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山不宜飞渡,林迪斯山口(Lindis Pass)

 新西兰导游天舒 2021-12-20

我不确定你将从那个方向翻越横贯南岛的南阿尔卑斯山脉,但还是抱着相当的诚意建议在通过林迪斯山口(Lindis Pass)时停车小憩,校验一下你我对于壮观一词的理解有没有太大差别。


林迪斯山口在8号公路上,翻越时的最高点海拔971米,这里是一个分水岭,东西两侧各是克卢萨河与怀塔基河的集水区,(换句话说,那些急于各找各妈的水流自此各奔东西),经过了充满意外嶙峋和岩石突兀地貌的中奥塔戈折磨,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一个摆脱那些不详岩石的突破口,自这里向东,即将进入广袤的麦肯齐盆地。

且慢,还没那么快,别以为那么轻易就能摆脱奥塔戈的魔掌,怀塔基区政府还没讲完呢,本来奥塔戈大区与坎特伯雷大区之间的界限划定就是南阿尔卑斯山脉,理论上应该就是非此即彼,可即便通过了分水岭,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怀塔基区仍旧不依不饶,强力竖在山口的这块牌子其实就是在说:划界靠贡献,怀塔基河的事儿你坎特伯雷不操心,就别怪奥塔戈人民再插一杠子。

好在坎特伯雷比较质朴,也没叽叽歪歪,你说啥就是啥吧,我也不去争

林迪斯山口很早就有毛利人在通过,1857年,我们早已熟知的官方测量员汤姆森穿越了这个山口,顺便又用了自己家乡的一个岛为此命名,那是英格兰东北部的一个乡土味道浓郁的地方。

如果在冬春季节赶上下雪,林迪斯山口就变形,主要是变漂亮,其次是变得很难走,路面会结冰,动力差的车子开行不易,所以2008年在山口设置了远程摄像头,一旦路面情况不好,两头就会封路,要知道,这个山口的事故率还是相对很高的。

春夏之际,则有另一番景色,散碎在低洼处会开满蓝紫色的蓟草,如果适度合适,还会有大片的鲁冰花盛开。

很多人愿意穿越这个小径继续向上攀爬,大约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就能抵达一个高点,在那里俯视,风景更美!

之所以有种壮观的感觉,大概是因为没有植被遮挡,四目望去,无论是冬春还是夏秋,都是光秃秃的样子,除了降雨相对比较少的原因,还因为海拔高且风大,高大的乔木无法适应这种环境,甚至很多种子也无法存留下来,所以漫山遍野大多就都是那些耐旱抗冷的积雪草,(主要是一些毛茛类 ranunculus haastii ),并且承诺永远不会长高,就趴伏在山坡尽最大的努力减小风阻,以求平安。

越过了山口,则是一马平川的感觉,进入坎特伯雷的农业区,麦肯齐盆地穹庐天地,四野辽阔,则又是另一番情致矣。


前一篇:垂直维度的新西兰︱老教堂(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