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寒香暖:拥寒不出户,焚香娱燕清

 香道Incenseart 2021-12-20

古人尊崇自然,将起居安乐与四时紧密结合。时冬严寒,万物休养,此时节的行乐活动通常围绕着炉火进行。

范成大《雪寒围炉小集》:“席帘纸阁护香浓,说有谈空爱烛红”,蔡伸《镇西》:“记红窗夜雪,促膝围炉,交杯劝酒”。暖阁之中,围炉而坐,或焚香清谈,或围炉小酌,尽显清闲安居之乐。

焚香,作为冬日里的消闲乐事,不仅怡情悦性,还兼具辟寒之用。煦润柔和的香品,首先在嗅觉上就令人神暖,而且有些香料具有温中辟寒的功效,能驱除寒湿之气,增添暖意,令人内外皆适。


寒夜炷香
辟寒帘底渐氤氲,石叶拈来取次焚。

隆冬寒夜,于暖室中置炉理灰,燃炭焚香,是古时文人热衷的消寒方式。有关冬日闲适生活的诗作中,述及焚香的内容品颇多。

陆游《雪夜》中写道:“书卷纷纷杂药囊,拥衾时炷海南香”,弘历《冬夜焚香》:“静深就温室,坐倚便匡床。喜对博山古,聊焚鹧鸪香”。

乾隆皇帝所焚鹧鸪香,是沉香中的名品,因色斑如鹧鸪胸前羽毛而得名,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香》载:

鹧鸪斑香,亦得之于海南沉水、蓬莱及绝好笺香中。槎牙轻松,色褐黑而有白斑点点如鹧鸪臆上毛,气尤清婉似莲花。


冬日暖阁焚熏沉香,以隔火煎香法为妙。这种焚香方法取味不见烟,特别适用于密闭的空间。

焚香时,先将炉中的香灰轻压成小山包状,再用香箸在灰中央开一埋炭孔,将烧透的香炭轻置于灰孔中,覆盖少许香灰,灰上置隔火片。

最后将取事先处理好的沉香屑置放于隔火片上,借着灰下香炭微火烤焙,慢慢将香气芬挥发出来。


隔火煎香对温度的控制很重要,若是温度太高,香味多短促而带有焦气。为了使香的气味能徐缓散出,要用手放在灰面上方,凭手感判断香炭火势的旺弱。

和凝《山花子》:“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即描写试香的情景。冒襄《影梅庵忆语》中,对隔火煎香也有非常生动的描写:

寒夜小室,玉帏四垂,毾重叠,烧二尺许绛蜡二三枝,陈设参差。堂几错列大小数宣炉,宿火常热,色如液金粟玉。细拨活灰一寸,灰上隔砂选香蒸之,历半夜,一香凝然,不焦不竭,郁勃氤氲,纯是糖结。热香间有梅英半舒,荷鹅梨蜜脾之气,静参鼻观。

古人焚香,对时令和意趣颇为讲究。焚香所用香炉要随季节而变化,文震亨《长物志》:“夏月宜用磁炉,冬月用铜炉”,铜炉导热性强,埋炭熏香时还使得香炉增添了御寒功能,屈大均《春闺曲》:“香薰长在手,不必辟寒犀”便是此意。


赏雪品香
池上时时松雪落,焚香烟起见孤灯。

在古人心中,雪是清新脱俗的圣洁之物,能除热恼,清涤心境。冬日里的幽赏活动也多与雪相关,高濂《遵生八笺》载:

“茶以雪烹,味更清冽,所为半天河水是也。不受尘垢,幽人啜此,足以破寒”;“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

设茗听落雪时,佐以焚香更增添幽情雅趣。吕渊《雪屋焚香》:“吟窝新结小崆峒,静爇名香趣不穷”;顾太清《浣溪沙》:“六出花飞冬日寒,金炉拨火炷沉檀。一杯清茗啜龙团。”皆是描写赏雪品香的闲雅生活。


雪天往往静谧无声,这样的环境能让人心绪安宁,有利于对气味的感知。古代《香谱》中有不少与雪相宜的香方,如:腊梅香、梅花香、雪中春信、雪中春泛。陈敬《陈氏香谱》“雪中春泛”:

脑子二分半、麝香半钱、白檀二两、乳香七钱、沉香三钱、寒水石三两(烧)。右件为极细末,炼蜜并鹅梨汁和匀为饼,脱花湿置寒水石末中,磁瓶内收贮。

此方模拟雪中梅花的香味,气韵清幽冷峻。梅花为花信风之始,最先于寒冬之中开放。在梅花未开放的时节,古人就借此香鼻端赏梅。

清人王欣《青烟录》中评价此香为“妙润之制,大是书橱中三昧物”,“三昧”为佛家用语,意为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


赏雪时,焚一炉桂花香也别有一番趣味。杨万里《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诗老坐雪窗,天香来月窟”,诗人于雪窗前焚熏的木犀香,就是桂花制作的熏香。嗅着清甜柔和的桂花香息,杨万里不禁感叹道:“今年有奇事,正月木犀开”。

木犀为桂花的别名,古人常用其配制各种合香,向余《异苑图》云:“采花阴干以合香,甚奇”。陈敬《陈氏香谱》记载有“木犀香”配方与制法:

沉香半两、檀香半两、茅香一两,右为末,以半开桂花十二两,择去蒂研成泥搜作剂,入石臼杵千百下即出,当风阴干烧之。

岁暮天寒时节,三两好友,拥炉而坐,煮雪烹茶,燃炭煎香,实为冬日一乐。品香之际,热茶暖身,由内而外散发清韵,这般恬逸的周身体验,是古代文人的休闲方式,也是怡养身心之法。





香道 | 東方的氣味美學


在香气中,唤醒心底尘封的诗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