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馆剧透!重宝“王的黄金面具”亮相!还有更多宝贝!免费预约→

 zjshzq 2021-12-20
图片

周二,也就是明天

沈阳博物馆就要正式开馆啦

图片图片图片

辽沈晚报记者提前探馆

为您揭开沈阳博物馆的神秘面纱

这些亮点展览重磅文物

不容错过!

图片


穹顶借鉴沈阳故宫大政殿纹饰

从正门进入沈阳博物馆

进入眼帘的是以“天地阳”为主题的

博物馆中庭

这里就让记者眼前一亮

穹顶

是借鉴沈阳故宫大政殿

天花藻井纹饰金字福禄寿禧

为设计内容,美轮美奂

图片

据介绍,中庭处利用“光能驱动”技术

可将阳光引入,投射在地面上

形成巨大的时间日冕

让置身其中的每位观众感受到

沈阳历史的更迭,时空的转换

图片

当四周透明的挡板切换成“雾幕”时

可与中庭形成一个

巨大的720度观影区

会看到数字化展示《紫气东来》

图片


冰屏壁画充满沈阳元素

走进沈阳博物馆的

序厅

一定会被一幅巨大的冰屏壁画所吸引

它将独具北方特点的冰花图案

与代表沈阳重要节点的历史内容相融合

从这里就能了解到

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与主冰屏相呼应的是两侧的环屏

在环屏上可通过文人墨客写下的诗句

了解不同时期沈阳的风貌

图片

这个冰屏的画面上可欣赏到秦开、努尔哈赤等一些在沈阳历史上有着重要作用的历史代表人物,在最上方是沈阳有人类活动史的标志-木雕鸟,也是我们俗称的“太阳鸟”。下方是沈阳出土的一些文物有瓦当、铜镜、信牌等等。四周有大政殿、大青楼、无垢净光舍利塔等沈阳标志性建筑。

这些“沈阳元素”相融合形成了冰屏壁画。


“镇馆之宝”辽代金面具

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沈阳此前从未有过通史展

将于12月21日开馆的沈阳博物馆

《沈阳历史陈列》

展填补这一历史空白

图片

在该展第一展厅沈阳源流中

占据C位的就是“镇馆之宝”

辽代金面具

图片

这面出土于康平沙金张家窑林场辽墓群的

辽代金面具,十分罕见,

为目前国内出土的第三副辽代黄金面具

属于目前同类金属葬具的最高等级规格

在辽宁地区尚属于首例,

曾入围2017“全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其材质几近纯金,面部特征写实,眉、眼、耳、鼻、口等五官刻画细致,睫毛、胡须清晰可见,具有蒙古人种特征,为青年男性。

图片

它不仅是一件奢华的金器,还反映着契丹人的独特丧葬习俗。这件面具被戴在墓主人脸上,四周边缘有穿孔,将它与墓主人身上穿的银丝网络固定在一起,二者共同将遗体包裹严密。当时的人们相信,这种做法有利于遗体的保存。

对于墓主人的身份,根据该墓的形制规模和随葬品的等级,墓主人应当有“王”一级的大贵族身份。墓葬所在的康平西部,在辽代属于遂州,是南院大王的属地。南院大王管理契丹最强盛的部落之一,属于辽朝的核心重臣,此墓主人很有可能担任了这一官职。


荟萃辽河流域450余件套文物

玉猪龙、金步摇、鸡冠壶……

这些宝贝文物将在沈阳博物馆三楼 

《璀璨·融合——

辽河流域博物馆馆藏精品荟萃》展览

与市民见面。

图片

图片

▲一楼信息

图片

▲二楼信息

图片

▲三楼信息

该展是中国首个以辽河流域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大展,展品来自辽河流域的21家博物馆,荟萃各馆珍贵文物450余件套,展出文物数量、质量均创历史纪录。首次向世人展现辽河文明尘封在历史神秘面纱下的锦绣真容。

重点文物包括新石器时代红山玉龙、西周“登屰”方罍、前燕花树状金步摇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千余年前三燕贵族佩戴步摇冠

本次展览分为

玉见、金辉、铸文、瓷韵、杂华5个单元

展线以文物分类为纲,

以历史时间为轴,

以文物种类为组,

以文脉纽带串联,

结合图文并茂的版文

向观众呈现辽河文明的华美篇章。

图片

具体从各单元来说

玉见单元中

8000年前

查海先民制作玉玦的切磋琢磨;

5000多年前

红山古国的文明滥觞,龙出辽河源;

2000多年前

战国秦汉的烽火狼烟;

1000多年前

契丹女真的春水秋山;

300多年前

满蒙贵族的琳琅璀璨

都在这里逐一展现。

图片

金辉单元中

在这里可以穿越时空

回到古人开采黄金的劳动场景中

一睹古代先民

令人叹为观止的金属加工工艺

能工巧匠们制作的小巧精致的艺术品

展现给观众的却是

那一抹璀璨耀目的华光

图片

金光闪耀、步摇生姿,

国宝级文物金步摇,

可以让观众一睹1000多年前

三燕贵族佩戴步摇冠的丰姿。

在本次展览中,

就可以欣赏到多件精美的金步摇。

图片


古人也爱吃“羊蝎子”

铸文单元中

商周青铜器领衔的青铜文明扑面而来

鼎簋罍钟见证礼乐的兴衰,斧钺戈矛唤起战争的记忆,金戈铁马、甲骑具装,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在此擦出火花,促进了民族融合发展,成为构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单元。

朝阳博物馆藏的前燕龙首柄铜魁

里边盛放了羊骨头

在我国古代,魁是一种常用的盛用器

可以盛羹,也可以盛酒。

从这件十六国的文物可知

1000多年前古人也爱吃羊蝎子。

图片


辽代特有陶器造型鸡冠壶

瓷韵单元中

古代陶瓷工艺通过一件件

造型别致的壶罐杯碟展现给观众,

古代先民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也通过这些精美的文物

让世人去探究和品位。

图片

瓷器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在获得丰厚贸易回报的同时,也沟通了地球两端的东方和西方,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更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中国的名称。造型生动,具有契丹草原民族风格的辽瓷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颗明珠。

图片

鸡冠壶,辽代特有的陶瓷器型。

亦称“马镫壶”、“皮囊壶”。

是模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的样式

而烧制的陶或瓷壶。装水或盛酒的器皿。

图片

一组朝阳博物馆藏唐代女陶俑

造型各异,动作生动。

有吹箫的,吹笙,还有抚琴的,

让人见识了唐代“女团”的魅力。

图片

图片

杂华单元

则展现了古代先民创造的其他精美的艺术品

飘逸的书画、通透的玻璃、彩绘的陶器

方寸之间展现的却是文脉滋养的厚重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