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为何将房事,称之为“周公之礼”?古人的智慧令人汗颜

 柠檬猪nyzbh9re 2021-12-20

我国对于夫妻之间同房的行为,一般都会表达的十分含蓄,与西方人的风格完全相反,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对待“礼仪廉耻”看得非常重要,尤其是身处于古代之人,其中也有孔孟之道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之下。

我们在古代的影视剧当中,常常会出现结婚之人都是行“周工之礼”,这个词的意思也是含蓄的表达了男女之间的事情,但是为什么会被称为“周公之礼”呢?

相传在西周初年,当时的民风非常混乱,尤其是在男女之间的关系上,在当时许多年轻人随便发生了关系,当时周公为了整治当时民风混乱,才制定了“婚仪七礼”,七礼在古代意味着:“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大概的意思,纳采:男方要去请媒人去女方提亲,女方同意后在备礼去求婚、问名:男方问媒人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等,为了防止近亲结婚、纳吉:男方将女方的名字或者八字带到祖庙占卜、纳征:男方送聘礼给女方、请期:男方指定婚期,寻求女方同意、亲迎:男方将女方迎娶进门。

最后一个敦伦这个环节是指的是天伦只和,也就是说夫妻双方在新婚之日礼行房事,然而周公和妻子在前六个环节配合的都挺好,可奈何最后一个环节却遭到妻子的拒接,因为抹不开面子,所以看到葫芦将其掰开,敦伦就如同葫芦一样重新合为一体。

从此之后,男女之间就用“七礼”,不像之前那样随随便便,后来在古代结婚的时候都选择用原配的葫芦成为婚礼当中的礼器。

其中还有个规定就是男女不能随便发生关系,除非到了结婚当天才可以,于是后人因为周公指定的《周礼》,于是很多人就称之为“周公之礼”。

但是周公之礼究竟是不是周公所创,我们也无从得知,毕竟没有办法到西周的时代走一趟,不管“周公之礼”何时出现,也是人们对待此事的一种看法,也是人类的进步。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重修礼仪,将七礼改成了六礼,当然这六礼流传至今,虽然七礼的最后一项被删除了,但是民间还是有将葫芦记载到典礼当中,虽然算不上正式的礼仪,但是老百姓对葫芦也是一种认可。

在历史的场合之中,对很多东西都赋予了其中的意义,比如新婚的时候要喝交杯酒,在古代也被称为“同心酒”,甚至还有地方用葫芦代替杯子。

就连我们现如今的生活依然有地方遵守这个习俗,可见房事对于古代和现代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希望后代们能够多子多孙,古人在行房事的时候面子非常薄,又非常重视,所以:周公之礼也就成为了房事的代名词。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真的令人汗颜,毕竟有些难以启齿的事情,他们却用非常简单的语言还不有失礼仪的情况下,发明出来。

周公指定的七礼不仅影响了历史长河,也影响了现如今的我们,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还是在沿用他留下来的礼仪,虽然有些礼仪已经被我们摒弃,但是其中的意思却没有发生改变。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