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繇小楷的继承者—书圣王羲之

 mengk4fz0yyf5h 2021-12-20
文章图片1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王羲之少时从卫夫人学书。卫夫人师承钟繇,虽未亲聆钟繇的教诲,但她和钟繇生活的时代相距不远,她在钟繇去世后四十二年出生,学书时见到钟繇的法书真迹不是很困难的。宋代米芾说过,学书“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在这点上卫夫人是有幸的。王羲之少时随卫夫人学书,她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对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钟繇代表作《宣示表》王导东渡时将其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少,又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相传我们见到的都是王羲之临本的摹刻。《墓田丙舍》等诸帖相传皆为右军临本。可见王羲之小楷是钟繇的直接继承者。

王羲之《黄庭经》得钟繇法,雍容和雅,笔法和钟法基本相似。略有差异的是横画开始平直,起伏变小。撇画、捺画自然舒展、竖画开始放开,结构中宫逐渐紧密匀称,形体逐渐变方,隶书痕迹减蜕,对后世唐楷的成熟奠定了基础。和我们认知的楷书印象基本无二。

文章图片2
00:00 / 00:00
2X快进中
重播
播放
00:0000:00
进入全屏
画中画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张占军书法日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