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枣庄市“枣办好”呵护企业“全生命”

 上帝也有烦恼 2021-12-20

全文字数:1644 字

预计阅读时间:4 分钟




今年以来,枣庄市以满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从项目签约落地、建成投产到成长发展等各个环节入手,实施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和系统集成改革,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全流程、“枣办好”政务服务,有力地优化了营商环境,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三项服务”

加快项目“落”下来

政策服务抓“早办”。建立拟落地重点项目管理库,从省重大项目、省重点项目、市重点项目、市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和其他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项目中筛选入库180个,围绕手续办理、要素保障、能耗指标、环境评价等10余个领域,主动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审查,指导做好项目开工前期手续办理工作。

审批服务抓“简办”。深化“一次办好”改革,简化市场准入环节,把全市企业开办全流程合并为营业执照申领、社保登记、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登记和印章刻制、涉税办理2个环节,全程网办、一日办结,免费为企业提供营业执照、印章、发票(不含增值税专用发票)及税控设备。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实现50个行业“一证准营”全覆盖,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审批时间均压减70%以上,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结。

用地服务抓“快办”。把强化土地要素支撑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速度最快、服务最优”的原则,在快批快办、提速提效上力求突破。深化“要素跟着项目走”改革,严格落实重点项目精准保障和联审机制,推进新增用地指标配置精准化、项目化,指导各区(市)全面梳理用地需求,按照轻重缓急进行项目排序,好项目优先、急用优先、开工优先。

创新“三项机制”

帮促项目“建”起来

创新“专员帮办”机制。从全市各类重点项目中筛选78个省级重点项目,由市直部门、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等78个部门(单位)负责帮包,每个部门(单位)选派一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县级干部作为项目推进专员,明确项目建设“办事员”、企业发展“参谋员”、问题解决“服务员”、政策解读“宣传员”四项职责。

创新“现场督办”机制。改革全市重点项目观摩会议形式,由过去的“看先进”“树典型”变为“看落后”“找问题”,把“现场观摩会”变成“现场办公会”。今年7月底,市委书记、市长带领市级领导、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全市29个进展缓慢的重点项目现场,不看典型、只讲差距,一对一精准调度,点对点把脉问诊,面对面解决问题,实打实协调推进。

创新“倒逼催办”机制。建立公开亮屏监督和媒体定期双公开制度,对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包括省、市重点项目名称、起止年限、建设地点、建设阶段、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完成投资和占比等内容,在枣庄政府门户网站、枣庄日报、枣庄广播电视台等公共媒体,“灯塔-枣庄党建在线”“节点考核”等政务APP和枣庄市政大厦门厅电子屏公开。

搭建“三个平台”

扶持企业“壮”起来

搭建“企呼枣应”平台,办好企业的“急事”。整合各类热线40余条,创建“企呼枣(早)应、接诉即办”综合平台,扎口受理企业各类咨询、求助、建议、投诉、举报类,并建立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闭环运行的工作机制,做到企业诉求“统一受理、统一服务、统一督办、统一回访”,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搭建“金融支持”平台,办好企业的“难事”。融资难、融资贵是企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难题。聚焦“6+3”现代产业体系,建立产业发展投资平台和股权投资平台,启动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试点工作,首期6000万元已到位。积极争创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全面建成普惠金融服务中心,注册企业1.3万家,融资120亿元。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办好企业的“要事”。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优化“政产学研金服用”资源要素配置,构建了“1+N”创新创业共同体(“1”:以浙大山东工研院为龙头;“N”:不同主体、不同模式、不同路径、不同方向的创新创业共同体),走出了“平台+人才”“研发+企业”“资本+项目”的发展路子。

编辑: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源:
山东改革图片

“枣庄改革 政研”微信内容2021年第247

(声明:版权所有  转载须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