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120个文言实词用法汇编:第一辑(附文言翻译练习)
2021-12-19 | 阅:  转:  |  分享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120个文言实词汇编:第一辑(第一辑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产品使用说明:①每个实词义项和例句以
课内为主,课外为辅;②重要的实词(考试频率高)都会配上文言翻译练习,方便广大师生教学或备考;③本系列以10个实词用法为一辑,总共1
2辑,欢迎持续关注。【爱】(1)动词用法①喜好、喜爱。如: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译: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又如∶爱不
释手解释:喜爱得舍不得放手爱屋及乌解释:比喻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喜爱和他有关的人和物。②爱护。如:吴
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译: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听(他)差遣。③★吝惜、舍不得。如: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
牛?(《齐桓晋文之事》)译: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头牛?④怜惜、同情。如: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子鱼论战》)【二毛:
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译: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对敌人)屈服。又如:爱莫能助译:虽然同情,但无力相助。⑤通“薆
”,隐蔽、躲藏。如: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译:躲藏起来不见我,急得我搔头徘徊。(2)名词用法:仁爱。如:爱多者则法不立。
(《韩非子》)译:主上太过仁爱,法令就无法立足。【安】(1)形容词用法①安稳、安逸。如: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论》)译:然后得到
一夜的安稳睡眠又如:居安思危解释:处在安逸的环境而想到会出现的困难危险。②缓慢。如:安步当车解释:慢慢地走,就当
是坐车。(2)动词用法①安抚、安慰。如: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译:如果刘备同刘表手下人团结一
心,上下一致,那么我们就应该安抚他们,跟他们结盟修好。②安置。如:安营扎寨译:部队或团体在一个地方驻扎或安置下来。(3)副词用法表
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如: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译: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的?(4)代词用法哪里,何处。如:沛
公安在?(《鸿门宴》)译:沛公在哪里?【被】(1)名词用法被子。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招魂》)译:翡翠珠宝镶嵌被子,灿烂
生辉艳丽动人。(2)动词用法①★覆盖如:泽被后世(常见表达)译:恩泽覆盖到后世的人们(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②★★蒙受、遭受如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译: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受了八处剑伤。③★通“披”,穿如: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译:将军您亲身穿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又如:被甲枕戈解释:身穿坚甲,头枕兵器。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④★通“披”,披散、散开如:被
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译: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3)介词用法表示被动,叫、让。如: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并序))译:每次化好妆都被同行的歌妓们妒忌。【文言翻译训练】把下面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李伯升寇长兴,德往援,击走之
。从援南昌,大战鄱阳湖,擒水寨姚平章。太祖舟胶浅,德力战,身被九矢,不退。(《明史·陈德传》)(题源:2021届山东济南高三下周测
)【倍】(1)动词用法①★通“背”,背弃、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译:希望您(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不敢背弃
项王的恩德。又如:乡利倍义解释: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2)量词用法加倍,照原数等加。如:尝以
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过秦论》)译:他们曾经用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攻打函谷关来攻打秦国。【文言翻译训练】1
.把下面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明年,突厥默啜为九姓所杀,置之河曲之内。睃上疏,疏奏未报,救睃帅并州兵西济河以讨之。睃乃
间行倍道,以夜继昼,卷甲舍幕而趋之。(《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三》)(题源: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考4月模拟)2.把下面划横线句
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恬曰:“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
以不忘先主也。”(《史记·蒙恬列传》)(题源:2019-2020学年广东省四校高三期末联考(新高考))【本】(1)名词用法①本义:
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如: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译:摇动树的根部来看培土是松还是紧。②事物的本源、基础。可引申为农
桑。如:舍本逐末解释:指做事舍弃根本的部分,却过多地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2)动词用法推究、推原。如:抑本其成败之迹。(《
伶官传序》)译: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3)形容词、副词用法原来、本来、基本的。如: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译:这
就叫做丧失了人原本的本性。又如:本性难移解释:指一个人的本来的性格难以改变。【鄙】(1)名词用法边邑、边境。如:蜀之
鄙有二僧。译:蜀国的边境有两个和尚。(2)动词用法轻视、瞧不起。如: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译:孔子看不起他,认为他不
是一个大才。(3)形容词用法轻贱、粗俗:见识浅薄。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译:当权者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兵】(1)名词用法①兵器、武器。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译: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又如:兵不血刃。解释:兵器
上没有沾血。形容未交锋就取得了胜利。②士兵、军队。如:赵亦盛设兵待秦,秦不敢动。(《廉颇蔺相如列传》)译: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
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又如:草木皆兵解释:见到风吹草动,都以为是敌人的士兵。后用以比喻惊慌失措、猜忌敏感的心态。③战争、
军事。如: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发动战争,只是因为有我们两
人在呀。(2)动词用法伤害。如:左右欲兵之。译:左右想要伤害他。【病】(1)名词用法①疾病,特指重病。又如:病入膏肓解释:膏肓相
传是身体内药力所不及的地方。病入膏肓指人病重,无药可救。【常见表达】病笃:病情加重②缺点、毛病。如: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训俭示康》)译:人们都讥笑我固执鄙陋,我不认为这是个缺点(我不认为这不好)。③疾苦、痛苦④祸害不豫修治,北决病四、五郡,南决病十余
郡,然后忧之,晚矣。(《汉书·沟洫志》)(2)形容词用法①枯萎。如: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译:枯萎的树木前
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②艰难困苦③贫穷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假账),府藏不实,百姓愈病(更加贫困)。(《资治通鉴·汉王莽天凤
四年》)(3)动词①担心、忧虑。如: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论语·卫灵公》)译:君子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
己。②生病。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祭十二郎文》)译:你生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③损害。如:病民
译:为害人民④诟病,对……感到不满【文言翻译训练】把下面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
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节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题源:2021届重
庆八中高三阶段性月考)【察】(1)动词用法①观察、仔细看。如: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译: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山
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又如:察言观色解释: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其心意②明察、知晓。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译: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明察,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③考察后予以推举、推荐【官职任免术语】。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陈情表》)译: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2)形容词明显、精明。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答客难》)译:水
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如果太精明就没有伙伴(察:精明苛察;徒:同类或伙伴)。【朝】读音cháo(1)动词用法朝见,封建时代臣见
君。如: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蔺相如每到上朝时,常常称病。(2)名词用法朝廷,朝代。如:伤心莫问前朝事,
重上越王台。读音:zhāo名词用法早晨。如: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文言翻译参考答案】实词“被”:太祖的船搁浅,陈德奋力交战,
自己身受九箭,毫不退却。(得分点:胶浅:搁浅;被:受;矢:箭;退:退却)实词“倍”1.王晙于是抄小路兼程前往,日以继夜,收起甲胃舍弃幕帐轻装急进。(得分点:间行:抄小路;倍道:兼程;趋:急进、疾走)2.虽然被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皇上,但是自知必死却要遵守节义的原因,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导,以表示不忘先主的恩德。(“囚系”“倍畔”得分,判断句,句意得分)实词“病”在百姓遭受灾难后才去思考对策,与事先有所考虑相比,就有很大差距了。(得分点:病:遭受灾难;图:思考、考虑;间:区别、差距)小窗语文·文言实词系列2
献花(0)
+1
(本文系小窗悦读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