总账本”,实现数字资源一本帐管理、一站式浏览、一揽子申请、一体化生产、一平台调度、一张网管控,为社会生活、城市治理等各方面带来模式创新与方式重塑。 二、推动“三清单”改革的江苏模式 江苏以“三清单”改革为抓手,着力构建“一入口、办好事、管全局”的数字政府新模式。在“三清单”改革中,以数字政务、数字社会、数字生态等三大运行体系建设为导向,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协同和数字赋能,推行政务服务一件事通办、社会治理一类事统办、政务运行一体事联办改革,着力打造集约高效型数字政府。在一件事通办上,围绕企业群众全生命周期梳理一件事清单,推动能办向智办转变、来办向推办转变,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企业办事不出园。在一类事统办上,梳理基层治理等社会治理重点领域业务,形成一类事清单,提升一类事监控预警、应急响应和协同联动能力。在一体事联办上,梳理政务运行一体事清单,建设政务协同应用平台,开展多部门联动办理,形成全过程服务链,实现日常办公与业务办理一体融合。同时以“苏服办”统一入口建设为牵引,以一体化政务服务、一体化在线监管为驱动,以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为基座,构建江苏数字政府“一体两翼”基础框架,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现代一流数字政府,让政务服务更便利、社会治理更精准、政务运行更高效、数字社会更美好、数字生态更健康,全面提高数字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开创省域治理先河的广东模式 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省域治理“一网统管”,建立首席数据官(CDO)和数据经纪人等,引领数字政府建设新风向。一方面建成“一网统管”基础平台“粤治慧”,构建省、市、县(市、区)、镇(街)、村(居)五级联动的省域治理体系,以“全周期管理”理念,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治理,推动实现省域治理“一网统管”。另一方面在省、市、县(市、区)设立本级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政府首席数据官(CDO)和数据经纪人制度,加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宏观指导、统筹规划、跨部门协调和统一部署,对数字政府相关重大事项进行决策部署。同时健全数据要素交易流通机制,推动数据标准制定和执行,优化数据资源配置,促进公共数据开发利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数据要素流通提供优质服务。 四、扩展数字政府新内涵的河南模式 河南不断扩展延伸数字政府新内涵,构建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支撑的“一网通办”体系、以“互联网+监管”系统为牵引的社会治理“一网通管”体系、以互通共享为特征的政务数据“一网通享”体系、以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为载体的融资服务“一网通贷”体系,打造数字政府“豫事网办”新模式。在当前疫情冲击下,河南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等压力,坚持“政府搭台、银行唱戏、企业受益”的原则,按照“中小微、线上、信用、实时、可比”和“紧扣问题、逐步完善”的框架和路径,以构建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为载体,加快建成平台金融数据资源中心和业务服务中心,构建政银企融资服务总枢纽,打造“豫正贷”品牌,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一网通贷”能力。 五、夯实数字基础,稳步推进建设模式 多省数字政府建设紧锣密鼓,夯实数字化信息基础,缩减地域发展数字鸿沟,稳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甘肃持续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筹云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打造数据基座,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构建统一公共支撑体系,打造全方位保障体系。宁夏统筹建立五级贯通联动的数字政府应用体系,拉长应用链条、拓展应用纬度、补齐市域治理短板,构建乡(镇、街道)、村(社区)应用生态,持续推进服务能力下沉,实现政务服务网五级全覆盖。辽宁加强基础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支撑保障和基础设施。深化应用支撑体系建设,建设综合应用支撑平台、知识资源服务平台。优化资源要素体系建设,推进资源要素体系建设。吉林持续推进“吉林祥云”大数据平台能力升级,创新打造高效集成的中台体系,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与开放,推进集约化“数字政府”网上应用 ,打造全流程、跨地区、跨层级的网办服务。 六、强化区域合作,力争跨越发展模式 多地强化区域合作、加速发展,旨在实现数字政府建设机遇下“弯道超车”模式。从省内区域合作来看,四川提出要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加速建设技术先进、供需匹配、绿色安全的数据中心集群,构建数据、场景、产业与安全协同发展的数据中心生态系统,打造国家级算力调度、数据流通和大数据应用示范中心。从跨省区域合作来看,安徽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构建长三角一体化数据共享机制。依托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各类政务服务数据可互通、可查询、可调用。构建长三角地区相关领域主题信息库,支撑长三角地区治理协同、服务联动。从国际区域合作来看,广西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广西和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突出协同化、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打造广西数字政府“一核驱动、五个管用、多维创新”的发展新模式。天津提出要强化区域与国际合作交流,全面推进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创新共同体建设,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应用协同。同时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数据产业化)建设,推动数据开发应用和商品化等领域先行先试。 综上所述,本文总结阐述的六种省域数字政府建设模式,旨在为当前各地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借鉴参考。后续还将继续深挖数字政府建设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以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附件1 省域数字政府“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一览表
作者介绍 杨亚慧|国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王 芹|国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
|
来自: 昵称29322182 > 《数字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