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伴随着网络产业的飞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漏洞实施诈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由于此类案件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破案难度、成本极大,致使各类网络诈骗案件居高不下。 1 不!要!刷!单! 民警接报后立即启动止付机制,经与客服及该电商平台所在地的警方沟通后,及时将该笔订单拦截,并将全部钱款退回到张女士的账户中。 警方提醒: 网络刷单都是诈骗 不要有贪图小便宜 和轻松赚大钱的心理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 大家一定要留个心眼 切莫一时贪心掉入骗局 2 “游戏账号”诈骗套路多,“氪金”需谨慎! 警方提醒: 网上交易时,不要轻易进入不熟悉的网站,可通过知名搜索引擎确认网站的真伪。 不要轻易点击对方提供的网址链接、填写个人资料,更不能直接向交易对象的账户直接汇款,避免上当受骗。 “提现要交手续费”、“账号冻结”都是骗子惯用的伎俩,目的在于诱骗受害者不停地向虚假平台账户充值,其实就是转账到诈骗分子账户,永远都不可能提取出来。 网游诈骗一般以正规网站面目出现,辅以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很多沉迷网游的年轻人容易上当受骗。 3 网络投资诈骗: '来钱'最快? 骗你最狠! 4 “越借越穷”的网络贷款诈骗 5 冒充“公检法”诈骗, 民警办案一律面对面! 冒充“公检法”诈骗是指:通过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执法、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声称受害人的身份被冒用或者涉嫌各类犯罪,要求配合执法、司法机关工作,进而诱骗受害人将钱财转到犯罪嫌疑人提供的银行账户。 1. 犯罪分子利用国家执法机关的威信,和群众对法律的敬畏心理,通过改号软件,将电话号码显示为公检法机关对外公布的电话号码,联系受害人。 2. 编造诈骗理由,骗受害人说涉嫌洗钱、贩毒、拐卖儿童或者法院有传票、信用卡透支、医保卡被冒用等。 3. 诈骗分子扮演“警官” “检察官” “法官”等角色,制作所谓“逮捕证” “通缉令” “传票”进一步迷惑和恐吓受害人。打着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的幌子,迫使受害人一步步掉进陷阱里,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民警办案一律面对面 民警办案一律面对面 民警办案一律面对面 民警办案一律面对面 1. 公检法机关办案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相关法律文书,不会通过电话、QQ、传真、网页等形式办案。 2. 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或者核查账户,更不会让公民提现转账汇款。 3. 电信、医保和公检法部门不会相互转接电话! 4. 要保护好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号密码、U盾相关信息,千万不要透露给陌生人。 6 杀猪盘诈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