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湖北走出,他成为美国名校终身教授,回国创业成功,向母校捐赠千万美金!

 陈正兴 2021-12-20

他曾历经多重身份转换,从农业机械厂工人,到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从美国名校终身教授,到白手起家的自主创业者,他用勇气与拼搏,演绎人生赛道的无限可能。而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取得怎样的成就,他都不忘初心,始终对母校的培养心怀感恩,他与同为校友的爱人一起,在母校设立奖学金、为母校捐建大楼,慷慨捐赠千万美元的背后,是赤诚真挚的校友情谊。他就是武汉大学1977级校友于刚。本期推送,一起来了解于刚的传奇故事。

文章图片1

考入武大,学术生涯启程

于刚是湖北宜昌人,在宜昌城区红星路上完小学,在宜昌五中读完初中、高中。1975年高中毕业后,在湖北宜昌农业机械厂工作了3年。

1977年高考恢复,于刚参加考试,当年中国高考录取率仅有4.9%,为史上最低。凭借着刻苦勤学的精神,于刚最终以232.2分的成绩,考上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无线电电子学专业,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

文章图片2

入学后,于刚依然延续了自己的优秀表现,在武大学习期间,取得了高数100、热力学与统计物理100、力学99、概率论与数理统计99、原子物理98、理论力学98、信号与系统95等专业课高分。此外,于刚还于大一通过了英语免修考试,大二通过了日语免修考试

1982年,于刚考上李政道教授组织的中美物理联合招生计划(CUSPEA),进入美国康乃尔大学攻读物理硕士学位,1985年获理论物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得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决策科学系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于刚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McCombs管理学院任教,1995年获终身教职,1999年晋升学院正教授,成为该校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教授。在15年的学术生涯期间,于刚共发表了8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4部专业书籍,获得了3项专利,创下了辉煌的成绩。

文章图片3

夫妻携手,踏上创业之路

在武大的求学生涯,对于刚来说意义重大。在这里,他不仅获得了深厚的知识积淀,为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还遇到了携手一生的爱人——空间物理系80级的宋晓

于刚是个学霸,宋晓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高数98、原子物理97、微波技术9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92、理论力学91……当年的成绩单虽已泛黄,但依然清晰展现着宋晓的优秀。

文章图片4

珞珈山上、樱花树下,于刚和宋晓在武汉大学谱写了一段才子佳人的动人爱情故事。后来,从武汉到美国,又从美国回到中国,无论是求学还是创业路上,他们都一路相伴。

文章图片5

于刚的创业之路起于九十年代。在美国担任教授期间,于刚曾给IBM、特拉科、美国联航等几家公司做咨询工作。其中,在给美国联航做咨询时,于刚协助它开发了一套针对航班晚点的飞机调度系统,这一系统大受好评,于是美国大陆航空便找到了于刚,希望他也能以顾问身份指导其开发航空实时管理系统。

但此时的于刚更希望自己创业,将自己研发的系统卖出去,而不是仅仅做咨询。于是,1995年,于刚和宋晓在家里的地下室白手起家创立了科莱科技公司,开发航空管理软件,并拿到了美国大陆航空120万美元的订单。

但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刚原本以为这120万美元绰绰有余,航空实时管理系统最多一年就可以完成,却没想到航空实时管理系统太过复杂,又因为没有按时达到预定目标,导致公司现金流断裂,合伙人和团队纷纷退出。

好在有夫人宋晓一直以来的支持,于刚才能坚定信心,最终耗时四年多,完成了原计划一年交接的系统。后来,这套系统让美国大陆航空公司挽回损失3000多万美元,也让于刚荣获了被誉为管理科学的“诺贝尔奖”——当年的弗朗芝-艾德曼管理科学成就奖。此后,于刚开发的管理系统又陆续销往美国的西北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捷蓝航空公司等多家知名航空公司,科莱科技也得到了高度认可。

好几家世界500强企业向科莱科技抛出了橄榄枝,表达了收购它的意愿。此时的于刚也有了回到祖国寻找下一个事业的念头。于是,2002年,科莱科技被埃森哲收购。

2004年,于刚加入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并担任其全球供应链副总裁,参与了亚马逊收购卓越网的过程,并于2006年任全球500强企业戴尔全球采购副总裁,主管亚太地区180亿美元的采购业务和物流管理。一年后,于刚和戴尔原中国区总裁刘峻岭突然宣布从戴尔离职。2008年,两人同时回归,联合创建了1号店。在正确的商业模式加持下,1号店花了5年时间,飞速增长,发展成了一个年销售额近200亿的电商巨头

此后,于刚又瞄准了医药健康领域,创立1药网。历经十年多的沉淀,1药网打通了药企、药店、医生、保险、患者等整个医药健康生态圈,建成由30万家药店组成的全球最大的虚拟药店网络

文章图片6

回馈母校,豪捐千万美元

在成功创业的同时,于刚也始终不忘反哺母校。

早在2004年,于刚就在母校武汉大学以夫妻两人的名义设立了“于刚·宋晓奖学金”。2015年,在出售了1号店的股份后,于刚将“于刚·宋晓奖学金”的规模扩大至200万美元

2019年4月,于刚又与武汉大学签署了800万美元支持建设电子信息学院大楼的协议,该楼又名于刚·宋晓楼,由于刚夫妻二人共同冠名。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和设计,大楼确定规划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地上部分9楼,地下部分2层,建成后包括教学实践、实验科研、教师办公、综合业务和一系列实验技术功能区。2021年12月11日,大楼奠基仪式举行。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在大楼奠基仪式上,于刚表示:“我和宋晓一直希望能回馈母院,回馈母校,回馈这形成和滋养我们世界观的殿堂。有了根,才有大树,才有枝繁叶茂。我俩非常荣幸能为母校和母院的建设尽我们的微薄之力,用我们有限的财富能帮助母院建一栋可以长期发展的大楼。”

文章图片9

于刚(右)宋晓(中)和阎志(左)合影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母校哺育学子,学子反哺母校,于刚宋晓夫妇始终不忘武大“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在求学与创业的过程中践行着母校精神,在取得成就后又回馈母校。他们正是众多爱校荣校的武大学子、校友的缩影,在感慨武大与校友之间深厚情谊的同时,也相信武大电子信息学院能如于刚夫妇所愿,“由此筑巢引凤,能吸引更多科研人才、一流教师和优质学生,能在学术研究和人才教育上更上层楼,成为学术界的标杆,母校的骄傲,院友的自豪”,期待从这里、从武大走出更多杰出人才,产出更多优秀成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