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代大权:鲁迅与新兴木刻的遗韵今声

 gudian386 2021-12-20
代大权:鲁迅与新兴木刻的遗韵今声

《中国美术报》第244期美术新闻

以艺术唤醒人心的先锋

——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

【编者按】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史上,鲁迅是美术革命运动伟大的先驱者和实践者。本着“美术为人生”的根本目的,鲁迅以其文字、绘画、书法、设计等方方面面的探索阐释美、表现美,以美启蒙民众、唤醒国人。

1912年,鲁迅被任命为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博物馆、图书馆、动植物园、美术馆及美术展览会、文艺、音乐、演剧、调查及搜集古物等事项。1913年,鲁迅发表了《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从何为美术、美术之类别、美术之目的与致用、播布美术等四个方面,系统性地阐释了他的美术观。他指出美术的三要素:“一曰天物,二曰思理,三曰美化。”又说:“美术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谓。苟合于此,则无间外状若何,咸得谓之美术;如雕塑、绘画、文章、建筑、音乐皆是也。”

鲁迅相信,广义的“美术”能够解放性灵,达到“起国人”的功效,因此热心投入到各种美术活动中。他曾多次举办美术展览、支持和指导十余个美术社团、编辑出版中外美术书刊十余种、发表大量评论中外美术的文章、翻译多种国外艺术理论书籍和论文。他最先承担起了大量介绍欧洲版画的重担,并成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直接推动者……

在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为纪念鲁迅对现代中国美术发展作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本期《中国美术报》特别策划本专题,从鲁迅早年“立人”之说中对科学与艺术的思考、鲁迅的各项艺术活动以及今天通过展览和艺术创作对鲁迅的纪念等方面,多角度呈现鲁迅一生的美术活动及其艺术思想,探讨鲁迅与20世纪中国美术流变的关系和对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的影响。

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新兴木刻运动于今己有90年了,古代称90岁的人为“耇”,小篆中耇是形声字,老(省略匕)为形,句(勾)为声,本义指脸上斑痕累积、体态背驼腰弯的老人,岁月其徂,年其逮耇。新兴木刻却从不显老,一代代新人新作层出不穷。新兴木刻之所以常读常新,首先是倡导者鲁迅先生对艺术创作积极入世的艺术观,他将对时代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怀、对民众的关怀悉数注入木刻的精神血脉中,关怀不仅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更是对人性痛彻心扉的关照,他对自己的文学创作是如此要求的,在对木刻这一古老艺术新兴的努力中,更是有着迫切的期待。

鲁迅先生在《华盖集·导师》一文中曾说“……近来很通行说青年;开口青年,闭口也是青年。但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新兴木刻的事业正是针对要前进的青年,针对着时代冥暗之际而渴望光明的艺术青年。鲁迅将目光注视到最简便能学又最容易传播的版画,传统的复制版画因创造性的缺失而无以再继,新的版画则必须争取新的生命、创造的生命,如此才有“新兴”的可能。

代大权:鲁迅与新兴木刻的遗韵今声

鲁迅与木刻讲习班成员合影

1931年8月,鲁迅先生亲力亲为,在上海组织了中国首个现代木刻技法学习班——木刻讲习会,中国从此有了版画专业教育,从此有了千千万万毕业于版画专业的艺术家,为中国现代美术耕出深深的痕迹。这以后,他又不辞辛劳地将麦绥莱勒、珂勒惠支、冈察洛夫等一批欧洲版画大家的作品,通过托朋友洽购、用中国夹宣纸交换等办法,引进至国内,介绍给版画青年们,所以中国现代新兴版画的开篇,实际也是中国现代美术的革命,旗帜鲜明地亮岀为大众、为社会、为现实的“三为”主张。所以今天再看新兴木刻,就不仅是作为一种表现手段的版画的新兴,也是中国美术发展的新兴、中国文化艺术方向的新兴。这历史关键的一页正是由鲁迅先生掀开的。

新兴木刻所倡导的为人的艺术主张,对人性的关注与关怀,积极入世的思想观念,直接促成了版画语言品质的变化,与对社会、对现实的关注同样具有意义的这种变化,首先是对版画的本体语言物性品质的关注,这一关注除了在表现语言层面探索写实与写意的殊途与同归,更重要的内核是在物性价值的认识中肯定人性价值,探索的前题首先是对版画艺术价值的体识。这一基于本体意义层面的体识实际一直贯穿于中国版画的历史。

代大权:鲁迅与新兴木刻的遗韵今声

1930年代鲁迅译介、编印的外国版画书籍与1936年2月17日鲁迅致野夫信件

早期的版画是以克服物的材质特征为再现的前提,物的价值更多地体现为手段的价值、工具的价值,无论早期的经卷插图,还是民间的年画纸马,版画多是从中国传统绘画的立场,形成以线描勾勒为表征的造型语言,并由此固化了中国早期版画的审美维度。新兴木刻版画虽然借鉴了同一历史阶段的欧洲等版画语言式样,引入“三度空间”与“体积塑造”的概念,以黑白灰的色调关系取代线描结构的表现特点,却因其“即刻能办”的速成目的与“匕首投枪”的实用主张,将人与物的矛盾行为转化成人与人的利害关系,强调了人的主观意识而忽略事物的客观价值。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木刻运动中,虽然曾有过版画的民族形式与外国的表现风格之争,却只止步于不同民族文化及表现语言的层面上,未能触及产生表现语言、影响表现能力的物性因素,版画语言本体的意义像空中掠过的浮云阵雨,并未给大地留下实质的润泽。历史进入到20世纪末时,中国版画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终于有了一段稳定从容、休养生息的重要阶段。这段时期,大量版画创作的成熟使其数量逐渐转化为质量,对版画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也随着质量的提升而有了明显的变化。

代大权:鲁迅与新兴木刻的遗韵今声

李桦 鲁迅在木刻讲习会 版画 1956年

鲁迅先生倾力倡导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同时,播下了艺术创作更现实、更人性化的籽种。新兴木刻的精神引领思想、新兴木刻的思想促进语言、新兴木刻的语言拓展了形式、新兴木刻的形式丰厚了新兴木刻的精神,在这一精神生态的起承转合中,中国版画始终年轻,是精神的关照与传承让中国的版画宏毅深刻、精专久长。


(作者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