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曾:首屈一指的阳安针灸师林淑慎(总第557期)

 简阳君君 2021-12-20

图片

▲林淑慎

傅瑞华:
针灸技术源远流长,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强项和宝贵遗产之一。立志继承和发扬光大针灸技术,为患者及时解除病痛折磨而倾情倾力的医务工作者,理当受尊重,姓名应彰显,事迹应记录,存档入书,以昭后世。
本文介绍曾任简阳中医院针灸医生林淑慎的医术、医德和勤学苦练、以身试针的成长过程。英雄不问出处。一个文化不高、却一心向学专长的基层员工,机遇一来,就抓住不放,靠着一股子韧劲,硬是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立身扬名。她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平易近人的故事,极具情感色彩,也是杏林佳话。
薪烬火传,林淑慎的女儿李林,同样是当今阳安的针灸翘楚。母女俩都是简阳中医院的骄傲。
图片
首屈一指的阳安针灸师林淑慎
图片

杨 曾

说起传统中医,最容易让人想到的就是银针、火罐或者艾条。而提及简阳著名的针灸师,继六十五年前组建简阳人民医院针灸科、1975年离世的徐敬臣和在养马镇居家义诊、于1964年离世的邱泽生这两位陈旦安授业数载的高足之后,要说业精于勤,敬业守业,在岗爱岗,医患关系和谐,最受欢迎,首数简阳中医院的林淑慎。她曾让一个哑巴开口喊了妈妈,也曾拦下一位满脸泪水的父亲,救活了正要被他埋进土坑的小儿。斯人已逝,但她的仁心仁术,已全盘传给了女儿李林。

图片

▲二排右三为林淑慎

 一针见效,啧啧称奇

林淑慎,1930年2月26日出生于龙泉驿柏合乡,在家排行老大。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月,个头还不及灶台的她,早已能捡柴生火,烧水做饭,成了爹娘的帮手。
1947年,不满17岁的林淑慎,进入龙泉驿柏合乡一家规模不大的诊所,跟师学徒。开始没有固定的工作安排,几乎就是个勤杂工,哪里需要哪里干,每月津贴五六元。工作之余,她寻思着应该学有所长,便一头扎进诊断室,看医生把脉,处方。
苍天不负有心人,她终于等来了大开眼界、提高觉悟、转折人生的机会。因躲避战乱入川,在简阳养马镇上开业坐诊的上海名医、针灸之父陈旦安,到简城讲学授徒,并举办针灸短训班,林淑慎听到消息,赶去报名听课。
第一次近距离面对银针,林淑慎懵了,她不敢相信,细如发丝,长不足三寸,短仅半寸的银针,不仅能穿透皮肤,改善睡眠、缓解疼痛,还能让卧床多年的病患重新站立,走出家门,更能让病入膏肓的人起死回生。培训结束,林淑慎满脑子都是银针、穴位和穿行于人体的经络。

图片
▲林淑慎、李治国夫妇,摄于1978年夏天。

次日,她找来银针,对着左手的合谷穴就是一针。针尖刚触到皮肤,针身就弯了。虎口处一滴红色的血,仿佛毛毛虫探出的头。林淑慎懵了,她记得那天将手放在脉枕,老师手上的针,就鸡吃米似的一啄,酸麻重胀的感觉顿如蒸笼上的白气,贯遍全身。可她手中的针,不过是少了箭头的箭,轻轻一弹,别无动静。
下午,林淑慎填写发票金额中的数字“1”,一笔拉下,蓝色墨迹中间竟然有个白色的点。她以为是虫子,用嘴吹了吹,又拿手扬了扬,虫子丝毫不动。对着亮光一看,原来是个小洞,边缘光滑齐整。于是,林淑慎以它为圆心,用银针在周围密匝匝地扎了好几圈。可扎出的洞不是左歪就是右斜。林淑慎拿上针和发票去找李嫂,李嫂的针线活绵密紧实,是远近出了名的。她搭眼就说,林淑慎手不稳。还说给人扎针其实跟缝衣服、纳鞋底一个理,靠的都是指力。直进直出,针脚细密耐看。指力不够,一针长,一针短,不紧就松。
林淑慎听后,茅塞顿开。每天一有空,就在报纸、发票或是回收的处方签上练习指力。针孔一旦细圆,纸就增加一页,直至增加到十页,针都能轻松扎进,林淑慎又拿自己试验。这次,她选的是膝眼下的足三里。后来据她回忆,针一下去,一种撕裂的感觉,就从膝盖牵至脚底。当时林淑慎的第一反应是针断了,腿废了。回到家,她蒙头就睡。隐约中,一根比指头还粗的针朝她飞来。眼看就要刺进她的胸口,林淑慎惊叫着坐起。她摸了摸胸口,又伸手拍了拍被子里的腿,还能动。于是,一边回想着那个梦,一边四处望望,觉得自己应该找一种接近皮肤的东西来练习进针的角度和深浅。她想到了红薯、土豆,想到了地里的莲白,池塘里的泥鳅……后来,她抓过棉袄,从中揪出一撮棉花,裹成球状,在上面提插捻转。有天回家的路上,她的脚扭了,脚踝瞬间肿成包子。如果是往常,她定会捡一截树丫撑着,或是单脚蹦跶着回去。可那天,她取出银针,几针下去,脚就轻松着地了。

图片▲姊妹合影(前排中为林淑慎)

