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每个人的一生最终一定逃不过死亡的命运,而死亡也是人生长跑路上的终点。后人即使再伤心也要整理好情绪,为逝者安葬,让他们体面地离去。 现在来说,遗体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无非就那么几种,一种是从千百年前就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土葬,将逝者装进棺木埋进土里;一种是更具有科研意义的遗体捐赠,在死后也能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最后一种大概是目前市面上很常见的一种方式,火葬。 火葬顾名思义就是将逝者的遗体放在高温环境中火化,这样一来人体的很大一部分会被火焰所吞噬,最后只会剩下一个盒子大小的烧不掉的骨灰。后人只需要根据逝者的意愿或者相互商量着,将剩下的骨灰作合理的处置,那么这整个过程就算完成了。 在火化的过程中,人的身体会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那些骨灰又是什么呢? 人体构成根据生物学上的研究,我们知道,人体主要有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有机物无非就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所组成得分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无机物主要由钾钠等各种微量元素以及水组成。在所有成分中占比最大的物质的还是水,它占据了人体总质量的百分之70。 由此可见,人体内既包含可燃物质也包含不可燃的物质。 那么火葬具体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火花过程首先,火葬所需要的温度为870度到980度,因为在这个区间,可以保证遗体被最大程度的瓦解。为了满足这个条件,殡仪馆会使用柴油作为火化的燃料,而柴油在火化炉中剧烈的燃烧,温度最高可以达到一千摄氏度。 在实进行火化之前,火化师会先对遗体做一个简单的检查和处理,将逝者身上所带的首饰等物件取下,然后再放入火化炉内。 人体一开始进入火化炉的时候,炉内的初始温度大约为两百摄氏度左右。随着火化师将燃油喷射点燃进炉内,大概半分钟左右,内部温度就能上升到四百摄氏度左右。 一开始,家属们可能会听到火炉内传来类似“啊”的叫声,听起来就像是逝者的喊叫一样,但火化师会告诉他们这属于正常现象,这是因为遗体在燃烧中会产生气体发生膨胀,而气体随着器官排出体外就会出现这样的声音。 紧接着因为毛发和衣服都发生了燃烧,烧完后皮肤就会完全暴露在火焰之中。不一会,表面就会出现红斑和水肿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高温,皮肤会剥落下来,让肌肉组织浮现出来。 这时候,逝者可能会突然“动”一下,或者“坐”了起来,很多家属都会被这个动作给吓到,但这也是一种自然的现象。 因为长时间的高温坏境,人体的主要组成物质水,也一直都在不断的大量蒸发。大量水分的流失会导致肌肉的伸缩现象,这个过程就会让遗体产生“移动”效果。 与此同时,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体内的脂肪也已经融化成为液体,流出体外被燃烧干净。 当温度达到六百摄氏度的时候,人体内的器官也开始燃烧起来;当火焰温度达到最高温度一千摄氏度的时候,随着一系列“啪啪”的声响,骨骼开始发生断裂,其中骨骼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磷酸钙等无机物都会被逐一分解。 这时候,火化基本就已经接近尾声了。 骨灰的形成根据逝者体型的不同,燃烧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五十分钟就能燃耗干净大部分的物质,只剩下部分碎骨。 此时火化师只需要二次加工,随着机器的运作,这些物质就成为了最后的骨灰。 由此可见,所谓的骨灰其实就是最后没有烧尽的骨头所残留下来的无机物,而这无机物的熔点大约为1400摄氏度。它的重量大约只会占到人体总重量的百分之3.5。也就是说成年男性的骨灰在六斤左右,女性则在四斤左右。 骨灰中有基因吗?基因就是人体内的一种遗传物质,控制人类身体行为的各种表现性状,而基因的载体也就是染色体。 正常人体内一般含有23对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它主要由脱氧核苷酸重复排列形成的一种长链聚合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DNA,再通过碱基互补方式通过氢键连接,形成双螺旋装的遗传物质。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它的本质上就是一种生物大分子。 ![]() 这种有机物自然是逃不掉火焰的灼烧,即使没有得到充分燃烧,但它的结构已经遭到破坏了,所以骨灰中并不存在基因。 ![]() 小结小编一直觉得生命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剖析下来不过就是由那些常见的基本生命元素所构成的。 它们经过一系列神奇的组合竟然能够成为一个物种,最后产生行为,产生意识,甚至成为像人类这样可以思考的高级动物。 不过正因为我们是大自然带来的产物,所以也就无法违背大自然形成的规律,生老病死终究会遇到,但在不幸到来之前,我们可以选择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不留遗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