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英作品 关于何家英,早年坊间流传一段趣闻。当时《中国妇女报》刊发文章,一开头就说,何家英这位中国当代的工笔重彩女画家如何如何。何家英看过之后哭笑不得,真没想到自己“连性别都变了,要不怎么能在《中国妇女报》上介绍呢”? 何家英属于大器早成的画家。他生于1957年,曾在农村插队,工余研习国画人物,那时他的画就已是造型严谨、笔墨洒脱。后来他考入天津美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致力于工笔人物画,既继承传统,又融合了西方造型艺术,更有新的探索,可谓“尊重传统而不束于旧范,问途域外而不流于追随”。 工笔人物画源远流长,历代名画家宛若星辰。当代著名工笔人物画家潘洁兹曾大声疾呼振兴工笔人物画,但响应者寥寥。80年代,工笔画进入新的创作活跃期,有了难得的学术环境。1988年,何家英获得“全国工笔画学会首届大展”大奖,成为画坛令人瞩目的新人,当选中国美协理事,也是中国美协当时最年轻的理事。 何家英作品 何家英的创作领风气之先。《十九秋》《山地》参加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后,被《美术》杂志刊载并写了创作谈。《十九秋》源自他在蓟县的写生,柿林深秋色彩斑斓,浓郁的田园风扑面而来,晨雾中的姑娘在林中却步,若有所思,生命中“十九秋”这一宝贵时刻,又使画面增加了神秘感。细腻的笔墨、精致的敷色,把这淡淡忧伤的北方秋林烘托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他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精心构思、创作了工笔佳作《秋冥》。画面上,蓝蓝的天空飘落着金黄色的落叶,一位秀丽的白衣少女,给人以无限遐想,体现出一种引人入胜的韵致,虽为写实,却意味无穷。他的《山地》《惊蛰》《梧桐秋雨》《牲口集市》《米脂婆姨》《酸葡萄》都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刻划我们时代活生生的人”,是何家英的座右铭。 何家英作品 何家英的工笔人物,对女性有一种特殊而强烈的表达欲望,他认为女人是神圣的,他将对女人的感受、理解和爱转向了审美。他的《心语》描绘了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女,在凝目冥思的情态。洁白的衣衫映射着少女遐思的无邪,美妙的憧憬在少女明亮的双眸中闪露,通过眼睛揭示出人的精神本质,真正具有了人学的深度。 他的另一幅工笔重彩作品《街道主任》,看上去有些平淡,而实质上却是异常深刻的人物肖像画,对人物心理状态做了丰富、多层次的刻划,展示了生活中的多侧面和多色彩。 何家英极喜欢南唐李后主的词,他的艺术也浸润着一种诗性的悲情,从无惊乍,亦无躁动。他的工笔画平和含蓄、不激不厉、不抛不露,笔意坚实灵透,充沛纯正。他始终认为:“深情、高格需用心养,用心不深,下笔即俗;相反,养心为用,其格必高,格高就有境界,所画就不小气。”2019年,何家英以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1803万元名列“胡润中国艺术榜”第35位。 何家英作品 |
|
来自: mengk4fz0yyf5h > 《工笔画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