医德感人,口碑载道

1956年,林淑慎调入简阳联合医院,师从张国勋学习医术。当时,医院还是一排低矮的瓦房,坐落于简城南街25号,与邮电局相毗邻。林淑慎除了针疗,还兼做药房工作。
两年后,针灸科成立,林淑慎调离药房,成为医院第一位专职针灸医生。诊室就在进大门左边第一个房间,大雨大漏,小雨小漏,黄泥巴的地面不是这儿鼓个包,就是那儿有个坑。
针灸科成立初期,诊室前门可罗雀,偶尔闪过的一两个人,也只是探头看看就走。为了方便患者,她拉长上下班时间,早来晚归。不论春夏秋冬,总是送走最后一个病人,才摸黑回家。天气转凉,林淑慎到科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烧上一盆炭火,有了这个随时能见的医生和一个暖手暖心的火盆,小屋一下子热闹起来。
图片
▲林淑慎(右)和女儿李林

1962年,简阳联合医院更名为简阳县中医院,门诊人数骤增,针灸医生也从一名增至两名。原有的治疗床位已经无法满足需要,许多前来就诊的病人都自带小凳,有的和林淑慎商量,干脆坐着扎针。
1982年初,新建的五楼一底的中医院门诊大楼竣工,针灸科从一楼搬至二楼右边最后的两间房,床位从以前的四张增至八张,还特别添设了不少坐椅。
有一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林淑慎送走最后一个病人。这个病人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每次扎针,他的儿子都会在胯下给他勒上一件汗衫或一条棉布。即便如此,治疗床上的褥子也经常被浸湿,甚至拧得出水,搞得她又当医生,又当浆洗工。
她锁好门正要回家,一位满脸胡茬,身着蓝布褂的老人急匆匆叫住她。老人说自己的孙子三岁了,还天天尿床、尿裤子。中药吃了,西药吃了,就连村里人说的秘方,一种生活在柏树上的虫子'滥尿狗',也去逮了七八只,烙饼一样放进热的锅中,烙焦后碾末给他服下,还是没用。林淑慎心里没底,望着老人帽檐下腾起的白雾,答应试试。

图片

前排左起:李丽华、高美英、林济跃、陈凌飞、吴秀英、李林;

  后排左起:田世荣、李梅、林淑慎、李廷贵、文波。

第一个疗程下来,孩子病情变化不大。新疗程开始那天,孩子手举着风车跑进来。林淑慎心里一怔,蹲下身拍着他的脸道,从今天起,只要不哭,不要爷爷压手压脚,就给他叠飞机、轮船和千纸鹤。望着林淑慎随手取过的一张长方形红色卡纸,孩子点了点头。
一个月下来,孩子打湿床铺和裤子的次数少了。林淑慎看到了希望,她通过对脉象、舌苔和孩子发育情况的判断,认为在给孩子增加营养的同时,应该用中医的手段来提升他的阳气。于是,林淑慎改用温针和穴位注射相结合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治疗。
两个月后,孩子的病治好了。此后,林淑慎一有空,就研究疑难病症的治疗。并先后在顽固性面瘫、小儿麻痹症、中风、尿潴留、男子精虫减少等方面取得成果。
1981年,女儿李林进入中医院,跟她学习针灸。林淑慎不搞特殊,要求女儿少做多看。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练习指力、指法,熟记人体穴位经络,学习各类医典。直到女儿在她身上试针都能穴到气到,心神合一,才逐步放手。

 图片

▲林淑慎

医者仁心,患者为大

1989年3月,林淑慎退休,还是每天来医院。看看诊室的人是多了还是少了;看看女儿是不是和大家相处融洽;特殊位置的针法,她是否已得要领。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对女儿竖起大拇指,林淑慎才开始规划起自己的退休生活。殊不知第一天和朋友相邀去公园散步,就路遇有人栽倒在地,不省人事。急得林淑慎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跪地就实施抢救。
此后,林淑慎每次出门,挎包里都装着银针、棉球、艾条、酒精和火柴。街头巷尾,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是她的治疗室。一天,有个卖菜的老农找到正在给人扎针的林淑慎,说他的膝盖里像是有团火,烫得他走一歩痛一步,想请林淑慎把火给取出来。林淑慎笑了笑,卷起他的裤腿一看,老农的两只膝盖像是充满气的气球,又红又鼓。这种情况,单扎一次根本达不到效果。她告诉老农,明天十点还来这里找她。

图片

全家福(二排左二为林淑慎),摄于1982年春节。


第二天,林淑慎左等右等都不见人来。眼看十二点多了,正要离开,老农才挑着两个空菜筐过来。隔得老远,就大声解释,说是今天不逢场,买菜的人不多,就在菜场多等了会。做完针灸,天下起了雨,林淑慎了解到老农还得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家,而来来回回这么远的路程,即使他天天来,天天扎,也收效不大。林淑慎一番犹豫后,让老农随自己回家,把腿病治好再走。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许多患者慕名而来,将林淑慎的退休规划全部打乱。直至股骨头骨折瘫痪在床,林淑慎才放下银针,把时间交给自己。
2013年1月23日,林淑慎走完了她82岁的人生。灵柩安放当天,许多病人都自发地来为她送行。这位把时间都给了病人,把方便都给了病人的林淑慎,就是他们心中的活菩萨。

图片

▲李林

 薪烬火传,李林成了针灸翘楚

在林淑慎的培养下,女儿李林迅速成长,独当一面,挑起了医院针灸的重担,患者盈门,有口皆碑。退休后,她被其他医院作为极其难得的人才,礼聘上岗,继续发光发热。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左起:钟红英、林兰英、付会玲、杨曾。

杨曾:文字,星辰一样装点着我的天空。不期而遇的你是精彩,也是传说。自幼爱好文学,有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