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文思语】段文生||向往延安圣地 吟诵传承精神

 昵称70808387 2021-12-20
 

向往延安圣地

吟诵传承精神

段文生

感谢李仁清老班长又一回忆好文《到延安》推出,看了如似一次诗歌般咏颂,又受一次革命史、党史的教育。

向往延安是革命理想的传承,是共产党人信念延续。延安圣地有古老的秦风,有华夏一统千秋的优良传承,有中华民族的瑰宝……这里有救星升起,群星闪烁,延安圣地宝塔永驻人心。我华夏延绵五千多年,唯有延安圣地最显著!延安农民伟大,延安小米养人,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根据地,是指挥战胜日寇的大本营,是新中国诞生的摇篮。当年唯有延安革命圣火红满天,照亮祖国大地,激励国人奋斗才有了今天。

老班长的《到延安》回忆文引用了诗人贺敬之的感人诗句,也吟诵了陈毅老帅的著名赋诗:“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陈毅在诗中,热情歌颂了毛主席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歌颂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也勾起我趁兴阅读学习陈毅元帅的其他延安诗歌。陈毅是大家熟知的元帅诗人,其实是先诗人后元帅。他的诗集很多是新型白话诗歌,好懂受群众欢迎,毛主席也很欣赏称赞。陈毅虽然去延安晚,驻留时间才一年多,但绝对是延安精神的经历者,也是歌颂延安精神诗歌众多的老前辈之一,歌颂延安诗歌的就有八、九首之多。我从《【延安老照片故事】陈毅诗话延安》中,看到陈毅1944年3月,奉命由淮南黄花塘新四军军部回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和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陈毅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热情欢迎。自1934年中央根据地与战友们分别后,已经十年不见了。在这十年里,党和红军从绝境中走出来,变得空前强大。如今在延安相见,陈毅格外兴奋,他那激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万语,都凝聚在《延安宝塔歌》中:

“延安有宝塔,巍巍高山上。

高耸入云端,塔尖指方向。

红日照白雪,万众齐仰望。”

在中央军委驻地王家坪有个约一亩大的果园,每逢周末,中央首长、军委首长常常欢聚一堂,在那里举行晚会。1944年的夏天,在王家坪的果园里又一次举行了露天联欢晚会,陈毅也出席了晚会。听了烽火剧社乐队的演奏,他夸奖道:“这个乐队满不错嘛。”他回到驻地杨家岭,顿时胸中诗情翻涌,欣然挥笔,写下《夏夜由王家坪归杨家岭》一诗,记叙了晚会的盛况。诗中吟道:

“笙歌余韵依依送,

云眼星光闪闪飞。

延水波涛翻骇浪,

一灯藜杖送人归。

十里辉煌延市火,

数峰聚散陇头山。

廿年征战频回首,

诗意翻多此夜行。”

我又一次学习延安精神,向往延安。待疫情平息与三炮连战友们一起到延安去学习瞻仰革命先辈,游览延河宝塔、杨家岭等圣地,请老班长带领我们。


原文链接:

李仁清‖到延安




 【作者简介】

 


段文生,微信名:康康·文胜,山西原平人,从军十五年,现住天津宝坻。曾从事业务性的文字工作十多年,喜爱军队文艺杂志及报刊的真人故事、记叙文章,退休后更关注微信平台的军人回忆和军旅故事等,偶有读后感随文发表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